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时间2012.地点三(2)班教室中心发言人发言主题第二单元教材解读参加人员活动过程单元解读:我们这个世界,正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乐于奉献者,才使人们的生活祥和、温馨;正因为有许许多多的诚实守信者,才使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发展;正因为有许许多多关爱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才使社会显得和谐、文明。本单元围绕“为人之道”这个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这三篇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积极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书信——《给家乡孩子的信》,字里行间表达了巴金对家乡孩子们真挚的爱喝真诚的希望,并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鼓励孩子们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记叙文《万年牢》叙述了父亲做糖葫芦认真、实在,后来被一家大字号请去,由于老板变着法儿赚钱,偷工减料,他毅然辞去了工作,恪守自己做人的原则。童话《巨人的花园》描写了巨人离开家,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花园里的景色优美,充满生机,当巨人吧孩子们赶走后,花园里一直是冬天。后来巨人把孩子们留下,春天也跟着来了,花园里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学习这组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语言文字,感受到人物的美好心灵,懂得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关爱他人,知道怎样做人。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多义词和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法和表达效果。古诗《泊船瓜洲》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作者眼前看到的美景,真切地表达作者对江南家乡的热爱和浓郁的思乡之情。语文乐园在“我来试试”中:读词语,让学生更积累近义词,感受祖国的语言丰富而精美,并能区分、应用近义词;读成语,体会其表达的深厚情感,感悟成语中字词的形象、生动、简练的表达;写一写,背一背,让学生积累语言,背诵并书写名言警句;阅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话,感悟“给予别人比别人索取更为愉快”的人生道理。在探究与发现中:让学生比较发现概括与具体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认识“总——分”关系。本单元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给妈妈一个惊喜”,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先想一想:为什么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在相互交流、质疑,学会准确地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表达出真情实感。本单元习作以“下雨的时候”为题编一个童话故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主作文,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创造性的表达,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修改,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避免千篇一律。综合性学习“演课本剧”可以演《巨人的花园》中的某一个情节或片段,也可以演学生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本单元时,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揣摩那些写得生动、形象、优美的句子的表达方法,并模仿尝试实践,课中穿插进行说、写片段的实践活动。教师还要注意开掘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广泛链接与课文相关的语言材料,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生动活波、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课文《给家乡孩子的信》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一个远离了故土很久的游子,一个在中国乃至其他国家也很有影响的作家,一个把一生的爱和热情奉献给文学的老人--巴金,在87岁的时候,在他收到家乡的孩子写给他的信的时候,克服着年老的衰微,提起笔追述他的一生的信念和渴望。他的言语从容而舒缓,娓娓道来,一个仁者的风范从他的文字间弥漫出开来,一种恬淡和温情洋溢出来,一份美好的祝愿和希冀任思绪流淌。读《给家乡孩子的信》,我们去感受老作家的真诚情怀--巴金在信中这样说道:……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quot;,传达出他对孩子们的谢意;他说: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谦逊的姿态跃然纸上;他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乐……,言谈间尽是亲切的劝勉;他说: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抒发出对珍爱生命的礼赞!文章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孩子们的信给巴金带来温暖。第2自然段写为了不让孩子们失望,巴金带病写了这封回信。第3自然段写巴金也也认为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但仍要让自己的生命开花。第4自然段写巴金爷爷认为自己的时间有限了,他十分珍惜每分每秒。第5自然段写巴金希望家乡的孩子们爱子时间,好好学习。第6自然段是对孩子们的祝福。信中还有许多的句子富含哲理意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百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我们的人生航程指路,但愿能成为同学们的精神坐标。二、精品屋课文精彩片段欣赏点评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天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上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欣赏】人生使个不朽的话题,许多人在各种场合抒发着人生的理想。