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方法
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现状教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学号:20123031012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4年5月28日赣州对危险废物或者放射性废物处理的情况随着法规完善管理力度的加强,危险废物的申报量逐年增加。危险废物具有毒性、爆炸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和传染性,从北冰洋到南极,从低等微生物到人类,目前的研究表明危险废物无处不在。危险废物随意处置与不合理处理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产生严重负面影响。从废物自身特性而言,多数危险废物又是一种资源,一个工艺过程的危险废物可能是另一个工艺过程的原料或者辅料。目录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及分类------------------------------------------------------1填埋法-------------------------------------------------------------------2焚烧法-------------------------------------------------------------------5固化法-------------------------------------------------------------------6化学法-------------------------------------------------------------------7放射物的处理方法----------------------------------------------------7放射物处理的最新---------------------------------------8城市污染物的处理---------------------------------------------------9污染物带来的危害--------------------------------------------------15污染物存在问题----------------------------------------------------16污染物解决方案----------------------------------------------------17小结-------------------------------------------------------------------19前景展望-------------------------------------------------------------201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及分类1危险废物处理方法,可分为物理法、物理化学法、生物法、热处理、稳定化其中许多方法与化工生产是通用的。对于固体废物(废渣),常见的物理法处理工艺包括:压实、破碎、分选。对于液态废物(废液),常见的物理法处理工艺包括:沉降、气浮、离心、过滤、蒸馏等,而吹脱、微滤、超滤、纳滤等工艺则较少采用。常用于废渣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工艺包括:热处理(焚烧、热解)、固化/稳定化。常用于废液的物理化学法处理工艺包括:混凝、化学沉淀、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吸附与解吸、离子交换、焚烧等,而置换、电解、萃取、电渗析、反渗透、光分解等工艺则较少采用。生物法只适用有机废物,其中用于有机固体废物的包括:堆肥法和厌氧发酵法,用于有机废液的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危险废物的处置,是指将危险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危险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危险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处置危险废物的办法主要有地质处置和海洋处置两大类。海洋处置包括深海投弃和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包括土地耕作、永久贮存或贮留地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和深地层处置等几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土地填埋处置技术。海洋处置现已被国际公约禁止,但地质处置至今仍是世界各国最常采用的一种废物处置方法。21.填埋法土地填埋是最终处置危险废物的一种方法。此方法包括场地选择、填埋场设计、施工填埋操作、环境保护及监测、场地利用等几方面。其实质是将危险废物铺成一定厚度的薄层,加以压实,并覆盖土壤。这种处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土地填埋法通常又分为卫生土地填埋和安全土地填埋。(1)卫生土地填埋卫生土地填埋是处置一般固体废物,而不会对公众健康及环境安全造成危害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置城市垃圾。库区底部复合结构示意图1.12.3.2渗沥液收集与处理1.填埋库区防渗系统应铺设渗沥液收集系统,并宜设置疏通设施。2.渗沥液产生量和处理量应按填埋场类型、填埋库区划分和雨污水分流系统情况、填埋物性质及气象条件等因素确定。3.渗沥液收集系统及处理系统应包括导流层、盲沟、集液井(池)、调节池、泵房、污水处理设施等。4.盲沟宜采用砾石、卵石、碴石(CaCO3含量应不大于10%)、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等材料铺设,结构应为石料盲沟、石料与HDPE管盲沟、石笼盲沟等。石料的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0×10-3cm/s,厚度不宜小于40cm。HDPE管的直径干管不应小于250mm,支管不应小于200mm。HDPE管的开孔率应保证强度要求。HDPE管的布置宜呈直线,其转弯角度应小于或等于20°,其连接处不应密封。5.集液井(池)宜按库区分区情况设置,并宜设在填埋库区外部。6.调节池容积应与填埋工艺、停留时间、渗沥液产生量及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规模等相匹配。7.集液井.池、调节池及污水流经或停留的其他设施均应采取防渗措施。8.渗沥液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应优先选择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方案,排放标准应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的三级指标。不具备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条件时应建3设配套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2)安全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是一种改进的卫生填埋方法,也称为安全化学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主要用来处置危险废物。因此,对场地的建造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如衬里的渗透系数要小于10SUP-8/SUPcm/s,浸出液要加以收集和处理,地面迳流要加以控制,还要考虑对产生的气体的控制和处理等。