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10农业害虫防治学-玉米害虫(有文字)
杂粮害虫杂粮:禾谷类杂粮:玉米、高粱、谷子薯类:红薯(甘薯)、马铃薯豆类:绿豆其中玉米的栽培面积最大。概述主要害虫: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地老虎,尤其在北方旱作区发生严重。食叶害虫:甘薯天蛾、甘薯麦蛾、黏虫、飞蝗、多种土蝗、甜菜夜蛾、高粱蚜,草地螟。概述主要害虫:蛀茎害虫:玉米螟、高粱条螟、粟灰螟(俗称三螟)、桃蛀螟蛀穗害虫: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棉铃虫概述•亚洲玉米螟(Ositriniafurnacalis):亚洲和大洋洲。国内我国除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分布。•欧洲玉米螟(Ositrinianubilalis):欧洲、非洲西北部、亚洲西部和北美。在国内只有新疆伊宁多为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为优势种的省份也有一些地区混生欧洲玉米螟,如宁夏、内蒙古和河北部分地区。一、种类与分布二、寄主与危害玉米螟属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有69种,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马铃薯、大麻、向日葵、蚕豆、菜豆、小麦、水稻、棉花、甘蔗、生姜、啤酒花等。主要为害玉米、高粱、水稻、谷子、小麦和棉花。春玉米受玉米螟为害而减产10%左右,夏玉米减产20~30%。二、寄主与危害花叶(排孔)二、寄主与危害钻蛀茎秆二、寄主与危害钻蛀雌穗三、生活史与习性(lifehistoryandbehaviors)每年1-7代,我省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茎干、穗轴、根茬中越冬。越冬成虫羽化:5月中,盛期5月下。第一代幼虫:6月上(春玉米心叶期)第二代幼虫:7月中(春玉米穗期,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幼虫:8月中~越冬(夏玉米穗期)成虫:趋光性。飞翔能力强。喜在株高50cm以上,浓绿,潮湿,低洼地产卵。卵:块产于叶背中脉附近,20-30粒排列成鱼鳞状,300-600粒/雌三、生活史与习性幼虫:趋糖、趋触、趋湿、负趋光性。所以多选择玉米植株含糖量较高,组织比较幼嫩,便于隐藏而较阴暗潮湿的部位取食为害。蛹:化蛹于危害处三、生活史与习性1、气候:喜中温高湿,高温干燥不利其发生。15~30℃、相对湿度在60%以上适合其发生。越冬幼虫复苏后,必须直接饮水才能正常化蛹。影响成虫产卵,当相对湿度在35%以下时,成虫不产卵或极少产卵,80%以上时产卵达高峰。影响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存活,当温度为25℃,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则卵可全部孵化。影响卵寄生蜂发生的早迟和活动性,从而间接的影响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程度。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2、栽培措施一个地区的耕作制度或作物布局,可直接影响玉米螟的种群消长和为害程度。变春播为夏播,使1代玉米螟的发生量显著压低,从而抑制了2、3代的发生数量和为害程度。春播面积大,为1代玉米螟提供了大量繁殖的适宜条件,以致2、3代虫量逐代上升。玉米与棉花、小麦等进行间作套种,为玉米螟提供适宜的食料,导致为害严重和防治困难。3、寄主植物抗虫性:甜玉米、糯玉米、普通玉米生育期:随生育期延后抗虫性下降生长状况:丰产田玉米螟危害重玉米植株中含有抗虫素,可以抑制低龄幼虫的取食和发育,使之不能很快潜藏定居,延长暴露在不良气候条件下和遭受天敌捕食的时间而引起死亡。玉米所含的抗虫素已知有3种,即抗螟素甲、乙、丙,其中以抗螟素甲与抗螟素丙(又名丁布)最重要。美国利用含丁布的自交系培育一些杂交种,已抑制了玉米螟的为害,达到了不需用药防治玉米螟的地步。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3、寄主植物抗虫性:甜玉米、糯玉米、普通玉米美国已有3种转Bt毒蛋白基因的抗虫玉米进入商品化生产。我国获准抗虫品系MON810在玉米产区进行环境释放和中间试验。MON810型转基因玉米是法国迄今种植的惟一一种转基因作物。法国权威部门认为有新的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玉米存在严重问题,因此2008年停止种植。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四、发生与环境的关系4、天敌在我国已发现70余种,其中寄生性的天敌20余种。