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XXXX届高三一轮复习之农业专题
2015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农业专题考纲展示考点扫描切脉高考1.农业区位因素。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1.农业的区位因素,如2014的全国大纲10题,2013年全国课标卷Ⅰ第1~3题,全国大纲卷第5~6题,江苏卷第21~22题,浙江卷第36(1)题等。2.评价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如2014天津第2题、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36(1)(2)题,天津卷第12(1)题,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36题,2011年天津卷第13(3)题等。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限制性因素以及过度的不合理农业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2.结合种植结构、耕地面积、产量等变化示意图,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地区分布。3.结合农业生产景观图,考查农业生产条件的改造措施等。4.结合农业产品贸易,考查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优势等。高考考查的要点核心考点1:——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区位优势,限制性因素或主导因素。主导因素农业生产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横断山区、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城郊的乳牛、花卉、蔬菜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以色列的无土栽培热量水源地形市场土壤技术1.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我国几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和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主要因素限制性因素东北地区的商品粮基地南疆的长绒棉的生产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华北平原南方地区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光热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充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气温低水源不足气温低,热量不足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丘陵地区土质较差(2010年山东)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1)C(2)A(1)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市场C.交通D.气候(2)该自然村可能位于()A.西安市附近B.拉萨市附近C.哈尔滨市附近D.上海市附近(1)B(2)D1.读我国某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比例构成图。回答(1)~(2)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2009山东)图I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B2.C下图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所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2.影响a地油菜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灌溉水源B.土壤肥沃C.地势平坦D.热量条件好BA(1)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单选题,填选项字母)。(2分)A.地形崎岖B.低温冷害C.灌溉水源D.光照不足(2011·合肥调研)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A、D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A地区是______________;D地区是______________。(2)B地区淡水养殖、水产品加工业布局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多选)()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B.原料充足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D.能源充足(1)低温(热量条件);灌溉水源(2)BC(3)C地区粮食产量比B地区低,但粮食商品率却比B地区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E地区农作物具有________的特点,该地区发展农业最主要的水源是________。(2011·合肥调研)根据我国五个农业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3)地广人稀(4)耐旱;冰川融水(2009江苏卷)下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A.交通便捷B.市场广阔C.鲜果上市早D.技术条件好2.农业区位选择的优势条件(2009宁夏文综卷试题)1、下图中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花生产国,两国相比,乙国鲜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2、甲国维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______。①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③规模化生产④历史悠久,劳动力成本低⑤技术含量高,鲜花优质二、综合题5.图中甲、乙两区域都是重要的种植业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1)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甲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及其治理措施。(2)说明乙区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原因。解析:由图可知甲区域位于105°E与110°E之间,40°N附近,有黄河流经本区,为宁夏平原,其限制性自然条件主要是降水少,多风沙和土地盐碱化。乙区域位于80°E与90°E之间,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为恒河中下游段,其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条件从气候、地形、劳动力等方面去分析。(2)雨热同期;地势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答案:(1)核心考点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中外农业自然条件的改造案例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这些自然条件匹配好的地方,农业较为发达。但是自然因素并非决定性的因素,我们通过运用农业技术,对某些限制性因素进行改造,扬长补短,农业生产取得成功。1.对气候的改造对气候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技术条件,提高气温和热量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增大温差,提高农产品品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通过温室大棚等技术,制造温室效应,使得大棚内的温度升高,为植物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温度、湿度条件,可以在冬季同样培育出夏季的果蔬。