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参与式教学为活力课堂“量体裁衣”
参与式教学——为活力课堂“量体裁衣”26110叶国幸内容摘要: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多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的体会。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创设教学情境、关注认知水平、设计开放活动、学会适当放手、利用课堂生成、发挥评价激励等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有所成,为信息技术课堂增添更多的活力。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情境教学;学习平台;课堂生成;学习评价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学习需求的日益增加与多样化,传统教学设计模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批判,参与式教学设计得以催生。参与式教学设计是随着设计领域参与式设计理论的兴起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设计方式。参与式设计所基于的假设是,“用户最有资格来决定如何改进他们的工作和工作环境”。参与式设计欣赏所有的参与者,他们被视为影响产品质量、价值等所有指标的相关专家。正如Flemin所指出“通过这种方法,用户走出诸如旁观者、审核批准者、‘知识库’等角色……成为设计伙伴、设计主人、专长贡献者和自主决策者”。近年来,参与式设计深入影响到教学设计领域,教学设计也越来越强调面向学习者,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参与式教学设计倡导让学生参与教学设计,鼓励学生积极为教学设计出谋划策,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相互讨论、通力合作,共同为教学设计的成功、教学目标的达成做出努力。在我们信息技术的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是很多老师孜孜以求的理想课堂。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经常使用以下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参与兴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参与度。笔者会在教学设计时创设一系列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课比玩游戏、上网、聊天更有趣、更有意义。2009年在哥本哈根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根据这一时事问题,笔者适时地设计了一堂整合了信息技术与语文作文的信息技术课,取名《变暖的地球》。上课伊始,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新闻,内容是太平洋岛国斐济的代表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发言时,几度哽咽的场景。极具渲染的语言和画面,让学生快速融入了关心气候变化的情境当中。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觉到地球变暖了吗?变暖的地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变暖的地球”。生交流,畅所欲言。师:这变暖的地球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幻灯片。(播放全球变暖的自然灾害相关图片)寥寥数语,将学生带入一个特定情境,图文结合的生活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营造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为这堂课的教学作了极好的铺垫。同时教学情境还要创设一种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尝试,勇于表达。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笔者只做个观察者,不轻易打断。因为发现错误、分析错误、改进作品的过程,比完成一个教师预想中的作品更重要。关注认知水平,增强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投入程度与任务设计密切相关。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分析学情,降低“门槛”,减轻学生的畏难情绪,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让学生有参与的欲望与热情。课堂上,精心设计的任务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后,教师不但要带领学生分析任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许多问题只有在学生亲自操作后才能发现,甚至许多教师已经讲解过的内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依然会出现问题,教师适时的指导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人与人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尤为明显。情境中遇到的问题难度不一,学生的完成情况也将出现差异。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的问题,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具有共性的问题适时地介入并对全班进行讲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发现有问题却不敢提问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笔者在利用杭州萝卜圈公司的3D仿真机器人软件IRobotQ3D进行虚拟机器人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比赛的任务场景华丽,设计新颖,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但对于学生而言,在每周只有一课时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完成这些任务显然不现实。浙江省的比赛项目《汽车总动员》非常有趣,由于学生练习的时间有限,有些学生一节课都无法搭建好机器人。能力强的学生,即使搭建好机器人,也由于时间的限制,很难完成这个任务。在虚拟机器人教学中,只有学生能在指定时间内能完成的任务才是有效的。因此,教师设计任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情况,设计出贴近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水平的任务,这样的任务才能称得上有效的课堂任务。于是笔者从《汽车总动员》中分解出适宜学生学习的《攻克直角弯》任务:基本任务是机器人沿着从起点开始的直道高速前进,沿途要吃尽可能多的得分体,并要使机器人顺利通过一个直角弯道,最后通过大桥到达终点。这个任务规模小,完成任务的程序比较短,容易被学生理解。任务中涉及到许多学生能理解的科学原理,如惯性、重力等,符合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结构,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加以总结,概括出其规律性的知识,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这样的任务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学生在操作中探求新知,实践中把握真知,学习中掌握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获取新知、熏陶科学情感。设计开放活动,加深参与程度相较于教学环节设计得完整与细致,笔者更重视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去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因此,笔者尝试使用ITTOOLS教学平台,设计开放的、可选择的课程供学生学习。学生一进机房,可以马上登录自己的帐户,自主学习当堂课的内容,也可以去修改完成上节课未完成的作品,自由度非常高。在ITTOOLS教学平台中,笔者还将现在流行的微视频结合进去。将每课的知识点做成大量短小精炼的微视频,帮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比教师强行打断学生的操作和思考过程进行演示要好得多。学会适当放手,扩大参与范围一堂真正有活力的课,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而不只是听众和随从。以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最常见的问题是:教材就像一部“软件说明书”,教师的课堂讲解更像是“说明书”的介绍与演示,而学生的操作实践则是机械的重复练习。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教学效果乏善可陈。2014年,笔者将ITTOOLS教学平台引入课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⑴将任务设计成基础任务和选做任务,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基础任务中的优秀作品设置为精品作业,可以让全段学生浏览学习。而完成选做任务的学生则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⑵观察课上每位学生的进度,对共性问题予以提示与点拨,个别问题由学生互助解决。⑶引导学生建立探究的氛围,有问题的学生可以随时在ITTOOLS教学平台中“举手”示意,身边的同学可以即时帮忙解决问题。⑷对个性学生,则重点观察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闪光点,在课中予以推广,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利用课堂生成,尊重参与感受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笔者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常常会说“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你再思考下,该怎么做才正确”“这个方法以后不要再用了”等等,一次次与课堂生成的好机会擦肩而过。要想利用好课堂生成,因势利导,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笔者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型我秀》的教学过程中,觉得学生们很多名片的设计元素设计得并不合理。因此就想展示几个并不满意的作品,让学生讨论一下,希望学生能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但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并不认为这些作品有什么不好的,反而觉得它们很有个性。这时笔者需要选择是直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是改变初衷,分析名片的设计要素。最终我选择了后者,引导学生分析如何设计名片才能让名片更加美观大方。学生们通过收集、对比,然后从“色彩”、“构图”、“内容”等多个角度分析设计理念。通过小组发言全班初步统一认识,从文字排列、图片组合、色彩搭配、构图合理等方面找到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大多数的学生认识想违背的时候,还要强行推进原来的教学进程,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事与愿违。教师做要的是将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引导他们做好主。课堂生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契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发挥评价激励,落实参与结果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科学合理的评价能使学生获得进步的机会。教师应想办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同时培养他们科学评价的能力。教师也应该随时从评价结果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获取教学反馈,及时更新教学方案和评价方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发现部分学生更关注教师给予的评价结果,而忽略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实际上是对学习过程的关注,它有助于使学生明确要评价什么,达到评价中的某些标准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从而更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因此评价的量规应该具体而且可操作。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参与到对评价的设计中来。这样,评价能更为学生所乐意接受和主动参与。比如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制定评价的标准或对老师事先制定的标准提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他们把标准内化成为学习的导向,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参与式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差异性,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活力,让每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灵感和创意参与到课堂中,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自在地成长。这正是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
本文标题:参与式教学为活力课堂“量体裁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3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