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编制人:邢洪伟审核人:刘裕辉年级:高一科目:地理地球结构圈层学案一、课标要求1、掌握外部与内部圈层结构2、掌握外部与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二、重点内容1、外部与内部圈层结构的特点2、岩石圈三、探究过程1、地震波2、地震波的特性分类特点传播速度所经物质状态共同点纵波横波3、地壳内部结构及特点4、岩石圈与软流层5、地球外部结构及特点四、习题检测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据此回答(1)~(2)题。(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速度大于纵波(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C.在莫霍界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浅层地热能是在太阳能照射和地心热产生的大地热流的综合作用下,存在于地壳下近表层数百米内的恒温层中的土壤、砂岩和地下水里的低温地热能。浅层地热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3)题。(1)浅层地热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2)浅层地热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3)对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浅层地热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B.浅层地热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C.浅层地热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D.浅层地热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2)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传递声音信号B.进行地质探矿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测量山峰的高度新华网2009年4月22日消息:今年4月22日是世界第40个世界地球日,我国纪念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而直接观察陆壳的“大陆科学钻探”是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是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灾害和环境三大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大陆科学钻探最深的科学井位于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井深为5158米。据此回答(1)~(2)题。(1)我国科学钻井的深度位于()编制人:邢洪伟审核人:刘裕辉年级:高一科目:地理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2)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实施,被称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成果是通过直接观测得到的B.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大多是通过地球物理等间接方法获得的C.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可以揭示整个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结构构造D.科学钻探并不能有效地监测某些地震活动地球内部的结构,人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目前为止,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1.在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可推测地球内部圈层当中为液体的是()A.软流层B.上地幔C.下地幔D.外核2.地震发生时,附近轮船上的人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4.图中M和N所对应的地形区分别是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地球是一个以地心为中心的同心圆圈层结构。据此回答5~6题。5.地球内部各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A.地壳B.上地幔C.下地幔D.外核6.地球外部圈层中,具有连续而不规则特点的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7.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个世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瞬间袭来,山崩地裂、江河寸断,数万人被夺去生命,几百万同胞失去家园。2009年5月12日14点20分,纪念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在映秀镇举行。材料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见下图)(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2)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B为,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D+E,F+G。(4)自己设计图例,并在图中画出岩石圈的范围。(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19.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和;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相互,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4)请据图分析地壳厚度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5)如果A地发生地震,试比较B、C两地所测得的纵波波速的大小,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1.A2.D3.A4.A5.B6.D7.B8B9.B10.D11B12C13D14D15B16.(1)A(2)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3)地壳地幔地核(4)岩石圈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画图略。(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
本文标题:地球圈层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42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