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学考点一、列举题:4个1.五部大型的类书《艺文类聚》欧阳询、令狐德棻、《初学记》徐坚--唐玄宗时期《太平御览》宋太宗---李昉《太平广记》宋太平兴国年间李昉(实际上是古代的短篇小说类纂)《渊鉴类函》清帝钦定张英王士祯王编撰成书于康熙四十年《古今图书集成》康熙朝陈梦雷编撰雍正朝蒋廷锡校订最大类书2.十三经《诗》《书》《易》《孝经》《论语》《尔雅》《孟子》《礼》:《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3.《仪礼》17篇士冠礼第一士昏礼第二士相见礼第三乡饮酒礼第四乡射礼第五燕礼第六大射仪第七聘礼第八公食大夫礼第九觐礼第十丧服第十一士丧礼第十二既夕礼第十三士虞礼第十四特牲馈食礼第十五少牢馈食礼第十六有司第十七4.十通通典系列:《通典》(唐)杜佑编,所记典制上起上古,下至唐代中期(肃宗代宗)《续通典》(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唐肃宗至明末的典制。《清朝通典》(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清初至乾隆中期的典制。并称“三通典”通志系列:《通志》(宋)郑樵编,记载上起上古下至隋唐的典制。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续通志》(清)乾隆32年官修,记载唐初至明末的典制。《清朝通志》,记载清初至乾隆末年的典制。并称“三通志”通考系列:《文献通考》(元)马端临编,记载上古至南宋宁宗嘉定末年典制。《续文献通考》(清)乾隆,记载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至明神宗万历初年典制。《清朝文献通考》,记载清初至乾隆50年的典制。《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编,记载乾隆51年至宣统三年的典制。合称“四通考”5.四库全书史部15类1正史类4别史类7传记类10时令类13政书类2编年史类5杂史类8史钞类11地理类14目录类3纪事本末类6诏令奏议类9载记类12职官类15史评类6.五部著名的地志《山海经》、《水经注》—郦道元、《元和郡县志》—李吉甫、《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徐霞客游记》—徐弘祖7文字起源的几种说法文字源于绘画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最初的文字是从绘画演变而成的,后人将其归为表形文字,是文字发展的第一阶段。一、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记录了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二、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纬·干·凿度》认为:干卦,天字的古文;坤卦,地字的古文;离卦,火字的古文;坎卦,水字的古文;巽卦,风字的古文;震卦,雷字的古文;艮卦,山字的古文;兑卦,泽字的古文。三、河图洛书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图”、“书”出自河洛,虚而言之,可以理解为图画与书录,实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易经》与《尚书》四、仓颉造字说“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有如仓颉这样的人物,曾在汉字的发源阶段进行过收集整理、推广应用之类的工作,是大有可能的。五、图画说(陶文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仰韶文化的彩陶盆上,有四个鸟形图案,与古汉字中的“鸟”(上行)和“隹”(下行)对照,十分相似。《说文》说,“隹”是短尾鸟的总名。陶器及青铜器上的图画纹理被认为是汉字的起源。二、简答题:3-4个1.史学史家精神进步史观:经世致用据法守职寓论于事详近略远秉笔直书2.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的文献价值:订史、证史、补史3.古代称谓问题了解古代称谓的重要性:古人称谓“千变万化,有一人称目至数次异者:族氏、名字、爵邑、号谥,皆密布其中。”(黄彻)—读《左传》后发表感慨,《左传》难读的原因:①编年体的文体,以年月记载,不能很好地把握一件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②称谓繁杂(如苏轼、杜甫、姜子牙、伯乐等)“大儿”、“小儿”是对人的尊称,用在地位高、受人尊敬的人身上。如“大儿斯大林,小儿毛泽东。”(刘亚子事件)周容在《革命军》中称“大儿华盛顿”“小儿拿破仑”都是对人的尊敬。“老子”是自谦的称谓,如同“鄙人、在下、不才”古人称谓繁杂的原因:①古人在自称中有很多讲究,如小时候有名(名只有一个),成人有字(字可以有很多),读书人有号、别号。②古人讲“礼”,对别人用尊称,对自己用谦称③古代社会等级森严,统治者(地位较高的人)往往有多个称谓来表现其地位的高等4.三纲六证八目的内容三纲:明德亲民、至善六证:止、定、静、安、侣、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5.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历程一、绝地天通:中国思想的萌发二、百家争鸣:先秦子学三、独尊儒术:两汉经学四、玄风吹扇:魏晋玄学五、缘起性空:隋唐佛学六、天理良心:宋明理学七、实事求是:清代朴学八、西学东渐:近代新学6.国学兴起的原因1、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知识分子群体,以民族救亡意识为基础,面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入侵,为确立民族存身的依据,在与“西学”的对峙中,引入“国学”的概念。此外,西方及日本的文化入侵,也加剧了国人整理国故的意识。一批批文物资料被运往海外,中国固有的学术资源优势逐渐丧失。西方及日本的汉学研究取得了令国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使中国学者感觉到了压力,激发了中国人以西学新知整理国故的热情2、上世纪最后十年,面对诅咒“黄色文明”之声甚嚣尘上的语境,无数志士仁人出于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深担忧与民族自尊的自我维护,是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霸权,为捍卫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发起新国学运动,促成了国学的兴起。3、当代中国由于受到唯物论思想的影响,淡化了神鬼思想,又由于西方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念,为中国大众所接受,利益追求合理化冲击了传统的贵义贱利的道德信仰,使得人生失去了方向,国学兴起,可以让传统的精神家园恢复。