此外,还有一种土地填埋处理方法,即浅地层埋藏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处置低放射性废物。土地填埋法与其他处置方法相比,其主要优点是:此法为一种完全的、最终的处置方法,若有合适的土地可供利用,此法最为经济;它不受废物的种类限制,且适合于处理大量的废物;填埋后的土地可重新用作停车场、游乐场、高尔夫球场等。缺点是:填埋场必须远离居民区;回复的填埋场将因沉降而需要不断地维修;填埋在地下的危险废物,通过分解可能会产生易燃、易爆或毒性气体,需加以控制和处理等。选址技术基本准则(1)场址不宜选在地形高程低的地域和低洼汇水处。场地的可利用面积应满足使用年限内可预测的有害物质填埋量和其它预处理设施的占地,并为长远发展规划的需要留有余地(2)场址选择应在渗透性弱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黏土及砂质黏土地带该底层的渗透系数应小于0.0000001cm/s且对有害物质迁移、扩散有一定的阻滞能力(3)场址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稳定地质带。场址的地基应保证稳定、安全沉降量小,周围的边坡应保持稳定(4)场址选择中,地形因素是最直观的影响因素其中地形的坡度、起伏、沟谷的发育程直接关系到施工的难易和建筑投资的大小。另外分水岭的延伸及泄水面积也直接关系到地表水及地下水冲蚀、运移、堆积的能力和范围对固体废物填埋后可否再扩散污染周边地区都起重要作用(5)水文主要指地表水系发育情况如地表水发育则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造成场地破坏或淹没。此外,地表水的发育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地下水的发育情况如果地表水与地下水存在着水力联系,那么填埋场就可能存在污染和扩散问题就应在场址选择时特别注意。(6)安全填埋场场址如果拥有方便的外部交通,可靠的供电电源,充足的供水条件,不仅可减少安全填埋场辅助工程的投资,加快填埋场的建设进程,让城市建设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而且对于提高填埋场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将十分有利。(7)对填埋场密封层和排水层材料的要求作为防渗层使用的粘土密封层材料和作为排水层的滤料材料因用量大,故为了节省投资,应尽量就地取材,所选场址应有充足的可采量和质量来保证填埋场的施工要求。1.2选址工作程序实践证明要做好选址工作则必须按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选址的区域范围,该范围必须根据所要处置的废物生产厂家的分布情况来确定,要尽量使选择的区域与生产厂家的距离尽可能短。(2)收集该区域有关的资料,包括区域地形图(1:10000)、地质图(比例尺最好是1:50000,如果没有,则至少需要收集到1:20000地质图)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图件、4地震资料、气象资料、发洪情况、市政公用设施的分布情况、土地利用和开发现状极其远景规划、区内名胜古迹及各类保护区的分布以及工厂和居民区的分布情况等。(3)根据选址标准,对该区域的上述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几个预选场址。(4)对所选择的预选场址进行实际踏勘,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访问调查,以补充资料的不足。(5)根据掌握的情况,对几个预选场址作进一步筛选,优选出一到两个场址进行初步地质勘探,通过初勘主要了解基底含水层特征。(6)根据初勘结果,结合以前的资料,对两个预选场址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综合评价和对比,通过对比优选出较为理想的安全填埋场场址。(7)场址一经确定,应立即进行委托设计,着手详细勘探工作;详细探勘时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查清场址的天然地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条件,提交相应的勘探报告和各种图件。(8)由负责选择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工作成果,撰写出选址技术报告,为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场地规划及其总体机构设计提供依据。2.填埋分区安全填埋场分区是指对不相容性废物分别设置不同填埋区,每区之间应设有隔离设施。对于面积过小、难以分区的填埋场,不相容性废物可分类用容器盛放后填埋,容器材料与所接触的物质相互不发生化学反应。2.1不相容的废物应分区填埋由于危险废物的种类较多,成分复杂;某些危险废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隐性不相容性,如果不相容的废物在同区填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破坏防渗系统,甚至发生灾害性事故。危险废物进入填埋区之前,必须弄清危险废物的种类、形态、组分、物理化学特性、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学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禁止、同区填埋。如沈阳工业危险废物填埋场为避免化学性质不相容的废物一同填埋,填埋坑内设置了%个填埋区,区与区之间为混凝土隔墙,分别填埋重金属、酸碱废物、金属及有机物。2.2分区应使每个填埋区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得到封闭安全填埋分区封闭所需的时间短,一方面减少渗沥液产生量,有效实现清污分流,另一方面减少危险废物裸露环境的作业面,使危险废物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渗沥液产生量的减少,不仅可以减少渗沥液处理区的处理负荷,降低投资,同时可以降低渗沥液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提高填埋场的安全性。2.3分区的顺序应有利于废物运输和填埋安全填埋场的分区应进行科学论证和综合比较,分区的顺序、大小、位置都应与整个处理场整体布置协调一致。分区的顺序有利于废物的运输和调度;分区大小位置应结合场地的地质和地形、渗滤液导排系统的设计、雨污分流的设计、填埋作业等情况综合考虑,务必做到安全可靠。52.焚烧法焚烧法是高温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综合过程。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的危险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及副产品的目的。危险废物的焚烧过程比较复杂。由于危险废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比较复杂,对于同一批危险废物,其组成、热值、形状和燃烧状态都会随着时间与燃烧区域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同时燃烧后所产生的废气组成和废渣性质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危险废物的焚烧设备必须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并有在一定程度上自动调节操作参数的能力。一般来说,差不多所有的有机性危险废物都可用焚烧法处理,而且最好是用焚烧法处理。而对于某些特殊的有机性危险废物,只适合用焚烧法处理
本文标题:固体废物的处理与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19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