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AI人工智能 > 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
1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以下简称图像所)于1978年由教育部和航天部共同批准建立、直属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所融研究、教学为一体,以图像识别和人工智能为研究方向的研究机构。建所30年来,图像所始终瞄准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国内的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具有明显的研究特色和学科优势,在航天航空的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图像所分别于1984年、1990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是该二级学科全国5个重点学科单位之一。1993年批准为“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国家教委开发实验室,1999年升格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98年3月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教委共同批准命名为“中国航天图像识别技术研究所”,与航天工业总公司共建。2005年12月被批准成立“多谱信息处理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图像所现有科研、教学人员38人,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3名。有一名双聘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73%的教师有博士学位,2007年被批准为国防科工委的科技创新团队。图像所在“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与应用、模式识别与图像分析、图像处理系统及应用、医学成像与处理、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微纳光电技术。在“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多谱寻的制导、多谱匹配制导、多谱目标探测以及制导信息处理芯片设计。在“信息安全”学科点上现有的研究方向是: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的IC设计),无线移动网络的安全技术,网络主动防御技术以及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安全信息服务技术。2001年以来,图像所培养博士111名、硕士431名,5人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图像所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85人,博士研究生123人。图像所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2001年至今,图像所已经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级预研计划等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630项,合同经费近1.6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2项。在IEEETrans.IP、IEEETrans.SP、IEEETrans.NN、IEEETrans.CS、PatternRecognition、Opt.Eng、PR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454篇,其中SCI收录298篇,EI收录768篇。出版专著1部。图像所也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除了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还获得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九五”以来获得的基地建设费用3000余万元,拥有可见光、红外等成像传感器、激光成像雷达、六自由度机械手、三轴跟踪转台、标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噪声系数测试仪、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SGI工作站、2MultiGen、Vega等仿真软件和EDA软件等,实验仪器及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建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像所还将借助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图像所可以提供如下教学科研条件:(1)教学科研用房齐全。现已有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将新增科研实验用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本学科点现有仪器设备1062台套,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人民币。还将通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购置92台套仪器设备及软件,(3)教学实验基础较好。本学科点对研究生多年开出较多的教学实验课程,根据科研中的成果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内容。多年来常年接收大量相近专业(电信、计算机、控制、生命科学、光电工程等)本科生来所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学生都感到收获很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也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比较熟悉。(4)文献资料丰富。拥有1个专业资料室,主要用于收藏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外文图书、专业期刊、工具书和手册等。图像所平均每年投入6万元用来购置专业图书、资料,现有中外文藏书合计1.8万册。图像所已与校园网互联,可进行网上文献检索;使教师总能快速方便地获取最新信息。本校图书馆为图像所提供美国ERIC信息库以及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术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等。(5)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多年来图像所积极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制订并不断完善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与博士生培养计划,选聘教授作为主讲教师,成立教学课程组,保证教学质量;引进外文原版和优秀教材用于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普及本专业的前沿科学理念等。并注重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交叉进行,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相长。(6)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多样。图像所承担有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使得研究生能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科研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图像所拥有的两个重点实验室,使得研究生得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图像所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所讲学,每两年举办一次SPIE“多谱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所内每周举行一次学术报告和讨论。图像所师生有着大量的中外学术交流和访问的条件和机会。2011年图像所计划招收硕士生117人,其中:学术型硕士97人,专业型硕士20人,保送名额与报考名额各占50%。博士生计划招收29人,其中:硕博连读占总招生指标的30%。总之,图像所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队伍、具有国内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研究着和承担着国际前沿的学术课题、是有志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好地方。3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408、824、829、831、838选一)01集成电路及系统芯片的研究与设计0626汪国有0954张天序2087桑红石2127钟胜02计算机视觉与应用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518齐文新0540桑农0607田金文0954张天序1025周成平1550王岳环1554张钧1770明德烈1919刘建国1946左峥嵘2087桑红石2119蔡超2127钟胜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2894陈忠03模式识别与图像分析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607田金文0626汪国有0954张天序1025周成平1550王岳环1554张钧1768张新宇1770明德烈1919刘建国1946左峥嵘2087桑红石2119蔡超2127钟胜4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3213姜军2894陈忠04人工智能与认知科学0284李德华0540桑农05图像处理系统及其应用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518齐文新0607田金文0626汪国有0954张天序1550王岳环1770明德烈1919刘建国1946左峥嵘2087桑红石2119蔡超2127钟胜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2894陈忠06微纳光电技术1768张新宇07医学成像与处理0954张天序1919刘建国2087桑红石2119蔡超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824信号与线性系统829自动控制原理(含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831电子技术基础838物理光学(408、824、829、831、838选一)01多谱目标探测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540桑农0607田金文0626汪国有0954张天序1025周成平1550王岳环1554张钧1768张新宇1770明德烈1919刘建国5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946左峥嵘2087桑红石2119蔡超2127钟胜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02多谱匹配制导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607田金文0954张天序1025周成平1550王岳环1554张钧1770明德烈1946左峥嵘2127钟胜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03多谱寻的制导0019曹治国0284李德华0607田金文0626汪国有0954张天序1550王岳环1768张新宇1770明德烈1919刘建国1946左峥嵘2127钟胜2128谭毅华2130马杰2294杨卫东3213姜军04末制导信息处理芯片设计0954张天序2087桑红石2127钟胜★081220▲信息安全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01城市交通智能管理与安全信息服务技术0198胡汉平1265王祖喜6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2126吴晓刚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02混沌密码理论与技术(包括密码算法的IC设计)0198胡汉平1265王祖喜2126吴晓刚03网络主动防御技术0198胡汉平1265王祖喜2126吴晓刚04无线移动网络的安全技术0198胡汉平1265王祖喜2126吴晓刚
本文标题:186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