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天津海关2005—2010发展规划
天津海关2005—2010发展规划(2005年2月2日)新世纪之初,天津海关将进入全面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新的发展阶段。根据海关总署制定的《2004——2010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特制定《天津海关2005——2010发展规划》。一、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从现在起到2010年,天津海关的发展处在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天津海关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正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信心百倍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进。在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进程中,我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到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将继续快速增长,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将使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将再上一个新台阶。和全国海关一样,天津海关必须利用这一新的历史条件来完善和发展自己。(二)天津市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为天津海关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天津市启动了以“三五八十”为奋斗目标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天津市“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任务的全面完成,标志着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未来数年,环渤海地区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开放带动战略将掀开天津市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高潮,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和适应性的调整将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来津投资,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建设将把天津港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大港。天津海关因天津港而立,依天津市而兴,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三)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天津海关提出了全新的发展目标。2004年初,总署党组总结1998年以来海关系统改革建设的成果,制定了实现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第二步发展战略规划,把建设科学、文明、高效、廉洁的现代化海关作为发展目标,标志着中国海关的改革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标志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对海关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改革要求,体现了海关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责任。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贸易便利化、合作区域化以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恐怖主义活动频繁给海关履行职能带来许多新的课题,国内经济连年高速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调整、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海关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天津海关要自觉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进一步加快发展,为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应有的贡献。天津海关是一个有百余年历史的大关。1950年2月,经政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海关”,从此揭开了天津海关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发展,天津海关得到空前的发展,关区海、陆、空、邮等监管业务一应俱全,业务量连年增长。2004年货运量为9995.41万吨、货运值677.36亿美元;报关单1540271份,税收达到372.99亿元;队伍建设大大加强:2004年,全关已设有处级及以上机构46个,人员总数达到1423人,副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388人;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到2004年底,固定资产达到8.41亿元,办公用房面积达到13.42万平方米。巨大的发展空间、重要的发展机遇、全新的发展目标,天津海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的“努力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的要求,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天津海关发展,早日实现建设“一流海关”的目标。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科学人才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关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海关工作16字方针和海关队伍建设12字要求,全面实施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天津海关各项改革和队伍建设,进一步为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天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中国海关事业的继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二)基本原则。1.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天津海关的正确发展思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要以解决本单位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主动谋发展,在大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中发展自己,确保天津海关走上正确的发展快速路。2.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发展观的灵魂和指南,把实现全体关员的利益作为追求发展的根本目的,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党和国家、人民和集体的要求作为评价发展的重要尺度,努力实现为国把关与服务经济的良性互动,业务改革与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有效监管与高效运作的有机统一以及提高通关效率与严厉打击走私的两手抓两手硬。3.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求天津海关基本关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海关业务改革规律和海关队伍建设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关的第一要务之实;求干部职工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关员根本利益之实。以求真务实的行动抓好各项工作,切实转变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推进天津海关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4.强化为民的执法理念。