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咏物抒怀诗的鉴赏》教案-苏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咏物抒怀诗的鉴赏》教案苏教版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掌握鉴赏咏物类诗歌的步骤和常用方法。【教学重难点】1、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2、语言表达的条理性【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我们曾经学过了哪些专门咏物的诗或文章?初中已学过:于谦《石灰吟》郑板桥《竹石》贺知章《咏柳》王冕《墨梅》骆宾王《咏鹅》周敦颐《爱莲说》……二、特点介绍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像陶渊明爱菊,贺知章咏柳,周敦颐爱莲,毛泽东咏梅……题目特点——描写某一具体事物。内容特点——抓住这一事物的突出特征进行描写,如形态、动作、品性、生活环境等。写作目的——表达对某事物的喜爱(厌恶)、赞赏(讽刺),或以某物自喻,抒发感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常用象征、比喻、拟人、对比等。明确概念: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三、鉴赏步骤1、读懂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四、课堂巩固咏物诗《蝉》的意象鉴赏1、骆宾王《蝉》《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1)请同学们听录音并跟着朗读。思考本诗突出了蝉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集体诵读,读懂全诗讲解难点西陆:秋天——伤春悲秋、惆怅南冠——怀念家国的囚徒。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长安秋望》玄鬓——蝉的黑色翅膀白头吟——乐府曲名。相传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爱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3)分析蝉的形象外在特征:秋蝉将死,鸣声凄切,两鬓乌玄环境特点:秋深露重,濡湿蝉翼,秋风频起,蝉声沉落。环境浑浊,处境困厄。内在品性:高洁(4)作者形象南冠、囚徒思乡,白头、仕途受阻,壮志难酬(5)手法分析起兴、比兴、托物言志、用典、双关(6)教师范读,体会感情(7)问:有人评论本诗“句句咏蝉,句句喻已。物我一体。是患难人语。”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作者借用蝉以喻自身品质高洁,写寒蝉凄切来表达自己的思乡、叹老之情,以自然环境险恶来比喻政治环境的险恶,仕途受阻,欲诉无门,有志难酬,对蝉餐风饮露品性高洁而世无人知的不平之鸣实则是为自己怀瑾握瑜反遭无妄之灾的辩白和世无知己的感伤。2、李商隐《蝉》蝉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犹梗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1)读懂全诗请学生范读,找出富含感情的词,体会感情。(2)分析蝉的形象外在特征:高居枝头,餐风饮露,难求一饱,日夜哀鸣,声嘶力竭环境特点:碧树无情,青翠依旧,无动于衷内在品性:自身高洁,处境艰难,怨恨身世(3)作者形象职位卑微、四处漂泊、故园荒芜、家境清贫写作背景: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4)手法分析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对比、用典、拟人(5)听录音及简析,体味情感。(6)问:有评论赞誉这首诗“咏物最上乘”,请简要分析诗中蝉的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答:作者借用蝉以喻自身品质高洁,以蝉的饮露难饱指自己的清贫,用蝉的徒劳鸣叫和树的无情寄托失意苍凉的身世之感。(7)学生再读,体会两首诗不同的情感。3、虞世南《蝉》《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设置问题:(1)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2)这首诗借物抒情,说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蝉的形象外在特征:垂緌,饮清露,流丽清响,鸣声远传。环境特点:疏桐(挺拔疏朗)内在品性:居高致远,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借,自会扬名。情感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补充:作者形象虞世南原是陈隋旧臣,入唐后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于世,显示出一种内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征,虞世南借蝉咏怀,表明自己立身高洁,不需任何凭藉,自会扬名。情景交融,显得十分和谐自然。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五、内容小结施朴华《岘佣说诗》曰:“《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其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同是唐人,又都是托咏蝉以寄意,由于作者的地位、遭际、气质彼此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形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六、方法小结鉴赏咏物诗词的主要秘诀有如下几条:第一、要了解咏物诗词在创作时要采用“不即不离”的吟咏方法。第二、要抓住所咏之“物”的主要特点及其比喻或象征意义。第三、要懂得“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的道理。第四、要懂得“物”虽各异,而其情亦无别的道理。1、一般提问方式: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答题思路: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赏析时要重点把握: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寓含什么理。