赤眼蜂、姬蜂、茧蜂等;真菌、细菌、病毒、和微孢子虫等。瓢虫、步行虫、食虫虻和蜘蛛等。五、调查方法1、越冬代虫量调查在秋后和春季化蛹前(4月下旬)各调查一次。选择不同环境条件的秸秆,随机取样,每点剥查100-200株,调查越冬幼虫存活率,并区别幼虫死亡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估计羽化前秸秆中的有效残存量,作为分析第1代发生量的依据。五、调查方法2、越冬幼虫化蛹及羽化时间调查冬前剪取含玉米螟幼虫的秸秆,至少有活虫100头以上,放在接近自然的环境中。从5月上旬开始调查,每3-5天1次,检查化蛹和羽化情况。化蛹率=(活蛹+死蛹+寄生蛹+蛹皮)/(活幼虫+A)(A=活蛹+死蛹+寄生蛹+蛹皮数量)羽化率=蛹皮/(活幼虫+活蛹+蛹皮)五、调查方法3、玉米生育期调查掌握心叶末期(10—12片叶)。用手能捏到穗苞,但从喇叭口看不到雄穗。此期是撒施颗粒剂的最佳时期。六、防治技术抓心叶末期颗粒剂防治(一)农业防治1、处理越冬寄主2、种植早播诱集田或诱集带。3、抗虫品种:农大20号,春杂13号,四平404;转Bt基因抗玉米螟品种。4、调整耕作制度:在3代发生区,尽量压低春播玉米、高粱和谷子等作物的播种面积,以减轻夏玉米的受害程度。(二)生物防治1、人工释放赤眼蜂2、心叶期施用白僵菌制剂:白僵菌GR:每克含孢子50亿-100亿的菌粉一份,载体颗粒10-20份。3、施用苏云金杆菌:BtGR在玉米心叶末期前施于心叶内,10.5kg/公顷,2g/株,对玉米螟防效达90%以上。4、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六、防治技术(三)物理机械防治1、灯光诱杀成虫2、摘除卵块。六、防治技术(四)化学防治:颗粒剂为主时间:玉米心叶末期穗期(虫穗率10%或百穗花丝有虫50头))部位:心叶期:心叶内穗期:四腋一顶。穗部的上两叶,下一叶及穗腋、穗顶药剂:1%辛硫磷GR,2.5%西维因GR,3%呋喃丹GR等,每株2g。六、防治技术(四)化学防治:颗粒剂四腋一顶:穗部节的上两叶下一叶穗腋穗顶六、防治技术粘虫(Mythimnaseparata)又名五色虫、行军虫armyworm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省的西北部和内蒙的东部地区发生严重。粘虫的主要寄主种类主要是麦类、玉米、稻、谷、和高粱等禾本科粮食作物,在大发生时还为害棉花、蔬菜、豆类、亚麻等。生活史无滞育习性,条件许可时可终年繁殖。每年发生2-8代。越冬:在北纬33度以北的华北、东北等地区,粘虫不能以任何虫态越冬,在此界线以南各地,粘虫可以越冬。我省每年发生4代,其中以第一、三代发生重。但是由于套种玉米的面积不断扩大,对二代幼虫提供了充足食料,近年来,不少地方第二代为害也较为严重。生活史我省2/末、3/初初见越冬代成虫,盛期在3/下-4/下第一代幼虫:4/中-6/初,盛期5月上中旬(豫南地区危害小麦),5/底-6/初为第一代成虫盛发期。(大部分向北方迁移)第二代:卵盛期6/上,幼虫盛期6/下,成虫7/初-7/底第三代:幼虫8/上中,成虫9/上中(大部分南迁)第四代:9/上中卵产在杂草上,幼虫主要取食杂草。迁飞规律习性成虫:三个明显的活动期,即黄昏取食,半夜交尾产卵,黎明寻找栖息场所。趋光性、趋化性强,喜酒、醋气味及集中在开花的大葱、杏、桃、梨、槐、枣等密源植物上取食花蜜,凡生殖系统未发育成熟的,多趋向自然蜜源。习性每雌蛾产卵1000-2000粒。一般20-30粒卵排成一个卵块,一块最多可产卵3000粒以上。卵:多产在小麦拔节后、被地下害虫为害而枯萎的植株中、下部叶片尖端纵褶缝处。三类麦田由于枯叶多,目标明显,往往是粘虫选择产卵的主要场所。玉米、高梁上的卵块则多产在下部脚叶尖端略干枯处。根据其产卵习性,可采用稻草、谷草、干叶等诱卵测报和防治。习性幼虫:共六龄。1、2龄幼虫怕光直射,多聚集在小麦心叶、叶鞘处取食叶肉,使叶色出现枯黄色斑痕;3、4龄从叶缘取食;5、6龄食量增大,达总食量的94%,称为暴食期。幼虫还有假死性和迁移习性。入土1.2cm深化蛹。发生与环境的关系气候:喜潮湿、怕高温和干燥。但不耐0℃以下和35℃以上的温度。产卵最适温度19-22℃。食物:迁入地蜜源植物丰富程度,影响产卵量和发生程度。栽培管理:水费条件好,作物长势旺盛的,发生重(为什么?)天敌虫情调查方法糖醋酒液诱测成虫:红糖6.5,醋10,白酒2.5,水6,敌百虫粉0.25(份)比前一年成虫始见期早1周开始。谷草把诱卵:连续2天诱到成虫开始。3根谷草把绑在0.67m长的枝条上,按棋盘式每块10-20把,草把顶端高出小麦0.25m,每3天调查并更换1次。3龄幼虫发生期=成虫高峰期+产卵前期+1龄幼虫期+2龄幼虫期防治方法防治指标:麦田:每米双行幼龄幼虫10头玉米田:每株1头防治方法:诱杀:黑光灯、糖醋酒液、谷草把(麦田:10把/亩)药剂:20%灭幼脲Bt乳剂400-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
本文标题:10农业害虫防治学-玉米害虫(有文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0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