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4古汉语通论(一)词汇一、古今词义的异同现代汉语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的,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共同的地方;但是语言是发展的,二者又有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古今语言的差异,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前面讲过,古汉语中变化最大的是词汇,因此,在学习古代汉语时,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汉语中有一些词,古今词义基本是一致的,变化不算太大。如:“人”、“牛”、“马”、“日”、“月”等,但是这类词在汉语词汇中只占少数。汉语词汇中,绝大多数词的意义古今是不一致的。如“该”、“抢”、“划”等。有一些词,古今意义有差一定的联系,但今天我们已经看不来了,如“刻”。“刻”现代汉语有“时刻”的意思,但它的本义是雕刻。《说文·刀部》:“刻,镂也。”段玉裁注:“《释器》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此析言之;统言则刻亦镂也。’”《左传·二十四年》:“刻桓宫桷。”杜预注:“刻,镂也。”后来演变成量词,作为计时单位。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以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百刻。《周礼·夏官·挈壶氏》:“县壶。”郑玄注:“漏之器昼夜共百刻,冬夏之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箭。”唐慧苑《华严经音义下》引《文字集略》:“漏刻,谓以筒受水,刻节,昼夜百刻也。”在现代汉语中,“刻”的这个意义已经不用了,而是用作钟表计时单位,十五分钟为一刻,四刻为一小时。现代汉语已把“刻”的这两个义项归入假借关系当中。但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难点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古今词义“微殊”的那些词上,正是由于这些词的存在,才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我们在阅读古籍的时候才会产生误解。如《荀子·劝学》中的“劝”字,当“勉励”讲,上古它只有“勉励”和“鼓励”的意思。它的“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是汉魏以后很晚才有的。这样我们就能很好地知道《鞌之战》中“以劝事君者”的意义了。又如:“给”的本义应是丝断了,再把它重新接起来。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煮茧者引其丝著於筟车,旋转以缫之,断则续之。其续甚易而捷,此给之本义也。”后来引申出“补充不足”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汉书·高帝纪下》:“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颜师古注:“给,足也。日不暇足,言众事繁多,常汲汲也。”又由此引申出“供给”和“给予”义。正基于此,我们在学习《战国策·齐策》:“孟尝君给其食用”一句时,知道“给”是丰足、富裕的意思。而不是其他的两个义项,因为在那个时候后两个义项还没有演变出来。总之,辨析古今词义是学习古代汉语的基础。现代的一些大型的语文字典和辞书,这项工作做的也不是很好。如《辞海》、《辞源》等,在词义差别的的问题上仍存在很多不足,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有些文字学家的专著,对这个问题处理得很好。如徐灏《说文解字注笺》里,对“两”字的解释。引申之,凡双行者皆曰两。故车两轮,帛两端,屦两枚,皆以两偁(称)。说卦传:“参天两25地而倚数”,两犹耦也,重也。许训为再,再亦重也。今直用为一二之数,非古义矣。徐灏的意思是说,今天“两”字当“二”讲,不是古代的意义了。他的意见是对的。但是,古人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的解释不能像现代人在词典里给词下定义那样富于科学性。许慎用“再”字释“两”,而不用“二”,这在当时已经是进步的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两”字不等于“二”。可是他又不能像现代人那样下科学的定义,只能找个近似的“再”,表示“重”的意思,这种做法是很值得赞扬的。当然,古代汉语中有些事实是前人所没有发现的,只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必然会有新发现。二、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中古以后汉语词汇呈现出双音化的趋势。古代的一些单音词,到了现代都用双音节的词来表达。我们研究古代汉语,就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之子与师。”这句话中的“子”字在现代汉语中要说成“儿子”,“与师”要说成“参加军队”。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一、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的情况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①用完全不同的词替换。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②加上词缀。如:“木”变成“木头”;“虎”变成“老虎”。③利用同义词联合,凝固成新词。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成一个复音词“儿子”。其中第三种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古代许多的单音词,到现代已经演变为词素,不能够独立的运用了。如:虑,在古代是单音词。《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在现代只能作为词素留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二、单音词向复音词演变的方式。单音词向复音词的演变,同义词的复合是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说,最初两个同义词并列组合,结构比较松散,还没有凝固成一个复音词。汉语中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很早。向熹指出:“在《诗经》时代,单音词变成联合式复音词还处在过渡阶段,两个词素的组合还比较自由松散,在以后的发展中才逐渐固定下来,其中有一些逐渐消失了。”又说;“在《诗经》时代,汉语单音节同义词已相当丰富,这就为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诗经语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225页)这个论断很重要,它说明汉语复合词的产生要经过一个融合、凝固的过程,是历时的演变,而且同义词的大量存在是复合诩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以上这些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证明。1、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如:“险”“阻”“隘”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可以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可以阻隘也”,“阻隘可也”。