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课题开题报告吴屯中心小学王震荣一、课题提出背景与理论依据1、课题提出的背景当今社会,在物质文明的大潮冲击下,部分小学生过早地沾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精神空虚,沉迷网络,厌学情绪,自私自利自我意识严重;尊老爱幼、文明节俭等社会公德意识滑坡。这些问题使许多老师和家长处于迷茫无奈徘徊中。原因何在?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因为现行教育中缺失了中国几千年行之有效的传统教育思想,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把孔孟学说的教育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造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断层的局面。中华民族本是礼仪之邦,可如今孝敬父母、礼貌谦让这些传统美德却逐步被人们遗忘。“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学生从小没有受到圣贤的良好教育,本来善良的心灵也就受到各种污染,于是做出各种错事来。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2004年中央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是教育系统经常提到的中央8号文件和中央16号文件。两个文件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对学校如何推行传统文化教育做了全面的阐述。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所谓“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学习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不仅是“把知识消化于生命,转化为生命所具有的德性”的过程,而且具有熏陶气质、变化性情、提高涵养的意义。心理教育学家的分析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最佳时期是0—13岁。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我国历代大师、学者和名人如李白、杜甫、曹雪芹、毛泽东等无一不是从诵读经典开始其学业。所以说,儿童时期进行国学伦理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儿童在这样的时期接触最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可以培养儿童仁义敦厚和高尚的人格,会开启儿童未来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奠定一生高远的智慧和优秀的人格基础,使儿童更文雅,更具文化气质。二、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从学生终身发展着眼,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国学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知识载体,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一种不朽的教育力量。它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国学教育培养新一代的民族自尊心、爱国心、责任感,是我们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新途径。2.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经典美文的赏析诵读,探索语文教学新思路,为学生大量阅读和未来写作独辟蹊径,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低年级侧重迅速增加识字量;中年级以记忆积累为重点;高年级着力为写作和古诗文后续学习奠基。3.创建特色教育模式,探索学校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学校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立足于教育的创新,将“国学教育”作为办学特色,打造学校教育软实力,努力形成学校自己的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逐步探索、完善内涵式发展道路。三、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学生优秀品格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们发现学生越是即将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整体素质、个人涵养越是不尽如人意,一些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短视近利的行为造成了许多学生缺少健康心理和良好涵养,心境浮躁,性格极端的现状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老师责怪学生难管理。如何打破德育工作这一僵局,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实施德育渗透,培养他们淳厚天性、良好品行,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具有极大教育能量的国学典籍。而且《语文课程标准》把课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量化要求。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大量的经典诵读实验结论证明诵读国学有益于儿童语文素养、综合素质的提高。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合作进行了《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国学与潜能开发》的相关实验研究,结论是:“儿童诵读国学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使儿童在记忆的广度和理解方面有显著的提高;提高儿童的注意力;有助于儿童人格成长。”因此我们选择此课题作为我们致力研究的目标。四、本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的内容(一)研究目标:1.用国学经典文化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2.用国学经典培养孩子优良品行。3.对儿童进行经典诵读和国学启蒙教育,培养孩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4.教师能探索出国学教育的新途径,并将德育渗透到个学科中,教师之间能够协作与交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育人观。(二)研究的内容及思路:1.将国学经典纳入校本课程,开设国学课。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各年级国学教育的具体内容。安排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至两节课为国学课程,将国学精髓《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作为我校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2.营造“国学教育”育人环境,“与经典相伴,与书香同行”,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整体规划,分块布局,处处体现国学教育特色。我们在学校教学楼的所有学生经过的墙壁、走廊上张贴了国学经典的宣传牌,有经典名句,中华德育故事,名人图像等,让经典育人“润物无声”。3.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结合起来,结合《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联系新形势要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在家里学生自觉做到进家出门主动和父母打招呼,好吃的东西让长辈先尝,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等;在学校学生自觉尊敬老师,关爱同学。