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暨第六次村民委员会讲话
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暨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宕昌县人民政府县长陈恒(2007年11月22日)同志们:按照省、市关于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规定和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今年11月中旬至明年1月中旬,开展村级党组织和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这是全市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完善村民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切实做好此项工作,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村级党组织暨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议。可以说,这次会议是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关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我县农村基础组织战斗力,大力推进农村工作的重大举措。刚才,武部长宣读了《关于做好全县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对“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作了全面、详细、周到的安排部署,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就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再讲几点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江泽民同志曾经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指的就是基层组织的基础性作用。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工作事关全县发展大局,村级组织建设事关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俗话讲:“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千条线如何理出头绪,关键在基层。村“两委”是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村党组织领导能力如何,村委会自治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村级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否稳固。所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一定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县正处在加快扶贫改坚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任务非常艰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二十字内涵丰富,它包含了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可以说,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归根到底要由村级组织、农村干部去落实。常言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没有好的组织,没有好的领头人,干任何事情将会是一盘散沙。所以,选出公道正派、能力强、群众满意的人到村干部岗位上来,有利于理清发展思路,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实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管理国家和事务的根本途径。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农村基层“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这充分表明,开展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实行村民自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有利于选出群众满意的、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当家人”,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利于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畅通民主监督渠道、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三)做好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夯实农村执政基础的重要环节。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要抓基层、打基础。目前,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也有一些地方基层矛盾较多,干群关系紧张;部分村级班子不够协调,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不强;有些村干部的年龄偏大、能力偏低,已不能适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换届选举,把那些能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创新、工作扎实、人民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领导班子,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同时,通过民主选举,增强村干部的光荣感和责任感,逐步建立起一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化解干群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带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两委”换届选举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法律性非常强的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乡镇要突出重点,把握方向,规范运作,稳步推进,确保选好配强新班子,确保社会安全与稳定,做到“选好人、不出事”。重点要把好“七关”。一要超前做好准备,把好“基础关”。各乡镇党委要根据村级班子集中整顿中,县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对村级班子进行调查摸底的通知》要求,再次组织力量,搞好调查摸底工作,逐村进行村情、民意的调查,全面掌握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后备干部队伍的实际情况和运行情况,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始终把握工作主动权。要分层次抓好选举工作骨干的培训,做到“村村有明白人”,为积极稳妥、健康顺利地组织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基础。二要加强宣传引导,把好“舆论关”。要把宣传引导贯穿于换届选举工作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热情参与、理性参与、依法参与。各乡镇都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运用各种宣传手段,采取召开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村“两委”换届选举有关法律法规,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宣传教育中,要向村民讲清村“两委”的性质、任务和产生办法,讲清选举工作的目的、意义和选举的时间、方法、原则、程序,村“两委”干部应具备的条件,从而引导村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加选举工作。三要严格标准条件,把好“素质关”。各乡镇要结合实际,对市、县确定的村“两委”成员标准条件进一步细化,同时明确不宜推荐为候选人的具体情形,向党员群众公开,让党员群众明白该选什么人,该投谁的票。在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村级班子集中整顿工作中提出的任职条件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年龄在55岁以上,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素质不高,能力不强,服务意识差,不干实事,群众不满意的村干部必须换下来。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条件应当更高一些,尽量从产业协会负责人、致富带头人、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农村实用人才等群体中的优秀人才中选任,要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思路,有服务群众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愿望和能力,有较强的自律意识和民主作风,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威信,一般应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35岁左右,身体健康,着力提高年纪轻、文化程度高的同志和女同志在村“两委”成员中的比例,不断改善班子的年龄、文化、性别结构,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四要坚持依法按规,把好“程序关”。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是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关键。从选民登记、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产生、选举大会的召开到村民代表的推选等,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决不允许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另搞一套,做到法定的程序不能变,规定的步骤不能少。各乡镇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相统一,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充分尊重党员群众意愿,切实做到法定程序不变通,规定步骤不减少,群众权利不截留,不能划“圈子”搞内定,更不能搞“愚民政策”、违法违规操作。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把握好选民登记、张榜公布的法定时间、竞选演讲、村委会成员预选、委托投票、公开唱票和计票等重要环节,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按程序进行,确保换届选举公开、公平、公正。特别是对村情复杂、管理薄弱的“难点村”、“重点村”要加强重点督导,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帮助化解矛盾,做到尊重民意,创造公开公平的选举环境,保证村委会直接选举制度落到实处。要结合全县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活动,把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体现到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当中,切实履行好职责。五要推行交叉任职,把好“职数关”。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两个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有利于消除矛盾,维护团结和稳定;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村民自治;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乡镇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要积极鼓励村党支部成员依法参与村委会成员选举,实现“两委会”干部交叉任职,特别是要扩大村党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比例。各乡镇要在这方面大胆尝试,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实现交叉任职和“一肩挑”。六要正确处理好换届与稳定的关系,把好“稳定关”。稳定是前提,稳定是第一责任。各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排查影响换届选举的突出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坚持“内紧外松”原则,讲究方法,掌握节奏,始终把握正确的导向。要高度重视来信来访工作,公开接访电话,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不能上推下卸、敷衍了事。要严肃处理换届选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对于妨害党员、选民自由行使民主权利或破坏选举的,要依法惩处;对暴力、威胁、贿赂或者利用家族宗族势力甚至恶势力,操纵、干扰选举的,执纪执法部门要严厉打击,形成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七要做好后续工作,把好“巩固关”。换届结束后,各乡镇要做好村级组织的财产、财务等移交工作,乡镇纪委要对调整的村级班子进行财务审计,并做监交工作。要组织签订新任村“两委”班子和成员任期目标责任书,搞好村“两委”成员教育培训,做好退出班子成员的思想工作,研究落实好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让他们退得安心、舒心。要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帮助建立健全村级规章制度,进一步提升村级组织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三、加强领导,靠实责任,确保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这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各乡镇、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放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紧抓好。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加强对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上已成立了由县委、人大、政府领导负责的换届领导小组,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高度重视,把这次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抓到手中,做到胸有成竹。要组织得力干部具体负责抓好落实,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二要靠实工作责任。换届选举是一项程序性很强的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中心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领导责任制,有的放矢的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对思想不重视、力量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三要加强部门协作。村“两委”选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各自的职责,落实好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宣传、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加强配合,通力合作,为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组织、民政部门要协调各乡镇做好换届业务工作的指导与配合,切实发挥好职能作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搞好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信访、民政、司法等部门一定要尊重农民群众的申诉权、信访权,高度重视并正确对待村委会换届期间的群众来信来访,切实有效地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四要加大督查指导。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各自职责,深入基层,强化督促,指导工作。县纪检、组织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确保这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健康、顺利开展。五要营造宣传氛围。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台要组织得力采编人员,深入一线,挖掘素材,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要大力宣传这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出现的生动场面、成功经验和做法以及涌现出来的一些典型事例,要宣传好换届选举中领导重视、部门协调的良好局面和促进农村当前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新气象,以点带面,全盘推动。同时,也要对干扰选举、破坏选举、在选举中拉帮结派的一些人和事进行曝光,加强舆论
本文标题:在全县村级党组织暨第六次村民委员会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17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