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作者:教师发展…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29更新时间:2012-6-29上海市书院中学张立群*一、问题的提出近些年来,书院中学作为偏远农村中学,本地生源流失严重,在校学生均为农村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达到31.7%。调查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责任感缺失、不懂礼貌、自私心强;我校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集中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家长缺乏责任感的达到32.9%以上。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离异等家庭矛盾的增多等问题,也严重困扰我们的学生。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污染、信息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调查显示,书院中学的大部分学生有热爱国家意识,却缺少为社会做奉献和为他人服务的胸怀;有较强的接受新事物的欲望,却缺乏分辨是非的观念和能力、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学生渴望得到真诚的友谊却不愿与他人分享快乐;他们要求父母的关心体贴,缺少回报父母和社会的感恩情怀……这些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农村社会化进程中涌现出诸多矛盾,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造成学生责任感缺失。其次,农村经济落后一定程度上导致我校中学生的道德认识以及行为产生偏差,导致学生严重缺乏责任感。再次,有近1/3的家长缺乏责任感;近年来学校教育多以智力教育为主,责任感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鉴于上述情况,我们提出并申报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2010年6月被批准为区级课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探索过程,使学生逐步增强身心安全责任感、主动学习责任感、服务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整体素质。二、研究的概况(一)研究目标1.实践目标通过研究,使学生逐步增强身心安全责任感、主动学习责任感、服务社会责任感,进而提升整体素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2.理论目标通过研究,揭示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内涵,了解学生自我责任感的现状,确定自我责任感培养教育的内容,探索农村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自我责任感教育的实施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操作框架,丰富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理论。(二)研究组织1.专家专题培训2010年9月~2011年5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员陆爱桢老师多次在我校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我的小课题行动方案》专题培训、《教师行动研究》专题培训、《小课题行动指南解读》等。*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还有:张爱军、陆文武、王珍、姚望月、汤惠敏、杨艳俊、张满、刘振生、陆燕、章磊、张娟娟。2010年11月29日我们请来教发院唐水明主任做《教师课堂教学改进计划》培训。2011年5月~10月,教发院资深科研员曹明老师针对我校课题的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组织、研究方法、阶段成果的总结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集体或个别指导。2012年伊始,曹明老师针对我校总课题报告、子课题报告、行动研究案例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集体或个别指导。针对教师个人小课题行动方案,我们请来了区语文教育专家陆新全老师、杨伯红老师等上示范课,教师与专家近距离交流。科研与教研专家的系列培训,推动了我校课题方案的完善、实践研究的推进与阶段成果总结的顺利开展。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交流分两个层面:一是教研组层面。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周召开一次;定人员:教研组长、学科教研组成员;定内容:交流推进计划、交流近期工作、交流研究成果、交流所遇问题、交流解决思路、交流阶段小结。如英语组在教学工作中以课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为抓手,学生自身发展的责任感需求为切入点,聚焦课堂,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在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关注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方法和道德品行——自我责任感的形成;通过“课程理解、目标统整、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课题研究的开展,聚焦课堂,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总结”积极开展行动研究,积累学科中自我责任感培养的案例,开发学科资源。通过校本学科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行等自我责任感的形成,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这一学科建设的目标的达成。在英语教研组层面做到“三定”:定时间:每周召开一次。单周为集体教研组活动。双周为备课组内活动。定人员: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如语文组“责任课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开展集体备课、跨学科听课、网络研课、公开教学、案例研究等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实现育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目的。通过分层教学等方式,通过教研研讨,讨论行之有效的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围绕“城市化进程下农村学生责任感的培养”的课题,语文教研组的8位老师积极参加与投入。2009年底,语文组老师完成了选题。本组老师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学生课堂、学生作业、学生的行为与表现等方方面面。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语文教研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教研活动,时间为周四下午,内容为公开课演示与评课,高级教师指导与汇报,焦点问题的研讨等。二是学校核心组层面。做到“三定”,即:定时间:每月召开一次;定人员:学校校长张立群为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子课题负责人员;定内容:定课题研究推进计划、定课题组人员分工、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意见反馈与措施制定等。3.建立课题交流平台一是在校园网建立资源平台。2009年5月开通校园资源网站,为课题研究服务。分五大模块;课件、教学设计、论文、试卷、案例。现有107份课件、194篇教学设计、33篇论文、167份试卷、68篇案例。