这些活动使学生懂得了学会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应该从小做起。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1.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学经典著作,提炼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2.实践研究法:采用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改边提升的方法,在实践反馈中不断提高研究质量。3.对比研究法: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学生在学习国学经典前后思想、言行等方面的变化。六、本课题研究实施步骤(课题预计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0月)1.准备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完成课题的论证,制定实施方案。2.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6年8月)对研究的内容进行具体的研究论证,并分阶段及时总结整理阶段性成果。3.总结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0月)全面总结研究的工作,搜集整理研究的材料,撰写结题报告。七、预期达到的结果:1.使校园环境更具有育人气息。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显现一个鲜明的特征——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无处不在,既有无声地熏陶和感染,更有有形的地引导和教育,处处凸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校园书香盎然,国蕴飘香。2.师生素质明显提升,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的一朝一夕,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展示了明显的特点——国学经典。学生陶冶了高雅情趣,开阔了胸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了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学生的自律和行为规范能力有很大的变化。3.能给孩子们以精神上的滋养、激励、慰藉和启示。在无声的滋润与熏染中给孩子重要和深远的影响,达到正礼修身育人的目的。经典教育深入到课内,渗透到课外,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和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具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使经典育人“生根开花”。九龙坡区教育科学2009年专项课题《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开题报告重庆市九龙坡区金凤镇小学课题组各位领导、专家、各位老师:我代表学校宣读《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我校于2008年开始进行了儿童经典诵读教育的研究准备,经过专家评议,2009年10月21日批准立项为九龙坡区教育科研课题。今天,我们召开开题会,我向各位领导、专家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一)问题的提出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重要的都在经史子集里。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指出“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谈到典籍,大家至少会想到“四书五经”,“经”,本义是“织布的直线”,是织成一匹布的先导,引申为常理常道。“经书”,便涵蕴着常理常道,能教人做事,做人,做学问。国学大师南怀谨把道家思想喻为药店,儒家的孔孟思想喻为粮食店。有位研究弗洛伊德的中国学者说:“读了《四书》的人,是永远不要看心理医生的。”可见,“经书”是让人安身立命的典册,是人类智慧的直接表露,是传承文化、推动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核心。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讲到:中国文学自“五四”以来,由旧的文学作品改成白话文后,教育普及了,知识普遍了,对世界知识的吸收力增加了,这些对于国家的进步有贡献。但是中国文化库存里堆积的东西太多了,几千年来的文化都藉着古文保留着。至于接受白话文学教育的人们看不懂古文,当然就打不开这个仓库,因此从中国文化的立场看,就此一刀拦腰斩断了。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东方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巨大冲击,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我们中国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精髓。只有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我们才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纵观国内国际形式,提高国民的民族文化内涵迫在眉睫。“以德治国”从孩子开始,用中华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青少年的心灵,对其实施爱国主义和传统美德教育,在下一代中培育民族的认同感、自豪感,是当务之急王财贵在《儿童读经教育说明手册》中讲到:“人类有两大学习能力,即记忆力和理解力,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心境一不平衡,便有趋下的可能。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总是缓慢上升,十三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所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诵读经典是非常重要的途径,诵读经典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小学是诵读经典的最佳阶段,古人云:“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个时期若不让他多记一些对他一生都有用的东西,那他就可能去记广告词了。通过此时的“死记硬背”为未来的“活用”作下充分的准备,这个“用”可能是今后十年,二十年,一旦体悟,一生将受用无穷。所以,按照小学诵读,中学和高中学用结合,大学深入研究,一生反求诸己之顺序,文言经典是肯定难不倒现代人的。如果说读不懂就不读,不读又不可能懂,那么,刚好一辈子不懂。解经读典,担负起文化传承之重任便永远成为少数学者、大师的使命了。近几年,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多地被我们社会各界人士所认可,而且各界仁人志士倡导了许多活动以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国学渐渐被世界人们所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国学经典”。目前,国学经典响应者已有很多,在老一辈学者的关怀下,将会成为新世纪文化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中华孔子学会成立的“国学经典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系列活动的开展,说明国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已成风气。中国文化断层重整工程得到了很多层面多方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全国逐渐形成一种大的趋势。(二)研究意义1.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组织儿童读经活动,首先是能较好地训练与提高儿童的记忆力提高小学生学习知识的“整体输入
本文标题:国学经典诵读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1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