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有“马陵道狹”,而旁多阻隘”,“阻”和“隘”组合得紧一些。又《史记·淮阴侯列传》“恐吾至阻险而还”,是“阻”和“险”相结合。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左传成公十三年》有“险阻”,《离骚》中有“险隘”。这说明三个同义词组合时,各自的独立性还很强,没有组成单一的词,还是自由组合的情况。在并列式复音词中,有一种特殊形式,就是两个词素的次序可以对换。叫做字序对换的复音词。如:刺客——客刺,习惯——惯习等。最早关注这个问题的学者是郑26奠,他例举了64对字序不固定的双音复合结构,并略做分析。目前,有关汉语中此类现象的研究,成果尚少。但有一点事实值得注意,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经济原则,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两个词,必然要淘汰其中之一。字序对换的复音词最终要通过语义走向分化。2、古人对于这一类的同义词,常常加以区别。例如:“婚姻”很早就成为复音词,《左传成公十三年》:“寡君不敢顾婚姻”,但《说文》还说“妇家为婚,壻家为姻”。“饥馑”在后来也成了复音词,但是朱熹注《论语》还说“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今天,我们读古书的时候,应当把这些词当作复音词来理解,这样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是,词素的本来意义不能不管,因为分析复音词中的词素,不但能够帮助我们说明这些复音词是怎样形成的,而且可以从后代词义和本来意义不同的比较中看出复音词的完整性,从而把复音词和同义词区别开来。三、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复音词值得注意。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例如: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史记·刺客列传)骂其妻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史记·文帝本纪)有人把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四、联绵词古代汉语里的单纯的复音词,绝大部分是联绵字。如:“倜傥”、“忸怩”、“造次”、“镃基”、“觳觫”、“逡巡”等。那么,什么是联绵字呢?联绵字,亦“连语”、“联绵字”,联绵词。指由两个音节连缀表义的单纯词。它一般具有三个特征:(1)两个音节浑然一体,共表一义,不可拆开理解。(2)前后两字语音大多密切相关。(3)由于字只记音,不表义,故同一个词住往有多种写法。如:“披靡”是草木随风偃仆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军队的溃败。《史记·项羽本纪》:“汉军皆披靡”,张守节正义云:“靡,言精体低垂。”又如“辟易”是倒退的样子。《史记·项羽本纪》:“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张守节正义云:“言人马俱惊,开张易旧处,乃至数里。”这样的解释都是不对的。总之,当我们阅读古书的时侯,遇着同义词连用时,不要轻易地看成复音词;遇着联绵字时,不要拆开来讲。三、词的本义、引申义1、本义:本义指词的意义,即造词之初所赋予的意义。由于文字产生之前某词的最早的意义是什么已无从知道,故通常所谓本义,则是指词在文字产生阶段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所反映的,并有史料可以印证的意义。例如:我:甲文作“(铁二四八·一)”、“(甲九四九)”从形体上看,它象兵器形。但这个意义已经找不到史料印证了。现在最常用的意义是第一人称代词,《说文》:“我,施身自谓我”。27又如:“向”,甲骨文写作:“(甲506)”;“(粹973)”。金文作:“(向簋)”;“(多友鼎)”。篆文作:“(说文小篆)”。皆像窗户之形。它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说文》:“向,北出牖也”。《诗经·豳风·七月》:“塞向墐户”用的就是本义。又由“朝北的窗户”这个本义,引申为“朝着”、“对着”。又如“行”,甲骨文写作:“”(后二·二·一二);“”(甲五七四),象十字路之形,本义是道路,《诗·幽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之用例亦可证。古汉语中所谓词的本义,与现代汉语所谓词的基本义不同,后者只是指词在现代汉语范围内的基本义或常见义。故“古本义”和“今本义”往往不一致。例如“行”的古本义是道路,今本义是行走。通常可以借助分析字形等方法来探求词的本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根据字形分析字的本义的专著。许慎在《说文》所讲的词义基本上是可信的,例如“再”字下面说“一举而二也。”意思是说“同一动作进行两次”。这是非常恰当的。2、引申义由词的本义直接或间接地繁衍出来的意义。例如:“息”,本义是呼吸。《庄子·逍遥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以“呼吸”义为起点,又有“休息、止息”义。《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又繁衍出“滋生、增长”义。《庄子·秋火》:“消息盈虚。”任何一个词的引申义都与其本义具有或多或少或疏或密的联系。3、假借义由文字的假借而产生的与某词的本义、引申义毫无联系的意义。例如“東”,甲骨文作:“”(前·七·四零·二);“”(燕四零三);“”(前·六三二·四);“”(珠三一九)象橐中实物以绳约括两端之形,为橐之初文。后借为東方之東。又如“離”,甲文作:“”(前六·四五·四),从隹从“”,象鸟罹於之形。“”为捕猎工具,故離之本义为以畢捕鸟。篆文“”,卜辞用为擒获之义,则不仅为捕鸟也。《说文》:“離,黄他庚也。”借離为鸟名。28四、有关学习古汉语的字典和辞书(一)常用的字典和辞书1、《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它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按许慎的说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说”是解说的意思;“解”是分析的意思。故于独体许氏侧重释义,于合体则既释其义,又要分析其形体结构,并说明字音。“说文”与“解字”合而为一,概括了这部书的内容。全书十五卷,分成五百四十部,共收字9353个,重1163个。每个字都是先列小篆形体,然后进行说解,先释义,后说形体结构。如:元,始也,从一从兀。《说文解字》的原本早已亡佚。现在通行的是宋代徐弦和徐锴整理过的,称“大、小徐本”(“小徐本”也叫《说文解字系传》)。徐弦校定《说文》时,加上了反切注音。但这注音是唐代孙愐的《唐韵》的反切,不代表许慎时代的读音。清代研究《说文》的最有成就的学者有四位,被称为“说文四大家”。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六书音均表》②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④桂馥《说文解字义证》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延敬等奉敕编纂。本书采用部首排列法,分成214个部首。是我国收字较多的一部词典,计收单字47035。清代道光年间(1813年),王引之等奉旨作《康熙字典考证》,改正引用书籍字句讹误者2588条,附于字典本。后来王力作《康熙字典音读
本文标题:古汉语通论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22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