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1摘要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人类已真正进入了共存与竞争的全球化时代。国际多边经济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日趋重要,给世界各国经济和法律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所面临的会计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反倾销过程中涉及到的会计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力图为我国在反倾销会计方面的研究尽绵薄之力。本文以反倾销诉讼前、反倾销诉讼时以及反倾销终裁后这三个阶段为主线,分别就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反倾销中涉及到的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反倾销中的会计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操作性很强的课题,本文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但囿于篇幅和学识,许多方面有待于反倾销实践的检验和修正,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关键词:反倾销;反倾销会计问题;对策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1目录一、引言.......................................................................................................1(一)、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研究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研究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相关概念界定.......................................................................................2(一)、倾销............................................................................................................2(二)、反倾销与会计............................................................................................2(三)、反倾销会计................................................................................................3三、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3(一)、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3(二)、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中会计问题的对策................................................4四、我国进口产品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5(一)、反倾销提起会计问题与对策....................................................................5(二)、反倾销核查会计问题与对策....................................................................6(三)、反倾销终裁后的会计问题与对策............................................................7五、总结.......................................................................................................7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1一、引言我国加入WTO后,消除了最大的贸易壁垒,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断地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日渐显著,特别是由于劳动力价格低而相应引起的产品价格低廉的优势,致使世界上许多国家一些产业的贸易保护手段逐渐失效。以1979年8月欧盟对我国的糖精钠提起反倾销指控为起点,揭开了外国对我国反倾销的序幕,从此我国就被卷进了世界反倾销的狂风巨浪之中,成为世界反倾销的众矢之的。尤其自2006年以来,中国连续多年成为遭遇全球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21亿美元,2007年增加至46亿美元,2008年增至6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亿美元。而2009年,我国共遭受115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共75起,总案值127亿美元,较2008年总案值增长一倍多。2008年后,起源于美国华尔街进而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之下,各国都倾向于使用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贸易保护措施以及碳关税等新型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2009年3月,欧盟发布公告称决定对自中国进口的集装箱扫描仪进行反倾销立案,这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首次收到反倾销调查;5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的出口环形碳素管线管的钢铁企业,征收高达101.1%的反倾销税;11月,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将对中国钢网架征收最高438%的反倾销关税;同月,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油井管初裁反倾销税高达99%,涉案金额高达26.3亿美元,打破不久之前奥巴马政府对18.5亿美元中国产轮胎实施特保的纪录……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经济贸易摩擦仍将处于高峰期,我国企业的涉案损失也将不断增长,预防和应对国外贸易救济调查迫在眉睫。反倾销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在20世纪初就被提出来了,但是,对反倾销的会计学分析至今非常少见却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从反倾销的角度讲,会计和律师是两个关键因素。如果说在国际反倾销中,律师捍卫着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那么会计不仅捍卫我们的合法权利而且维护着我们的经济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倾销就是、抠成本、拼会计的工作。本文从我国遭受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入手,从会计学的角度对反倾销进行分析,将会计学运用到反倾销中,研究我国企业反倾销中的会计对策。