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的是(.《左传》)27.被称为汉大赋绝响的作品是(《二京赋》)28.被刘勰《文心雕龙》誉为“五言之冠冕”的诗歌是(.《古诗十九首》)29.西晋赋坛最为突出的作家是(潘岳)30.被称为山水游记和游山水诗之祖的作品是东晋孙绰的(《游天台山赋》)31.被称为“北间第一才”的诗人是(邢劭)32奠定张若虚在唐诗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春江花月夜》)33.“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34.被誉为宫词之祖的唐代诗人是(王建)35.《笠泽丛书》的作者是(陆龟蒙)26.现存我国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文集是(.《尚书》)27.最早提出“孔子删诗”说的人是(司马迁)28.中国诗歌史上首次以“游仙”为诗题的诗人是(曹植)29.“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作品(《赋篇》)30.开创汉大赋的作家是(枚乘)3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希夷)32.盛唐诗人中,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的是(高适)33.韩愈散文集中,数量最多的作品类型是(碑志)34.现存最早的一篇唐传奇是(古镜记)35.词史上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的词人是(韦庄)26.最早明确地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的人,大概是(荀子)27.东汉抒情小赋的开山之作是(《归田赋》)28.从现存资料看,较早对乐府进行分类的人是(.蔡邕)29第一个把庄子诗化,使他的诗具有一种清远境界的诗人是(嵇康)30.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完整的系统的理论作品是(《文赋》)31.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作者是(张若虚)32.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出自其名篇(《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或《修竹篇序》))33.唐代豪侠诗人中,专攻七绝的高手是(王昌龄)34.被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为“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诗人是(高适)35.填补了一段重要的词史空白的事,是发现了敦煌曲子词里的词集(《云谣集杂曲子》)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孔子删诗说2⑴关于《诗经》编订的一种说法。最早提出此说的是汉代的司马迁。⑵实际上此说难以成立。它应是经过周王朝乐官的筛选、整理和加工,逐步编写而成。⑶经手者非一人,完成也非一时。37.楚辞⑴战国后期楚国屈原开创的一种新体诗。当时,它没有特定的名称。“楚辞”这一名称始见于西汉。(1分)⑵“楚辞”又是一部诗集的名称。东汉时,刘向始编集屈、宋等人作品,又把西汉贾谊等人的骚体赋纳入进来,辑为十六卷,命名《楚辞》。东汉王逸又加入自己一篇作品,成十七卷,并为之作注,名为《楚辞章句》。⑶作为一种诗体,楚辞句式参差,多用兮字,语言铺排夸饰,主观抒发韵味浓。38.韩孟诗派⑴中唐一个著名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韩愈、孟郊。⑵主张以文为诗,尚怪奇、重主观,鄙视元白的浅近之作。⑶对促成中唐诗歌创作的新变和繁荣有重大贡献。39.花间词派⑴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得名于后蜀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⑵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收录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五百首词。词多用华丽的字面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⑶花间派开启了词为艳科的传统,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深远。36.乐府⑴乐府本是上古掌管音乐的行政机关。⑵汉代乐府有采集民歌、组织文人制作以及负责演唱等职责。⑶魏晋之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又成为诗体的名称。37.建安七子⑴“七子”之名,首见于曹丕《典论·论文》。⑵指建安时期的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⑶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抒发忧国忧民情怀,后期主要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38.上官体⑴初唐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风、诗体。⑵以“绮错婉媚”为本,有重视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的倾向。⑶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李百药,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39.元白诗派⑴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个诗歌流派。(1分)⑵主张诗歌“补察时政”、“泄导人情”。(1分)⑶诗风平易,但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有流于苍白说教的倾向。336.献诗说⑴汇集《诗经》作品的重要渠道。⑵“献诗”说产生于先秦时期。⑶所献之诗,或有公卿列士所自作。37.左思风力⑴“左思风力”最早见于钟嵘《诗品》。⑵指左思诗歌继承建安风骨,笔力雄健,刚健有力。⑶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使咏史诗有了新的飞跃。38.大历十才子⑴中唐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姚合《极玄集》。⑵指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⑶其诗多唱和、应制之作,歌颂升平、吟咏山水隐逸。39.唐传奇⑴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因裴铏的小说集《传奇》而得名。⑵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体小说。⑶唐传奇已开始运用虚构手法,艺术上较六朝小说更成熟。标志着文言小说文体的完全独立。36.《天问》(1)天问是屈原创作的奇特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提出了170多个问题。(3)体现了诗人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37.骈文(1)骈文是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1分)(2)主要特点肯:讲究对偶、用典、声律、词藻。(2分)38.讽刺小品文(1)讽刺小品文是晚唐出现的散文品种。多为刺世之作篇幅短小精悍,批判性强。(1分)(2)代表作品有皮日休《读司马法》、陆龟蒙的《野庙碑》、罗隐的《英雄之言》。(2分)39.《虬髯客传》(1)《虬髯客传》是唐代传奇小说。(1分)(2)作者是杜光庭。(1分)(3)叙风尘三侠红拂、李靖、虬髯客的故事。(1分)40.简述《诗经》抒情与写实统一的特点⑴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真实的。⑵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⑶叙事性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41.简述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⑴格调鲜丽明快,不仅再现了南方的自然风光之美,也表现出南朝女子的浪漫情怀。⑵语言上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2分)⑶体制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对唐代绝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42.