教师定期定量上传各类资源,每周必须登录资源网一次,每周需上传各类教学资料不少于4份。并定期定量下载相关研究成果,在教研组内定期有针对性地组织讨论交流,周二下午定为数学教研组学习研讨时间,周三下午定位英语教研组教师学习研讨时间,周四下午定为语文教研组学习研讨时间。校园资源网站的建设,推进了我校区级课题的实施。二是定期出版《银杏书香文集》。自2009年9月出版第一期,每学期出版一期,每三期为一辑,主要收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案例、论文、读书感想及区级课题研究、校级课题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如案例、经验论文、阶段性报告等。学校教师人手一册,并进行定期进行研讨活动。三是举行或参与阶段成果交流。已经举行的,主要有6次:第1次:举行开题交流。2010年10月13日,我校与秋萍学校、今日学校和新港中学在秋萍学校联合举行了开题交流,并听取了专家与同行的论证意见。第2次:教研联合体范围的交流。2011年5月17日,在第一轮小课题行动研究活动基本结束时,在致远中学、陆行南校、新港中学、泥城中学、今日学校等校参与的教研联合体范围内进行了阶段性成果汇报与研讨,第二教育署吴燕署长、基教科陈翠娥老师、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科室副主任吴为民老师、黄建初老师、资深科研员曹明老师等听取了汇报并作讲话或点评,充分肯定了本课题做得成功的种种方面,也提出了深化研究的建议。第3次:2011年6月23日,参加区教科室组织的2010年立项的区级课题中期检查交流。第4次:2011年11月18日在新陆中学进行第4次交流(二署初中5校联合开展基于学校微观层面促进教育公平研究)。在曹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课题从概念界定、研究目标、研究组织、研究内容、研究成效等重新进行了梳理、细化,尤其是通过挖掘、提炼,实化了操作措施。第5次:于2012年2月22日在唐镇中学进行了二署初中6校联合开展基于学校微观层面促进教育公平研究新的交流。对课题研究作了全面回顾,对部分成果进行总结,并形成了总课题研究报告提纲1份、子课题报告4份、经验总结25份、案例40份。第6次:即今天(2012年5月10日),在新陆中学作为“二署初中6校联合开展基于学校微观层面推进教育公平研究”代表之一,在本月推进会上作我校课题总报告(初稿)和下阶段主要研究工作的介绍——借此机会想听取各位同仁、专家意见,以便我们下一步继续修改完善。(三)研究方法1.文献法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收集国内外相关情报资料,通过查资料、上网、问卷调查等掌握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现状,了解国内外对责任感培养研究的现状,并分析总结已有的经验。汇编《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实践与研究情报资料》电子版;在实施初期,汇编纸质情报资料1册。在课题研究的各个阶段查阅资料,寻找相关理论支撑,指导理论研究、实践操作和成果总结。2.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对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行动研究法的基本程序“计划—行动—观察—调整”,分别在低年级、中间年级、高年级对课题实施的原则、途径与方法、评价进行两轮的实践研究,努力达成研究目标。3.观察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外在行为、习惯的变化,了解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更有效地培养自我责任感的手段和方法。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实践,及时总结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实施的策略和效果。在总结阶段,运用本法,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撰写相关专题总结与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四)研究进度1.准备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0月)(1)确定课题,成立课题组,分配研究任务;组织学习有关文献资料,开展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相关的情报资料的收集和研究。(2)对我校及周边学校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包括学生、教师和家长问卷。(3)设计并制订课题具体研究方案;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论证、完善课题研究方案。(4)申报区级课题,被立项为区级课题。2.实施阶段:(2010年11月~2012年5月)(1)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内涵与教育内容研究①2010年5月~11年6月,以文献法为主,结合专家论证与同行研讨,初步完成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内涵与培养教育基本内容的研究。②2011年6月~11月,根据中期检查和曹明老师的建议,进一步细化完善了上述内涵与教育内容研究。③2012年2月~5月,基本完成上述内涵与教育内容研究。(2)实施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组织两轮行动研究①第一轮行动研究(2010年11月~11年1月):根据课题研究目标,现状调查的结果和所初步揭示的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内涵与教育内容,对实施途径、方法和评价体系制定行动研究的计划→按计划组织实施→在实施中加强对实施效果的观察、记录、比较→根据实施的情况和重新厘定的研究目标,学生自我责任感内涵与教育内容研究的深化、细化,逐步调整行动研究的措施,形成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②第二轮行动研究(2011年2月~12年5月):根据第二轮行动研究计划,继续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组织实践研究,能力达成研究目标。(3)2011年3月~12月,举行本课题的教育教研活动,局部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逐步推广实施。(4)2011年5月~2012年3月,组织典型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12个个案研究。3.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2年8月)(1)2012年2月中旬,本课题的部分成果总结工作启动(这与实践研究有一定交叉)。主要在2012年2月22日第5次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总报告的撰写框架;初步撰写《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报告。(2)2011年3月~2012年1月,基本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个案集》的汇编(初稿);(3)2011年3月~5月,进一步细化课题总报告的撰写;基本完成了近10篇专题总结与主题式案例(初稿)。(4)2011年4月,初步完成了《初中生自我责任感教育》校本课程修订。(5)2011年5月,初步完成了《区级课题研究资料汇编》(包括:教师个人小课题行动研究申报材料41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现状调查报告》1份,相关调查问卷3份)。(6)2011年5月~8月,争取陆续完成了4篇一级子课题研究报告或专题总结、15篇左右小课题专题总结和12个个案研究报告与主题式案例的撰写、定稿。(7)2012年9月~10月,在区教科室曹明老师的组织下,争取与其它5校出版联合研究成果集。(8)2
本文标题: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初中学生自我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64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