3、答题模式:通过什么的描写+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七、真题演练【xx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八、布置作业: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答: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2019-2020年高中语文《咏物诗四首》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章节名称高中语文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第11课《咏物诗四首》教学设想咏物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常见的一个诗歌类型,学习鉴赏咏物诗,对于奠定鉴赏诗歌的能力有很好的帮助。在高一阶段,在进行唐诗宋词元曲的选修课学习时,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的方法鉴赏诗歌是必要的。而咏物诗的鉴赏,从诗句的语言中抓住所咏之物的特点,结合作者写作本诗的背景,将其两者相似点加以联系,感悟出作者通过诗歌要表达的情志。学生通过方法的掌握,学会鉴赏咏物诗,为诗歌鉴赏奠定基础。计划学时1课时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有鉴赏诗歌的一些基础,能读懂一些较为简单的诗歌,但对涵义丰富的咏物诗则相对较难鉴赏,需要既借助写作背景,又要从字词理解上领悟作者表达的情志。因此,在学习鉴赏咏物诗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过程与方法: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学生学习目标1、能识别咏物诗2、学习并运用咏物诗鉴赏三步法3、能理解《子规》和《葡萄》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在课堂上写出作者表达的情志4、从咏物诗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尝试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理解两首咏物诗丰富的意蕴教学难点熟练运用三步法鉴赏咏物诗解决措施1用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回顾咏物诗、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学习咏物诗鉴赏、最后自己学习运用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描述三步法,阐释三步法形成的原因,使学生能轻松操作三步法,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3在课堂上,通过配乐朗诵、教师朗诵和图片及其音乐背景的渲染,给学生一个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会鉴赏咏物诗。教学媒体1《石灰吟》朗诵录音、背景音乐2教学课件3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识咏物诗——吟唱中的情意1、导入——咏物诗概念王安石说:“古人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我们的先辈,把万物当作了咏唱的对象,以物为咏唱对象的诗歌,我们可以称为咏物诗。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咏物诗。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或细致地刻画它的色彩与形态,或借以抒怀兴感的诗作。2、咏物诗佳作回顾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咏物诗,我们来看看曾经学过的一首咏物诗《石灰吟》。我们回顾一下,《石灰吟》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配乐朗诵《石灰吟》)设计意图:用王安石的话引入,直接以概念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什么是咏物诗。然后通过学生学过的《石灰吟》,引导学生感悟咏物诗中寄托着作者的情志。用简短的配乐朗诵给学生创造点诗歌的氛围。二、鉴赏咏物诗——子规的不满(尝试品读咏物诗《子规》(顾况),总结咏物诗鉴赏方法)1、诵读诗歌,找出《子规》诗中表现子规特征的词语?(展示子规鸟的图片)2、作者说如果世上的冤魂都化为杜鹃,那杜鹃还有栖息之地吗?为什么?3、联系诗人经历、社会环境,说说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书写形式:这首诗通过,抒发了作者。(简介:顾况(725—814),字逋翁,唐代诗人。曾因作诗嘲讽权贵,贬为饶州司户。顾况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其诗多以揭露现实黑暗为主。)明确:这首诗通过咏子规积冤啼血,抒发了作者对历代遭受苦难、蒙受冤屈而死之人的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4、方法总结(1)、分析物象的特征;(2)、抓住“物”与“人”的相似点;(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认识并接受咏物诗鉴赏三步法,清楚怎么操作三步法。而鉴赏咏物诗的三步法,第一步从诗句的语言中找寻所咏之物的特征,然后结合作者写作背景,通过有媒介的联系而找寻物与人的相似点,最后用“通过,表达了”这样的形式,能写出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三、运用三步法——葡萄的渴望(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咏物诗鉴赏三步法赏析《葡萄》,最后投影学生对情志的感悟)1、诗人描绘了葡萄怎样的特征?2、本诗中“物”(葡萄)与人的相似点是什么?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书写形式:这首诗通过,抒发了作者。(背景: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朋友张署的。诗人于贞元十九年十二月被贬阳山县,当时张署也被贬。元和元年二人遇赦同赴江陵待命。诗人在旅途中写下此诗与朋友共勉。)明确:这首诗通过描绘葡萄生长状态和需要人多加呵护培育,表达自己仕途困顿,渴望有人援引的心情。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解释让学生学习自己操作咏物诗鉴赏三步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
本文标题:2019-2020年高中语文《咏物抒怀诗的鉴赏》教案-苏教版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1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