首先介绍了反倾销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出口企业遭遇国际反倾销相关的会计因素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建立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构建我国“四位一体”的反倾销会计信息系统和反倾销会计举证系统,为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调查时提供及时、准确、充分的会计信息。本文最后构建了反倾销会计的预警系统及预警模型,为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提供预警信息,以便及时的进行反倾销规避。基于反倾销问题日益加剧的事实,随着我国对反倾销问题研究的不断拓宽与深入,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2从会计学的角度来分析反倾销问题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将反倾销与会计学相结合,通过对反倾销会计因素的分析,指出在反倾销过程中会计问题的重要性,以便引起会计学界对反倾销问题的关注与研究,引起出口企业对反倾销会计问题的重视,使其加强对内部会计资料的积累,对外部会计信息的搜集,以及对应诉企业反倾销的会计指导。特别是对反倾销调查问卷的会计分析,为我国被诉企业填写调查问卷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减少了填写的盲目性。使出口企业一旦涉诉,就能迅速的进入“备战状态”,不至于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文章里对反倾销抗辩中会计问题的分析,为被诉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变被动为主动指明了道路。对我国反倾销会计保护机制的研究,全方位的为出口企业提供会计保护。特别是对反倾销会计预警的研究,对应对国外反倾销起到事前规避的作用,有效地预防和减小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的调查,能够使出口企业免于卷入国际反倾销浪潮之中。本文对反倾销会计实践问题的研究,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反倾销案件中的应诉、举证、抗辩等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二、相关概念界定(一)倾销“倾销”一词由来已久,即英语中的“dumping”。《牛津英语字典》解释,该词是指将大宗货物或其他东西翻倒、倾卸以致抛弃。而作为国际贸易专门术语,经济学家们赋予了它特定的含义。在经济学领域,当某种产品大量而廉价地投向某一市场,造成该市场的波动,并导致该市场上的其他竞争者销售困难,产品销售者的这一行为就是倾销。反倾销法中使用的“倾销”的概念,虽然与经济学中的倾销有一定的理论渊源,但由于倾销及其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复杂性,关贸总协定及各国的反倾销法并不简单地对所有构成经济学意义上的倾销行为都诉诸法律,予以抵制。所以,在法律意义上的倾销有其自身的特定的含义。在所有的反倾销法律中,《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倾销”的概念最为权威。关贸总协定第六条将倾销定义为:“将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方法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如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己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或者对某一国内产业的兴建产生实质性损害,这种倾销应该受到谴责。”我国的《反倾销条例》第三条将倾销定义为:“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二)反倾销与会计反倾销和会计更是密不可分。反倾销是指针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3为,进口国的反倾销调查机构向出口国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弥补损害的一种法律行为。当某一产品的倾销行为造成了对进口国国内产业的损害时,世贸组织允许其成员按照世贸组织协议的有关规定,通过立案调查和征收反倾销税等形式限制该产品的进口,以救济国内受到损害的产业。这种立案调查和加征赋税的法律手段被称为反倾销。应诉反倾销是集外贸、法律、会计、行业技术于一体的极为复杂的一个过程。反倾销既不是简单的法律诉讼,也不是普通的经济贸易问题,而是发生在既定法律程序下的会计纷争。在反倾销调查发起之后双方的当事人就迅速地卷入一场关于产品成本与价格的会计纷争当中。(三)反倾销会计综合目前研究的各种说法,结合会计学、反倾销法、国际贸易等相关知识,可以将反倾销会计定义为: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知识、反倾销法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国际贸易知识,就反倾销中的问题提供会计支持,进行会计规避、举证、调查、鉴定等一系列活动。具体的说,反倾销会计就是我国出口企业在被提起反倾销诉讼时,从反倾销立案、开展具体调查、初裁、采取临时措施、问卷调查、实地核查、价格承诺、终裁、行政复审到司法审查整个反倾销应诉过程中,被诉企业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准绳,运用会计方面的技术,结合国际贸易知识对反倾销程序中每一步骤进行会计因素分析、搜集有关的会计资料、提供会计支持,调查开始后进行会计举证、会计抗辩;乃至事前为防止被提起反倾销诉讼而预先采取特定的措施进行会计规避、预警等一系列会计综合活动。三、我国出口产品反倾销会计问题与对策(一)规避反倾销指控的会计问题与对策我国之所以会经常遭到国外的反倾销指控,从会计的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我国没有建立反倾销规避会计,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没有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2)没有建立竞争对手会计的信息平台;(3)出口产品的定价没有会计的参与。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做到:1、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我国企业要保护其经济利益不受侵害,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赢得良好的环境,只有对国外与反倾销相关的信息进行准确及时的监测和分析,即建立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通过反倾销会计预警系统,把企业获取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为企业面临的国外反倾销提供早期的预警指示,便于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或降低企业的损失2、建设竞争对手会计信息平台。应对反倾销,必须知彼知己,了解进口国的情况,掌握竞争对手的相关证据这就需要企业以及相关行业拥有应对反倾销的会计信息平台。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43、使用可比和公允的会计计量方法。出口企业在制定出口产品的出口价格时,应尽量
本文标题:反倾销会计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5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