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3、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4、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者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5、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6、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7、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8、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和障碍。9、爱情: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10、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1、简述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到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2、简述幼儿同伴关系/交往的作用: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3、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的仍然不多。(4)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自我评价处于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部世界的发展过程之中,小学生的抽象概括性评价和对内心的评价能力都在迅速发展。(5)小学儿童的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强。4、小学儿童的同伴交往有什么特点: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的形式更复杂;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儿童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儿童开始形成同伴团体。5、理想家庭的条件:“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夫妇“力动均衡”;亲子“一线之隔”;“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父性原理”与“母性原理”的协调;相同的志向。6、青年时期自我意识的特点: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强烈地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自我评价的成熟;有较强的自尊心;道德意识的高度发展。7、塞尔曼儿童角色采择技能发展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的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阶段2:自我反省角色采择(8—10岁)阶段3:相互角色采择(10—12岁)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的角色替换(12—15)8、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首先,个体心理的起源与动作密切相关;其次,从个体心理发展历程上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由外逐步内化的,而动作在心理的内化过程中则起着关键性作用;最后,从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以及心理各个具体方面的早起发展来看,动作作为主体能动性的基本表现形式,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它使个体能够积极地构建和参与自身的发展。9、塞尔曼提出的儿童友谊发展阶段:1)(3-7)儿童还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及其邻近性相关联。2)(4-9)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是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3)(6-12)双向帮助阶段,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4)(9-15)亲密的共享阶段5)(12岁开始)友谊的发展的最高阶段。11、普莱尔(德国)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12、1882年《儿童心理》出版,包括:儿童感知,意志或动作,理智的发展13、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1927年出版,美国霍林沃斯。14、发展心理学中国化途径:摄取-选择-中国化15、朱智贤提出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教育(反复实施)→掌握知识和经验(不断内化)→发展16、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功能: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7、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立法年龄一般有三种表达法:1、如实表示年数和月数。如5岁6个月;2、实足年龄,如5周岁,指从5岁生日到6岁生日期间。3、从上个半岁到下个半岁,如5岁,是指4岁6个月到五岁六个月。18、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特殊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生态化原则。19、斯滕伯格将出生前发育划分为: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8-40周)20、未成熟脑的发育高峰:怀孕十周到出生后两岁半,两个关键期怀孕的前四个月和出生前2个月到2岁21、影响胎儿生理-心理发展异常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母体因素(情绪、应激、营养、患病)22、胎教种类:音乐胎教,光照胎教,抚摸胎教,言语胎教23、婴儿动作发展的一般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大小原则,动作发展相对落后于感觉发展24、记忆发展的表现:符号表征能力的产生、再现和模仿能力的迅速发展、延迟模仿能力的产生等。其中符号表征的出现使婴儿语词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成为可能,而延迟模仿的产生则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及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24、注意的发生: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这种注意实质上是先天的定向反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态。25、婴儿学习的三个层次:习惯化;经典或工具性条件反射;语言的掌握、概念的学习等各种复杂类型的学习27、转换生成说(乔姆斯基)28、婴儿的语音获得过程可归纳为:从最初的哭声中逐步分化语音,并沿着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有意义语音的顺序发生发展。28、托马斯、切斯的三类型说: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28、初生婴儿的情绪基本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反应。28、婴儿社会性微笑、陌生人焦虑、分离焦虑和情绪的社会性参照等既是婴儿情绪社会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情绪社会化研究的中心主题。29、游戏在这一时期成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形式29、游戏理论:早期的游戏理论;当代的游戏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动力说、学习理论)29、言语和认知活动不断发展,为幼儿进入学校和从事正规学习准备了必要条件。30、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活动形式。首先,游戏具有社会学,它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不像劳动那要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31、幼儿的游戏按照目的性分类:创造性游戏,教学性游戏,活动性游戏32、幼儿词类范围的扩大:幼儿先掌握的是实词、最先掌握的是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33、幼儿使用句子的结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34、自传式记忆是指对个人特别重要的经历的回忆35、所谓掌握数概念,包括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数的顺序;数的组成36、林崇德的研究表明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的过程: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2-3岁、5-6岁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年龄。37、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评价;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道比较细致评价;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性的自我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37、幼儿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1)对数量的运动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次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3)数的初级运算阶段(5—7岁)38、侵犯行为的控制方法有: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和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39、学习障碍的基本特征:差异性,缺陷性,集中性,排除性,可逆性,贯穿性40、学习障碍学生类型:暂时性困难学生,能力型困难学生,动力型困难学生,整体性困难学生41、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41、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存在着明显的关键年龄:四年级(10-11岁),入股有适当的教育条件,可以提前到三年级,儿童思维的发展的转折点在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效果。43、儿童从五个领域评价自己: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44、青少年/初中生心理不平衡性的表现:反抗性和依赖性;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和怯懦;高傲和自卑;否定童年和眷恋童年。45、从初二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转化46、从高二开始,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47、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内省性48、玛西亚把个体归入同一性的四种状态,即个体解决同一性危机的方式:同一性扩散、同一性早期封闭、同一性延缓、同一性完成。49、情绪表现的两极性:强烈、狂暴性和温和、细腻共存;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50、青少年消极的心境变化:烦恼突然增多、孤独、压抑51、青少年的反抗方式: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52、佩里大学生的思维转变的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52、青年将注意力转移到内心世界的原因:身体的急剧成熟;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认识能力的发展。53、人生观并非是余生具有的,一般来说,青年早期(高中期)是人生观萌芽时期。人对于人省的看法和认识归根结底主要凝聚在一个人的价值观上。54、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成分;激情成分;决定或承诺成分。55、对待爱情及恋爱的态度是恋爱关系能否建立和维持的先决条件。1、请联系实际说明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最好的活动形式。首先,游戏具有社会性,他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模拟形式,反映了儿童周围的社会生活。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中,渴望参与成人的一些活动,可是又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游戏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情景,为儿童提供了社会性发展的机会,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倾向,学会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而这时儿童同情心、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其次,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简单的翻版,儿童在游戏中既能利用假想情境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既可以充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又能真实地再现和体验成人生活中的感受及人际关系,认识周围的各种事物。此外,游戏是儿童主动参与的、伴有愉悦体验的活动,它既不像劳动那样要求创造财富,又不像学习那样具有强制的义务性,因而深受儿童喜爱。在游戏过程中,儿童既可以体验到开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又可以发展适应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幼儿不但练习各种基本动作,使运动器官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且认知和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起来。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作用。2、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作为小学教师,怎么根据这些特点教育他们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这个过渡闭眼要经过感知——表象——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1提供直观材料,建立感性认识
本文标题:发展心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