我国北方地区在春播时,实行地膜覆盖,一方面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提高地面温度,改善热量条件。我国青藏高原上由于地温较低,不利于蔬菜生长。有些地方就将蔬菜架起来,进行温室生产,减少地面对其生长的影响。【案例1】【案例2】【案例3】位于北极圈附近的冰岛,气温较低,不适宜种植业发展。该国充分利用本国丰富的地热,发展温室农业,使鲜花等农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宁夏中卫生产的压砂西瓜,指在压砂地上生产出的西瓜。压砂地是指在干旱的山坡地表面,覆盖一层15厘米左右厚的砂砾。铺上砾石,增加了西瓜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同时由于地表覆盖了砾石,有利于保持和积蓄土壤中的水分,从而保证西瓜更有利的生长,同时砂砾石逐步风化,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微量元素。【案例4】【案例5】2.对地形的改造在一些水热条件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区,在坡度适度的地带可以开辟梯田,地势崎岖的地带可以平整土地。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开辟梯田,缓坡种植茶树,发展立体农业。菲律宾开垦梯田,种植水稻。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在黄土塬地区,平整土地,建立防护林体系,发展种植业。【案例1】【案例2】【案例3】3.对土壤的改造对土壤进行改造,提高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发展适合的农业生产活动。我国东南丘陵地区,通过施加熟石灰,种植耐酸的茶树、油茶、杉树、马尾松等,改良酸性的红壤。华北平原的盐碱地,通过引淡淋盐、井灌井排、覆盖地膜及生物措施等进行改造,降低盐碱度,提高土壤品质。【案例1】【案例2】黄河古道有大量沙荒地,近几年各地通过植树、打井、挖渠,宜果则果,宜粮则粮,沙荒地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案例3】4.对水源的改造在水源不足的地区,通过引水灌溉、跨流域调水,增加水源;发展喷灌、滴灌,提高水源利用率。我国西部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通过引黄灌溉,使降水不足的两个平原,成为物产丰富的“塞上江南”。【案例1】以色列是水资源利用最好的国家,通过引水,发展喷灌和滴灌技术,在沙漠广布的土地上创造了世界奇迹。【案例2】(2008·全国卷Ⅰ)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据此完成下题。(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华北平原D.松嫩平原(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需求B.生产经验C.自然条件D.国家政策[应用提升](2010·天津高考)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上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解析: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的温度较低,为了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普遍采用塑料大棚来改善热量(塑料大棚阻止棚内地面辐射散失,提高棚内温度)、水分条件(可调节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来生产蔬菜、花卉等。答案: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2008年海南)兰州为克服自然条件对种植白兰瓜的不利影响,在原有土地上增铺砂砾层,是白兰瓜的产量、质量显著提高(图7)。说明砂砾层对白兰瓜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10分)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3分)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气温日较差增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4分)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3分)核心考点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2、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学法指导:用联系和发展观点学习分析。[例题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该州南方土地的利用方式经历了粗放的放牧业→大田农业→蔬菜、水果、乳酪三个阶段。该地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基地之一,产品可以运销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2)该州南方从粗放的放牧业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水果、蔬菜基地,其农业区位发生了哪些变化?(9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9分,答三点即可)(3)图中所示地区近几年来采取“公司+科技+农户’’运作模式,以棉花产业化为发展方向,棉花生产发展迅速,已经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引起该地区近几年来棉花生产发展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指出其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防止可能出现哪些生态环境问题。(8分)图8所示为我国某区域及周边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发展农业技术,采用滴灌技术,培育优良品种。(2分)国家政策支持。(2分)发展交通、开拓市场(2分)荒漠化、盐渍化(盐碱化)。(2分)核心考点3:——农业区位布局大地域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自然条件农业类型湿润、半湿润的平原、盆地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区,有灌溉水源的绿洲区、平原区丘陵缓坡(25度、500米)山区、丘陵陡坡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平原沿海滩涂湖泊、水库、池塘淡水渔业种植业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适宜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畜牧业海水养殖业小范围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考虑因素农业区位的选择农业类型单位产值地价需水量交通运输环境条件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一般顺序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布局在近城镇和交通方便的地方畜禽养殖不宜靠近飞机场,噪声影响畜禽正常生长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小麦地形平坦,面积大乳牛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花卉靠近水源且离城镇(市场)近养鱼有水库果园丘陵山区,适宜发展林业巩固练习•(2009年广东文基)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2、该村最可能位于•A.成都平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AB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苹果春
本文标题:XXXX届高三一轮复习之农业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67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