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业标准化体系沈雪峰短号:670680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通过本章学习:1、掌握农业标准化的方法原理;2、农业标准化“统一”的含义;3、掌握农业标准化的表现形式;4、掌握农业标准化矛盾性的体现。学习目标第二章农业标准化原理与方法一、农业标准化原理的研究与发展第一节农业标准化原理农业标准化原理:指人们在农业标准化实践活动中总结出的、并为农业标准化实践所验证的农业标准化活动的内在规律。20世纪30年代,开始涉及标准化原理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委员会。我国于1979年开始标准化原理的学术探讨,经过多年的农业标准化活动的实践,现在基本形成了农业标准化原理的三大体系、16条原理。农业标准化原理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顺应生长原理环境依赖原理不确定原理时滞原理补偿原理过程多路原理质量多层原理互作原理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优化原理农业标准化管理原理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反馈控制原理1、顺应生长原理(Principlesofsubmittingtogrowth)2、环境依赖原理(Principlesofrelyingonenvironment)3、不确定原理(Principlesofindeterminacy)4、时滞原理(Principlesoftimelag)5、补偿原理(Principlesofcompensating)6、过程多路原理(Principlesofmultiplexing)7、质量多层原理(Principlesofqualitymultiplicity)8、互作原理(Principlesofinteraction)二、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1、顺应生长原理(Principlesofsubmittingtogrowth)二、农业标准化基本原理农业生产的对象一旦进入生命过程,就会在自身规律的约束下前进,任何措施只能让这种运动放慢或加速,但不会使运动方向倒转。因此,农业标准化就必须顺应这种运动的本质。环境水/肥能量种子发芽发育成熟结果分流结束环境决定农业生产的质,生物生产的内在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该生物对产地生态环境的优适性。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2、环境依赖原理(principlesofrelyingonenvironment)生物生长发育过程是一个生命过程,这个过程是迄今最为复杂的过程。农业过程中的措施无法精确量化,在应用标准进行实施时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不确定性的表现。3、不确定原理(principlesofindeterminacy)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操作所加的效应表现会在操作停止后一个时间段上逐渐显现,作用结果的消失也是渐去过程,不存在即时效应,这就是农业标准实施上的时滞现象。4、时滞原理(principlesoftimelag)相机时滞现象植物生长上的反跳现象农业过程中,生物的生长发育对环境表现出很强的适应性和自适应性调节,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某种因子的“破坏”性作用(人为的或自然有害性因素袭击)时,生长势不但不会受损,反而会更加强大,生物学产量会比未受伤的更高,这就是生物补偿现象。5、补偿原理(principlesofcompensating)任何一个农业生产过程,都不是由一项标准规则来完成,而是多项不同的标准或技术规程互作的结果,而且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即显示出农业过程质量控制的多路性。6、过程多路原理(principlesofmultiplexing)即便是应用同样的标准、管理方法和技术过程,农业过程的最终产品也仍然会出现质量多层现象,绝不会象工业产品那样,几乎没有质量差异。7、质量多层原理(principlesofqualitymultiplicity)在农业操作过程中,不可能在某一个时间或时期应用一项农业标准,而是应用多项农业标准来规范这一过程,这就出现了标准的互作现象。8、互作原理(principlesofinter-reaction)三、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简化原理统一原理协调原理选优原理(1)简化原理的概念1、简化原理(predigestingprinciples)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为目标,通过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数量、品质或其他特性进行筛选并提炼,剔除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能满足农业各项活动全面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炼合理,达到省工、节本、增效的目的。①农产品品种、规格的简化如:淘汰低产低质的旧品种,发展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增城市荔城镇种植的常规稻50~60个,品种过多过杂,一方面在米质、产量上参差不齐,另方面不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难以发挥经济效益。(2)简化原理的应用范围通过品比试验、播期试验、肥料试验、区域试验、品质鉴定等技术措施依靠科技因时、因地制宜地进行简化。指农膜、化肥、农药、饲料、添加剂、兽药、疫苗、渔药等生产资料品种、规格过多,当其多样性的发展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就需要进行合理简化。②农业生产资料品种、规格的简化指农业有关部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根据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包装等技术要求,对农(工)艺措施、加工方法、包装设计及工艺设备等在优化的基础上加以限制,以达到简化的目的。③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和包装等工艺及其相关设备的简化(1)统一原理的概念2、统一原理(unifyingprinciples)为了保证农业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农业各项活动管理、农产品品质、规格或其他特性,确定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农业标准化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确定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或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统一相对性统一的目的统一的原则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该能够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①一定范围的统一(2)“统一”的含义(掌握)②一定程度的统一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必须制定国家标准,不要制定行业或地方标准农作物生产规范方面的标准,因为要考虑不同地域资源状况、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因此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统一,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统一。