有人高谈阔论,慷慨激昂,志向高远;有人浅吟低唱,从容潇洒;有人不苟言辞,埋头实干,用行动书写人生的理想……人生的理想不尽相同,有人务实,贪图实利;有人奉献,不求回报;有人庸庸,不问世事……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巴金老人的人生信条像是航标之灯,它可以点亮我们心灵的黑暗角落,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自认为平平凡凡地走过的这一生其实并不平凡,他用作品表达对祖国和同胞无限的爱的感情。他活着就是为了不白吃干饭,就是要给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是怎样的胸襟和高尚灵魂的体现!一个人维持生命的时间、精力、同情的其它部分用在何处呢?巴金以为要让生命开花--为别人花费它们,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读了这些,再加上我们对巴金作品的了解,我们怎能不为他的人生信念而深表钦佩和折服呢?纵观巴金的这段文字,他实在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个哲人,更是个充满爱与情感的贤人。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让思想的光芒照亮文章《给家乡孩子的信》是巴金在87岁高龄给家乡孩子的回信,此时的巴金,已经是声播海内外,名扬五湖四海的大作家,享有崇高的声誉。然而,从他给家乡孩子的信中,却让人感受不到一个功成名就的人的得意与沾沾自喜,也感受不到专横跋扈的嚣张与凌厉。而留给人们的是翩翩君子般的谦逊与和善,是老当益壮的雄心壮志,是老而弥坚的锲而不舍。读他的这封信,还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他以他深邃的思想之光,点亮了自己的人生,也为每一个读者照亮了灵魂和前进的路。究竟是怎样的语句使得文章深刻而促人反思,催人进取呢?人们常说空袋立不直,一篇文章要挺立起来,离不开思想的高度。这篇《给孩子的信》就是极好的例子。我们同学在读这篇文章时,是否已经留意到其中含义深刻,令人回味的句子了?我们就来看这些句子--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这段文字虽然是在说自己创作的动力机制,其实蕴含着所有成功的文学作品之所以成功,并受人欢迎的原因--让爱充满自己心灵的角落,让爱感动读者的心灵,拨动他们激情的心弦。这样的论述涉及到的正是文艺创作的根基啊!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以上三则都涉及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是作者思考的关于有意义的人生状态的宣言。如果说第一则只是个原则性的结论,第二则则是对它具体的阐释,而第三则则指出了其在做法上的可能性。说的是有理有据,巴金的人生经验在这里高度浓缩。他的奉献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理念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甚至是永恒的价值追求。于是,巴金以他的思想境界的高度征服了读者,感化了读者,启迪了读者。我们同学同样可以有自己的思想,有对社会、生活的领悟和看法,其中肯定有值得铭记的方面。不要轻视自己,让你的思想的光芒点亮的你的文章吧。四、益智园创新与实践1、巴金是五四以来的著名作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小说、散文创作以及翻译的作品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你读过他的作品吗?如果还没有,建议你读一读他的小说--被称为激流三部曲的《家》、《春》、《秋》。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赶快行动起来吧!2、信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媒介之一。古往今来,许多书信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或者因为思想深邃而令人推崇,或者因为感情真挚而受人称道,或因为清新雅致而招人玩味……你有什么要跟身边的亲朋好友说吗?不妨拿起笔,写一封信吧,带去你的祝福和倾诉!《万年牢》解读及教学建议:1.课文前的提示语提示了阅读的要求,可让学生先读一读,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2.教学略读课文,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3.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4.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5.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6.关于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讨论: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7.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拓展带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巨人的花园》教材解读1这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春、夏、秋都不肯光临,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本文的显著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文中有许多处进行了对比,如,巨人砌墙与拆墙后花园情景的对比,巨人砌墙与拆墙后态度的对比、感觉的对比,正是在这些对比中,故事的情节变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显现出来。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童话在主人公的安排、表达方法的选择等方面的特点,二是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本课教学的重点是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2(1)对句子的理解。①小男孩没有拔腿逃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小男孩在文中是一个奇异的人物──他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是他使巨人幡然醒悟,他用眼睛专注地看着巨人,仿佛在跟巨人说着什么,孩子用他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给巨人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懂了什么?课文中没有写出来,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从后来巨人的变化,我们可以体会到,巨人从小男孩的眼里,读出了温情,读出了爱。②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任性”是指
本文标题: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组集体备课活动记载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49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