执法为民是海关工作的根本宗旨。要坚持“执法为民,依法行政”的海关执法理念,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切实尊重和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建设公正严明的法治海关;坚决克服以“管人者”自居的思想,切实把海关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努力打造真正的服务型海关。5.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头脑。要充分认清我们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强烈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始终瞄准社会发展和海关改革的前沿,审视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越是形势好,越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而稍有懈怠,越不能固步自封而止步不前,越不能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时刻牢记过去的教训和耻辱,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清醒头脑,时刻看到潜在的隐患和潜伏的危机,居安思危,坚决克服自我感觉良好情绪。6.开拓创新永不停步。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保持开拓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反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无所作为;倡导团结合作、乐于奉献、集体主义的精神面貌,反对勾心斗角,患得患失和极端个人主义;积极营造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不出事的发展氛围。三、总体目标和战略重点(一)总体目标。积极发展天津海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大力推进业务改革、队伍建设和综合发展,切实加强以领导发展为核心的执政能力,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开创新局面,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力争到2010年,把天津海关建设为科学、文明、高效、廉洁特征明显,各项工作走在全国海关前列,充满活力、具有竞争力、学习型的“一流海关”。(二)战略重点。1.切实增强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发展的能力是关系天津海关建设“一流海关”的目标能否实现和天津海关改革和建设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课题。要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各级领导班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增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不断完善领导方式;不断增强政治觉悟和大局意识,全面提高海关税收征管、打击走私、通关监管、保税监管和统计监测这5种把关服务能力。2.努力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是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战略的中心环节。全面实施风险管理是从根本上实现严密监管与高效运作有机统一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海关业务量日益增长和海关管理资源相对不足矛盾的科学方法,也是加强海关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源头反腐力度的重要举措。要把风险管理理念、风险判别标准、风险处置方法及风险管理机制运用到天津海关业务改革和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有效防范和化解海关执法和海关廉政两大风险,切实提高海关执法有效性和拒腐防变能力,把天津海关建设成为“耳聪目明”的智能型海关。3.加快建设学习型海关。大力推进学习型海关建设,是现代海关发展的模式创新,是提升天津海关争一流能力的必然要求。要更新观念,树立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工作学习化和学习工作化和不断创新的理念。要创建各种学习型组织,努力构筑、营造处处是学习之所的工作环境,形成人人向学的工作氛围。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教育培训的投入,强化教育培训,让从领导到关员均能享有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培养更多的知识型关员。4.实施人才强关战略。兴关大业,人才为要。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关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海关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限年龄,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和录用机制,科学制定人才录用与使用计划。加强对人才的生涯管理,提高人才的生涯发展意识,制定针对个人的人才发展规划,保证人才在海关充分发展。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宽人才发展方向,培养、承认多方面人才。5.实施科技强关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天津海关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建立与现代科技发展基本同步的海关信息化系统基础环境,提高综合研发能力,组建一支技术全面的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和应用支持队伍,提高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水平,加大资金投入,提高科技装备在业务监管和队伍建设中的使用效能和应用范围,努力提高科技对天津海关发展的贡献率。6.大力推进各项业务改革。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各项业务改革,按照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调整、改革创新海关业务管理制度和方法,鼓励各部门大胆实践,勇于突破,支持与守法企业合理需求和政治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种业务改革。要努力在税收征管、通关、监管、缉私、加工贸易等各业务领域有新的实践、新的经验,力争使我关业务建设走在全国海关前列。要树立“全关一盘棋”思想,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各项业务改革相配套、相衔接。四、业务制度改革目标(一)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目标。建立“一个委员会、一个风险办、一个中心”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在各业务职能部门设立业务风险监控小组或风险管理专兼职联络员;实现各个职能部门分析监控应用系统与风险管理数据库及其管理平台的风险分析各项功能的基本整合;建立各部门之间风险管理联系配合办法和各分析监控应用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制度。明确关区风险管理工作的中观监控和运行管理、隶属海关(办事处)的微观监控和实施处置的两级海关风险管理职责权限。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涵盖天津海关工作各领域、各层级的,“方法科学、手段先进、识别准确、反应敏捷、配合密切、管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力争在全国海关风险管理总体绩效考核中名列前4名。(二)通关作业改革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基础,以作业流程重组为重点,全面整合通关作业改革成果。以严密监管为前提,以疏而不漏为目标,大力提高通关效率,力争到2010年实现每票货物通关时间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小时,货物当日(自然日)放行率达到90%。改革通关模式,到2010年,关区出口80%(按报关单票数计)、进口50%(按报关单票数计)实现无纸通关,80%进口货物网上纳税。推广“口岸审征、属地接放”区域通关模式,完善区域海关联系配合机制,实现关区内海、空运货物直通。实行全天候、一站式通关。“大
本文标题:天津海关2005—2010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554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