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1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期末模拟考试生物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青霉素是一种常用抗生素,它可抑制肽聚糖(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的合成,则下列生物中能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的是A.乳酸菌和酵母菌B.蘑菇和大肠杆菌C.毛霉和酵母菌D.绿藻和结核杆菌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C.英国科学家虎克指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3.某同学在5×目镜和10×物镜的组合下,看到视野中均匀分布着256个酵母菌细胞,在不移动装片的情况下,他在10×目镜和40×物镜的组合下可看到酵母菌细胞数是A.64个B.32个C.16个D.4个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脂肪是既能储能又具有保温作用的物质B.蛋白质是控制细胞生命活动的大分子C.无机盐离子可以维持内环境的渗透压D.核酸承担了遗传信息贮存和传递的任务5.下列关于脱氧核苷酸各成分间连接关系的选项,正确的是A.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B.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C.磷酸—含氮碱基—脱氧核糖D.磷酸—核糖—含氮碱基6.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A.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B.该多肽属于5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C.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6个氨基酸D.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7.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2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8.下面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数量不尽相同B.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按不同的排列顺序脱水缩合D.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可按不同的方式脱水缩合9.已知氨基酸的分子通式为C2H4O2N—R,且亮氨酸的R基为—C4H9,缬氨酸的R基为—C3H7,在两者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数之比为A.7∶16∶4B.11∶24∶4C.11∶22∶3D.10∶22∶310.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量为12392,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过程中,脱水量为1944,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为128,则该蛋白质分子含有几条肽链A.2条B.3条C.4条D.5条11.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红黄色现象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红黄色现象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红黄色现象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红黄色现象12.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派洛宁染液B.染色后,RNA显绿色,DNA显红色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13.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A.抗体和糖蛋白B.纤维素和脱氧核糖3C.性激素和tRNAD.DNA和呼吸酶14.小明日常锻炼时经常会出现抽搐现象,医生建议他补充Ca,但他补充了Ca之后,抽搐现象并未消失,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A.缺乏生理盐水B.缺乏葡萄糖C.缺乏维生素DD.缺乏蛋白质15.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C.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D.人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水解后能产生四种脱氧核苷酸16.下列有关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体均为葡萄糖②麦芽糖、乳糖、蔗糖的组成中均有葡萄糖③葡萄糖、果糖均为还原糖,由二者缩合而成的蔗糖也具有还原性④多糖都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某同学以生长健壮的小麦幼苗为材料进行研究,调查得到小麦培养前、后培养液中及小麦根尖细胞内N相对浓度的变化,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确定()A.根尖细胞吸收N的方式是自由扩散B.根尖细胞吸收N的方式是主动运输C.细胞在吸收N的过程中不需要载体D.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大于培养液的浓度18.下面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系统,同时是某些代谢活动的场所B.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在细胞相互识别和信息传递方面有重要作用D.相对于真核细胞利用原核细胞可以获得更纯净的细胞膜19.下列有关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的分泌不需要能量也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B.小分子物质和离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的C.葡萄糖等较大的分子只能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D.当植物细胞液浓度低于细胞外液浓度时才会发生质壁分离4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和叶绿体,但没有中心体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C.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的成熟植物细胞,观察不到质膜的脂双层结构D.许多花和果实的颜色是由液泡中的色素决定的2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为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所采用的试剂是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D.斐林试剂22.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A.C、H、OB.C、H、O、PC.C、H、O、ND.C、H、O、N、P23.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观察(d)形成对照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24.如图是洋葱表皮细胞示意图,其中含自由水量最多的部位是图中A.①B.②C.③D.④25.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离不开各种细胞器。其中,被比喻为“有机物合成的车间”“蛋白质的装配机器”“蛋白质的加工厂”的细胞器分别是A.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C.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D.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26.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5B.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C.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D.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互相独立、互不影响27.关于细胞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学显微镜下都能看见B.都具有生物膜结构C.在一种真核细胞中,都含有各种细胞器D.各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不同28.现有一个单细胞生物,某同学列举出以下几条来判断该生物是否为真核生物,其中错误的是A.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有无多种细胞器C.有无染色体D.有无核糖体29.具有细胞壁的选项是A.花粉B.红细胞C.胰岛α细胞D.流感病毒30.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A.纸层析法B.沉淀法C.差速离心法D.密度离心法31.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因为它位于细胞中心B.细胞内的DNA上储存着的遗传信息全部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上C.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主要通道是核孔D.单独存在的细胞核因为具有遗传信息仍能进行正常的代谢活动32.用完全培养液在两个相同的容器内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假设水稻和番茄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与实验开始前之比如下图所示。该实验的结果能得出A.水稻培养液中钙离子、镁离子浓度比实验前高是因为水稻细胞的分泌造成的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离子需要量小C.番茄对钙离子的吸收量相对比镁离子大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633.下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D.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与细胞膜上的相应载体数量有关3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35.下列各组细胞器均具单层膜的是A.液泡和核糖体B.中心体和叶绿体C.溶酶体和高尔基体D.内质网和线粒体36.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时,水分子依次通过的结构是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B.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C.液泡膜、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D.细胞膜、液泡膜、细胞质37.下图是某植物相邻的四个细胞,其细胞液的浓度依次是a>b>c>d,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738.如下图所示是平衡时的渗透装置,烧杯中的液面高度为a,漏斗中的液面高度为b,液面差m=b-a,在此基础上继续实验,以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观测指标。下列对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A.若吸出漏斗中高出烧杯液面的溶液,平衡时m将增大B.若向漏斗中滴入等浓度的蔗糖溶液,平衡时m将不变C.若向漏斗中滴入清水,平衡时m将减小D.若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平衡时m将增大39.下列现象利用渗透作用原理的是A.氧气进入红细胞B.分子通过细胞壁C.K+通过原生质层D.红细胞在高浓度盐水中皱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知识。红细胞在高浓度盐水中皱缩利用了渗透作用原理,D正确。40.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A.真核生物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D.有染色体的生物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41.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教材要求必须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切勿分别使用,但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者设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顺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实验猜想: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与其甲液、乙液使用顺序及是否混用无关。实验设计:为探究以上猜想,实验设计思路如表所示。试管第1次加入物第2次加入物第3次加入物加热颜色变化81号2mL苹果汁0.5mL0.05g/mL的CuSO4溶液0.5mL0.1g/mL的NaOH溶液加热2号2mL苹果汁AB加热3号2mL苹果汁C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2、3号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A,B,C。(2)1号与2号试管相比,实验变量为。(3)理论预测及相关结论:①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正确的?。②当出现什么样的实验现象时,实验猜想是错误的?。42.图甲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乙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方框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1)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通常选图甲中的[]_______期细胞进行观察,原因是。图甲中4时期消失的细胞结构有。(2)图乙细胞中,能为有丝分裂提供能量的细胞器[],在分裂间期活跃的无膜细胞器是[],图乙中的4和7进入图甲1时期,消失的结构是__________。图乙中的结构5在图甲中的1时期所起的作用为。9(3)如果图乙代表的是胰腺的腺泡细胞,则参与消化酶分泌的相关膜结构有,如果用乙图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在图中只有两种结构,该细胞能否进入甲图表示的细胞周期中。43.图乙细胞是将图甲细胞放置于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结果;图丙是将另外一
本文标题:四川省营山县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8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