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
1“两型社会”建设:旅游经济学该做些什么?彭新沙①(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长沙410205)[摘要]在介绍“两型社会”涵义与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主要从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着重分析阐述了“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课程的影响和要求,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关键词]两型社会;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客观要求;对策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从学术理论探讨、民间自发分散实践阶段,进入政府强力推动,区域集中试验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决策,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客观要求。敏锐认识这些影响和要求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我们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本文拟从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的视角,谈谈自己对本文主题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一、“两型社会”的涵义与背景“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建立在节约资源(包括能源)的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运行状态。节约资源,是指在保证人类生活合理需要的前提下,使资源消耗降到最低水平。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运行状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及其他社会生活都与自然生态系统保持协调、互利和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概念。只有实现资源节约,才能达到环境友好。反过来说,一个环境友好的社会必然是一个资源节约的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互利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新路子。“两型社会”理论的提出,具有广阔深远的历史背景和实践依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观念根本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观建立在片面强调人类利益和能力的“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一味讲究向自然索取,①彭新沙,男,1956.10出生,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为旅游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品牌管理学等。湖南省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10.怀化市2忽视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平衡。其结果,虽然物质财富有了很大增加,但却带来了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失衡的严重后果,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经过痛苦反思,终于认识到传统发展观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互利共生。而要达到上述目标,就必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成为全球各国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国家基本战略之一,“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和客观要求。二、“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的客观要求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和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亦称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她以经济学为基本视角,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也综合运用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相关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分析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她对旅游经济发展实践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是旅游管理专业、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程之一。“两型社会”建设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环境等众多领域,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并不仅仅只是经济一个领域的事情,但经济领域无疑是其重要基础和重点。旅游经济学是研究旅游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及其经济规律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而现代旅游经济已成为一个关联带动功能很强、文化内涵深厚的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建设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并且具有极为广阔和光明的发展前景,因而旅游经济必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基础与重点领域之一,以旅游经济为研究对象和实体内容的旅游经济学课程建设,自然也就与两型社会建设具有了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互相影响,后者必然对前者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这些客观要求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等几个方面。(一)教学理念方面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学理念是教学模式赖以形成的基础,为教学模式提供理论渊源和实践指导。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除了通常所讲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重视创新、强调能力、快乐学习等教学理念之外,客观上还特别需要树立和贯彻以下教学理念:1、“以人为本”与“自然为尊”有机结合的理念这里所谓“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原则。而所谓“自然为尊”的理念,是指主张“自然是人类之母”,“人类是自然之友”3的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它与曾长期流行并统治了人类几百年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有本质区别。为什么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教学理念会提出上述要求呢?因为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导致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不是工业文明本身,而是作为工业文明精神支柱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正是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人类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疯狂无度地向自然索取各种资源、能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及其平衡。如果不根本改变这种价值观念,那就无法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目标。2、经济学思维方式与生态学思维方式有机结合的理念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科学训练。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因此,经济学思维方式就是这门课程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的内容。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能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说:“在我看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我们只能在不同的选择中权衡。个人选择需要权衡,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制订也要权衡”。①掌握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对指导个人决策有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很有价值。它使人们知道,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而我们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又没有有效的控制办法,社会就会陷入“囚徒困境”:每个人都选择吃免费午餐,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不得不支付比本来高得多的费用。因此,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有助于人们认识法律和政策的后果,从而避免制订出事与愿违的公共政策;有助于我们建立和完善一个摆脱“囚徒困境”的制度——市场经济。②可见,对于旅游经济学的学习者而言,他们掌握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仅对正确理解旅游经济学知识很有意义,而且对于他们走向社会以后的个人决策和参与公共决策更有意义。根据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作出的决策,有利于合理配置稀缺资源,提高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效率,从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光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生态学思维方式的理念。所谓生态学思维方式,是一种兼具非线性,动态非均衡性、系统性、协调进化性、渐进性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旅游经济学教学要有生态学思维方式的理念呢?我认为,至少有这么几点理由:第一,旅游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视角对旅游现象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反映的只是旅游现象的一个侧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旅游活动不仅仅只包含经济行为、经济现象,而且包含自然、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现象与内容。第二,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现代主流经济学日益显露出严重的缺陷,其主导地位正日益受到演化经济学的冲击,后者有可能逐步取代前者的统治地位,而演化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是达尔文主义,①达尔文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无疑属于生态学思维方式的范畴。第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大趋势和特征,就是科学门类不断分化基础上的互相渗透、①②(美)保罗·海恩/等著,马昕,陈宇/译《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11版)序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5月第一版,第3-4页。①贾根良/著《演化经济学——经济学革命的策源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第1-8页。4交叉和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生态经济学已成为一门越来越重要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旅游经济学必然会受到这一趋势日益增强的影响,需要生态学思维方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和推进旅游经济学与这一趋势的适应。第四,旅游经济与农业经济一样,是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最为密切的产业门类。作业旅游业基础要素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大类,且自然资源是人文资源产生和保护的天然基础,因此,归根结底它们都是受自然生态规律支配的,对它们的正确认识和合理开发,都需要生态学的思维方式。第五,根据经济学思维方式构建的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无论在公共产品领域,社会公平领域还是生态保护领域,市场都不是万能的。否则,全球生态危机不可能达到今天这么严重的地步。与生态危机作斗争,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让更多人尤其是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思维方式,是克服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旅游经济学作为与市场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都有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理应成为传播和训练人们生态学思维方式的重要阵地之一。第六,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全球共识,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而这一观念和战略的出现及发展,正是生态学思维方式的必然产物与根本体现。旅游经济与其他产业一样,也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必须积极投身于两型社会建设,因而迫切需要大量接受过生态学思维方式训练的各类人才,迫切需要根据生态学思维方式制定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旅游经济学在完成这一任务过程中,无疑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二)教材建设方面根据对已经收集到的国内外公开出版的旅游经济学教材的了解和研究,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尚不能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1、“成本——效益”分析的内容比较薄弱。虽然很多旅游经济学教材中都有专章进行旅游经济效益分析,但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没有把“成本——效益”分析框架贯穿于整个教材体系之中;二是只讲经济成本、经济效益,没有研究和分析生态成本和生态效益及其核算问题。2、缺乏旅游循环经济方面的内容从笔者收集到的国内外旅游经济学教材看,都没有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引入进来,缺乏对国内外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状况的介绍与分析。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了,已经产生了不少成果①。关于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近年来也比较活跃,已经有一些成果②。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容比较单薄而且只见之于一部分教材之中。自从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以来,尤其是1992年里约热内卢“全球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重要纲领性文件以来,可持续发展就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国际潮流,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成果丰富,其中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也不少。但遗憾的是,我们①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②张文/主编《中国旅游目的地发展研究报告2004》,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第164-169页。5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中,对此反映很不及时,也不全面。有一部分教材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内容。4、生态旅游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情况反映不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直接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旅游方式,十分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也是很有前途的旅游产品形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也非常丰硕。但是,现有的旅游经济学教材对
本文标题:“两型社会”建设对旅游经济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0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