国学热的原因:1、国学自身所蕴含的魅力国学是国家成立的根本、根基和源泉,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存亡相依。中国的国学,以儒学为主体,源远流长而博大精深,长期以来处于世界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前列。因此,我们认为,国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国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当前国学热的必然原因。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之一,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而文化具有民族性,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传统和风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为贵”等等内容博大精深,对现代社会和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加以继承和发扬。3、中国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此次国学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繁荣发展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4、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国学的重视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行动在社会上往往具有导向性。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国学的关注与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国学热的形成。如:2004年7月,中国教育部宣布要在海外成立100所孔子学院。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国学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学热的发展。5、社会问题突出,传统思想找到了新的生长点当今的中国社会,处在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的大潮中,价值观急剧碰撞,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因此,人们希望能从传统文化资源中找到精神的支柱,唤醒社会良知,呼唤正义的力量,塑造理想人格,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尽量消解新世纪新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学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国人的道德水准,增强文化“软实力”,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国学中寻求文化资源,由传统文化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传统中的“诚信”思想对于我们培养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的伦理道德具有重要启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则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天人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国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也是当前国学热的重要原因。三、论述题:20分国学的现代价值?如何弘扬国学?国学的基本精髓?价值:它对和平的追求与维护,能够保证人类生命的健康与安宁,可以让人获得心灵的踏实与平稳。按照国学规定的人类生存路线,人类可以发展到永远,人类的精神可以获得最大的松弛。精髓:天人合一的哲学理论。“勤俭”“知足”的生活观念。贵和执中的处世思想。贵义贱利的价值取向。君子人格的人生目标。以“仁义”为核心的道德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礼乐教化的文明制度,如何:就教育而言,要打破现代学科的壁垒,文史哲不能分开。学者要以小学为基础,由小学入经学,由经学通文史,然后出入于诸子,建立扎实的学术基础。就成立的国学研究院等机构而言,则要避免学科划分,文史哲要有机统合。PS:庙号、宗号、谥号、年号的区别?1、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継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作为给予盖棺定论的评价。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汉朝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汉朝强调以孝治天下,所以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两汉皇帝人人都有谥号,但有庙号者极少。到了唐朝,除了某些亡国之君以及短命皇帝之外,一般都有庙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2、谥号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根据对西周时期青铜器铭文的研究表明,迟至周穆王前后,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加以谥号的做法已比较多。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重的称呼;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岳武穆(岳飞)、陶靖节(陶渊明)等。后期,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要取决于“圣裁”。据统计,西汉到清朝末期,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代两代就有5935人,占
本文标题:国学概论课程考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