简述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⑴有抒情浓烈、气势流畅之美。⑵注重锤炼字句,词采瑰丽。⑶注意运用奇特大胆的想象和比喻。(1分)4⑷对七言诗的发展贡献巨大。变逐句押韵为隔句押韵,而且创造性的自由换韵。43.简述唐传奇兴起的原因。⑴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小说文学的发展。⑵得力于唐代科举,与唐代“行卷”(或温卷)之风有关。⑶与当时的古文运动有关。⑷与唐人“有意为小说”有更为直接的关系。40.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奇幻谲诡的想象。⑵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⑶细腻逼真的描写。⑷谐趣和讥刺横生。41.简述《离骚》的艺术特点。⑴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⑵峻洁纯美、独立不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⑶比兴手法的拓展。⑷结构、语言方面的特点。前实后虚,回环往复,抒情写志通彻淋漓。既采用民歌形式,也吸收散文的笔法,成为一种句式长短不拘、韵散相间的新的文学形式。语言上,双声叠韵比比皆是,还吸收楚地方言入诗。42.简述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境界及其成因⑴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的艺术境界。⑵形成原因:一是陶渊明心境的平和散淡。二在于诗人语言的平易质朴。43.简述大历十才子的诗歌艺术特色。⑴擅长五言律诗,诗风大致相近,没有强烈的个性表现。⑵诗意尖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偏重于工整精炼。⑶诗歌词语的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暗淡的色彩。⑷喜用白描手法。40.简述楚辞产生的原因。⑴与楚声、楚歌有直接的联系。⑵与楚国民间“巫歌”关系紧密⑶楚辞中充满着楚地风物的描写,使用着地道的楚地方言等,自不待言。⑷南北文化共同影响的产物。41.简述《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⑴富有雄辩色彩。①把握对方心理,善于引导对方投入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②气势丰沛,是非鲜明。⑵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42.简述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⑴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⑵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以及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⑶对山水景物的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43.简述杜甫诗歌创作的写实手法。⑴以时事入诗而含热泪深情。5①创立“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乐府,以时事入诗。②以时事入诗却含有泪水和深情。③借记事以抒情,将记事与叙事两种形式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杜诗具有“史诗”性质。⑵尖锐细密的观察力与惊人的写实手腕。写实手法不仅体现在直接深刻反映现实的作品里,也充分表现在家事诗、自传诗和纪行诗中。40.简述贾谊骚体赋作的艺术特色。(1)抒情述志,感情浓郁。(2分)(2)质朴少致。(1分)(3)作品的形制基本上与先秦楚辞相同。(2分)41.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1)叙事成份相对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2分)(2)抒情真挚浓郁。(1分)(3)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2分)42.简述嵇康诗歌的特色。(1)在诗中创造了一个诗化的人生理想境界。(2分)(2)部分诗歌中有一种峻切之语。(1分)(3)能脱开《诗经》,在四言诗中另辟蹊径。(2分)43.简述李煜后期词的艺术风格。(1)李煜后期词作写亡国的深悲剧痛,追怀故国,痛念江山,抒写美好事物丧失后的切腹之痛是后期词作最突出的内容。(2分)(2)李煜后期词作在对江山、故国的怀念中,充满悔恨、悲愤和哀怨等复杂情感,感慨极深,词境也极为阔大。(2分)(3)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1分)36.《逍遥游》的文学价值体现在哪几方面?(1)语言生动活泼、挥酒自如(1分)(2)夸张的笔法和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充满了浪漫色彩(2分)(3)多用比喻和寓言,使文章说理生动形象(2分)37.《陌上桑》是如何描写罗敷美貌的?(1)夸耀服饰之美(2)夸耀用具之美(3)写观看者反应(4)侧面描写38.简说《北山移文》中“秋桂遣风,春萝罢月”两句的含义。(1)风中秋桂、月下春萝本是美好景物(2)景物因受周子欺骗而感悲愤(3)因而“遣风”、“罢月”,即不愿芳香远播、美景呈现39.李白的《将进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既充满自信,又不免失望;既有积极进取之心,又不免意志消沉,综合成怀才不遇之感慨.四、论述题。40.分析《国殇》一诗的思想内容及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思想内容:歌颂阵亡将士的英雄气概,对雪洗国耻寄予热望,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动静结合的艺术特点:(1)动态的战争过程与静态的将士雕像紧密结合(2)动态过程的描述中将大场面鸟瞰同局部特写相结合(3)在静态刻划中将外形描写同精神赞美相结合(4)这一过程又与战争的步步展开、诗人感情的层层发展协调一致41.具体论述《谏逐客书》是如何运用对比方法进行论证的。(1)列举秦国四君进用客卿之功,与秦王逐客对比(3分)(2)秦王喜好别国珍宝、美色、音乐,与排斥客卿对比(4分)(3)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对比(2分)42.试分析白居易《长恨歌》主题的复杂性。(1)对李、杨之间的真爱进行歌颂(2)对李、杨爱情悲剧深怀同情6(3)对李、杨的逸乐误国进行讽刺(4)歌颂与同情是作品的主要旨意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44.试论《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⑴精巧的剪裁和安排。①互见法”的运用。②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其性格的复杂性。⑵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①不同篇章人物之间的对比。②同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③并列对比,正反对比。⑶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⑷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①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②以独白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③以他人的语言揭示人物的心理。④由作者在叙述与描写中直接点拨人物心理。⑸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45.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㈠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⑴李白诗歌的主观色彩。①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②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
本文标题:古代文学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17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