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天津2012高考历史真题
【目录名称】天津【目录ID】10734【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1题)马可·波罗在描述中国某港口时说:“亚历山大或他港运载胡椒一船赴诸基督教国,乃至此刺桐港者,则有船舶百余。”“刺桐”是指【A】泉州【B】广州【C】扬州【D】庆元【考查点】主要的商业城市【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是元朝对外交往。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知识运用和理解能力。注意关键信息:马可·波罗。可知道考查的是元朝对外交往。再依据所学知识知道:福建泉州港古代被称为刺桐城、温陵,是我国对外贸易重要港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元时期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故选A。【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1【子题号】【QuestionID】1d74a410-745e-40ef-9528-b51d5e4b3fb8【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2题)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考查点】清朝军机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理解能力。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故A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故选C项。这道题我们其实不必在回忆知识点上花太多时间:题干中“亲臣重臣”体现了A选项的含义(保密),题干中“设在皇宫内”体现了B选项的含义(便于宣召),题干中“行走”二字体现了D选项的含义(临时差遣),唯独C选项中的“按才德”并没有在题干中有所体现,所以选C。【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2【子题号】【QuestionID】cae6e664-5c31-4f04-966f-2fe210140da4【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3题)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考查点】维新思想的内容与评价【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变化。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这道题也不用细想书上的内容:题干大意是其实中国也不是世界的中心,那么我们就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跟“不是中心”有关的选项,因此只有D选项能被选出。通过第2题和第3题,我们不难看出:天津高考历史部分越来越强调实战分析能力,很多固有的固化的内容都是可以通过材料的变化实现变通的。因此我们平时一定要加强阅读能力。【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3【子题号】【QuestionID】52df3f11-a3c5-4dfa-8527-afae7aa69976【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4题)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考查点】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决策及其意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综合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道题中出现了1963年,因此我们应该想到:这道题中描述的事情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而且这道题问的是“实质”,我们不难发现A、C、D三个选项都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表象”;只有B选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就是“实质”,所以选B。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A选项本身的表述也是错的,因为1963年时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4【子题号】【QuestionID】61eb71d2-2246-4295-bad6-9c25b3cc2bf8【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5题)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考查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答案】C【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新中国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考查学生对中美关系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道: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是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努力的结果;1972年美国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978年签署建交公报,再次确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9年正式建交,中美关系扫除台湾问题障碍取得突破性进展。1979年1月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第一次访问美国,此时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已经达成共识。这道题的题干上提到“中美”和“台湾”,也就是说这道题中的“台湾”不是孤立的,必须放在中美关系的大局中去考虑,所以不选①。【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5【子题号】【QuestionID】ad608834-6299-4d8d-a378-0a74a204bacf【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6题)“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考查点】香港、澳门的回归【答案】D【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注意题干上的规定“根本保证”,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和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一事例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必须记得:1997年和1999年香港和澳门分别回到祖国的怀抱。这道题提到的就是澳门的回归(标志词:“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能完成澳门回归,而且是根本原因,所以必须选D。有的同学可能选A,但是我们要想到:没有强大的国力的保证,谁会承认我们的“一国两制”;有的同学可能选B,但“九二共识”这个说法是与台湾问题有关的,所以不选;有的同学可能选C,但我们可以想见:强大的国力才能保证威望的提高,也就是说D选项描述的情况是C选项描述情况的原因,所以选D。【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6【子题号】【QuestionID】77337d19-cf0a-4d97-938c-5b1c02e7d1e3【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7题)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考查点】罗马法的内容与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能力。罗马法是古代罗马人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从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到“查世丁尼法典”,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形成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人制度”“协约自由原则”等司法理念。C项是在成文法之前所使用的。【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7【子题号】【QuestionID】16cbdc76-59eb-457d-b421-f2144c747319【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8题)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A】蒸汽动力【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D】机械动力【考查点】工业革命的成就【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是工业革命。以次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此题难度不大。只要注意时间和人物:“阿克莱特于1771”。可以知道18世纪60年代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这使得劳动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后来他又建立水力纺纱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选B【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8【子题号】【QuestionID】bfa60c54-b498-4475-b50d-8d3d8fd2f79c【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9题)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B】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考查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D【解析】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考查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查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虽然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由于人们思想的保守,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都说明了这一问题。此题难度不大。故选D【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9【子题号】【QuestionID】ca0db866-f3b5-41f1-92d5-119a2b5ebc52【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10题)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广播讲话中说:“美国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A】通过了新的《中立法》【B】通过了《租借法》【C】与英国共同发表了《大西洋宪章》【D】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考查点】大纲版题目【答案】B【解析】本题考点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二战前后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一些变化:1935年美国通过《中立法》,1939年修改《中立法》;为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1941年初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签署《大西洋宪章》,1942年1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故选B。这道题是典型的历史年代定位题:看到1940,我们应该回忆以下内容:《中立法》是1939年11月由美国国会通过的,所以不选A;《大西洋宪章》是1941年8月14日签署的,所以不选C;《联合国家宣言》是1942年元旦签署的,所以不选D。【页数】1【分段排序号】10【题号】10【子题号】【QuestionID】40f709e0-e3b1-4b91-9447-67d51506f962【本题结束】【单选题】(2012天津文综11题)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①经济全球化的趋势②全球性的文化渗透③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受益者④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考查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答案】A【解析】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和对全球化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他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①②正确。③说法与
本文标题:天津2012高考历史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4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