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即:“度”。如:GB1350-1999《稻谷》标准中,色泽、气味一项,不同品种的稻谷其色泽和气味各有不同,香粳的香味、血糯的色泽是其专有的,就不能作为农业国家标准中统一的内容或指标③一定级别的统一④一定水平的统一应该在哪个级别范围内统一的,就必须掌握统一的时机制定该级别的标准,而不能依赖其他标准。指农业标准的指标应定多高和达到什么水平的统一。技术指标应该以先进、合理、适用为准则。如果指标过高、过严或过低、过宽,不考虑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和水平,就会降低采标率,起不到规范农业生产秩序的作用。2012年,塑化剂事件中,为什么白酒等食品中塑化剂的限量标准不设为0mg?⑤一定时间的统一指农业标准的相对稳定期(有效期)的长短。农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企业标准则不超过3年。⑥一定理想多数的统一农业标准中的统一不是统一为一种,而是统一为一定理想的多数,以适应社会多方面各种不同的需要。①各类农业标准中对同一农业标准化对象的规定要一致(3)统一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制定、修订农业标准时,可以采用引用标准或引用条文的方法,达到一致的目的。如:GB8559-1987《苹果冷藏技术》NY/T1075-2006《红富士苹果》QB2657-2004《浓缩苹果汁》各个标准中对苹果的定义、术语等的规定都应该一致。②农业标准的编写方法要统一标准的编写必须使标准本身做到“标准”,任何标准都要严格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要求,以提高标准编写的质量。③农业标准的计量标准要统一编写农业标准时应用的计量标准要统一,而且要与国际接轨,才能应对国际市场的要求。如:为了与国际标准统一,在农业标准中不能出现斤、公斤、亩等计量单位,而应该用g、kg、hm2等。3、协调原理(Harmonyprinciples)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如品种标准、产品标准、质量标准间的协调相关农业标准化之间的协调:如技术规范、产品认证等之间的协调农业标准系统之间的协调:如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各系统间的协调为了使农业标准化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通过有效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创造所必须具备的条件(1)协调原理的定义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雨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以至于到处都是“杨家将”。由于生态的不适应,使许多地方的杨树长成半死不活的“小老头”状,结果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每种生物都有自己所适应的环境,且生物与周围的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制约,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试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案例水葫芦,原产于委内瑞拉,20世纪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我国,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由于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案例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2008年来已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也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案例(1)优化原理的定义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农业标准化对象的大小、形状、品质、色泽、气味、生产成本等参数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组合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2)优化的方法①优选法:由相关专家与有经验的农民分析各种方案后做出选优决定②加权系数法:Ux=iiniiUXM14、优化原理(optimizingprinciples)③费用效果分析法:ⅰ在费用限额内,选择经济效果最大的方案;ⅱ经济效果超过某一最低限度时,选择费用最省的方案;ⅲ选择效果与费用比最大的方案。④成本价格分析法:比较成本曲线与价格曲线选择最佳指标⑤经济阈值分析法:对农业过程中有害生物的标准化管理,衡量最优的有效方法就是用经济阈值来确定。L(%)=×100其中:L:经济允许损失水平(%)C:防治费用(元/hm2)Y:产量(kg/hm2)P:价格(元/kg)E:防治效果(%)YxPxEC简化和统一都要经过协调达到选优的目的;简化和统一相互渗透,统一要以协调为基础,协调也决不能离开统一的目标。经过充分协调,通过选优经实现最佳交果的简化和统一。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反映农业标准化活动的规律性。5、农业标准化方法原理之间的关系(五)农业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原则5、变动有序原则6、互换兼容原则7、阶梯发展原则8、滞阻即废原则1、超前预防原则2、系统优化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统一有度原则农业标准化的形式是农业标准化内容的表现方式,是农业标准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形态,也是农业标准化的方法。研究各种农业标准化形式及其特点,不仅便于选择和运用适宜的农业标准化形式,也利于及时创立新的形式。农业标准化的形式主要有简化、统一化、综合标准化、超前标准化、动态标准化等。第二节农业标准化的形式与方法(一)简化的概念(掌握)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农业标准化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农业标准化形式与方法(二)简化的应用1、品种的简化农业标准化就是在某一地区选择适宜的一、两个品种。2、农业生产过程的简化例如:少免耕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一、简化(Simplification)由正大集团制定的“150”标准化养猪模式企业标准。农户建一栋存栏150头猪的猪舍,猪舍环境可控、猪自由采食、自动饮水、全进全出,有效解决农村养猪环境脏、疫病难防、成本高的三大难题。案例相关视频——[科技苑]悠闲的150农家养猪法(20110923)正大“150”标准化养猪模式一人饲养,每批出栏150头。一年出栏450头,养殖效益可以达到5万元,深受农民欢迎
本文标题:02农业标准化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8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