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台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地理
1台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搭载的中国“天宫一号”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发射成功。据此回答1~2题。1.下列不属于中国“天宫一号”飞行领域的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居住在纽约(西五区)的华侨,准时收看“天宫一号”发射时的电视直播的当地时间是A.28日8时16分B.29日8时16分C.29日10时16分D.30日10时16分3.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型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减缓道路坡度B.减少植被破坏C.降低工程造价D.避开滑坡地带2011年7月10日,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据此回答4~5题。4.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5.此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位于A.北半球并向北移B.南半球并向北移C.北半球并向南移D.南半球并向南移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不包括港澳台),回答6~7题。大陆总人口0-14岁15-59岁60岁以上其中65岁以上2010年人口数(人)1339724852222459737[939616410177648705118831709占总人口比例16.6%70.14%13.26%8.87%与2000年相比增长5.84%下降6.29%上升3.36%上升2.93%上升1.91%6.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B.劳动力人口减少C.总量仍呈增长态势D.人口零增长态势显现7.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7%,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下列关于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2010年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B.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C.丰富的劳动力掩盖了老龄化问题D.调高退休年龄可解决老龄化问题2读“某地的地形剖面和人口与聚落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图1),回答8~9题。8.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与聚落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9.四个区域中,有城市分布的最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读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示意图(图2),回答10~11题。10.世界能源进入“煤炭时代”大致在[来源:学科网]A.19世纪中期B.20世纪初C.20世纪中期D.20世纪末11.现阶段世界消费比例上升最快的能源是A.天然气B.石油C.核能D.太阳能3中心地理论是城乡体系形成与城乡规划的重要基础理论。读图3回答12~13题12.与①相比较,③中心地A.服务范围较小B.同等级中心地数量较多C.级别较高D.提供商品种类较少13.如果①、②、③代表杭州、台州、上海,对应正确的是A.杭州、台州、上海B.上海、杭州、台州C.杭州、上海、台州D.台州、上海、杭州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图4),回答14~15题。1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因素是A.婚姻家庭B.国家政策C.经济收入D.资源开发415.上世纪,美国出现了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的现象,起影响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B.婚姻家庭C.战争D.国家政策读局部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图(图5),回答16~17题。16.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最容易形成大渔场的是A.甲B.乙C.丙D.丁17.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的洋流是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图6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8~19题。18.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5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19.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7),完成20~21题。20.⑤→⑥反映的是A.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B.城市化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第三产业人口下降21.与形成⑤→⑥反映的现象无关的原因是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读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图8),回答22~23题。22.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气候B.地形C.生物D.成土母质23.在土壤的发育过程中,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A.有机质含量B.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C.发育程度和肥力大小D.土层厚度6读图9,回答24~25题。24.能正确表示该大气层气温垂直分布状况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25.有关图示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该层吸收了相当数量的红外光②大气稳定,适合于飞机飞行③上冷下热,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④绝大部分紫外线在该层被吸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0),完成26~27题。26.甲、乙、丙的地理含义是A.甲代表岩浆岩B.乙代表岩浆C.丙代表沉积岩D.乙代表沉积岩27.①②③④表示地质作用,其中能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是A.①B.②C.③D.④728.图11是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斑点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我国《物权法》规定: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图12)。回答29~30题。29.“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30.按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A.北京(40°N)B.哈尔滨(45°N)C.广州(23°N)D.台州(29°N)图13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的纬度为66.5°)。读图回答31~32题。31.b地的地方时是A.18点B.5点C.6点D.7点832.该日的日期最接近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读“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图14)。回答33~34题。33.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34.自然带P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苔原带35.图15分别表示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地区的是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其中第38题分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按A题计分)936.读“北半球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12分)(1)甲地的天气系统从气流状况看是▲,在此系统控制下,天气▲。(2分)(2)a、b、c、d四地目前在冷气团控制下的是▲,最有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4分)(3)此时a地风向是▲。(1分)(4)未来几天b地的天气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受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境内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5分)37.读某城市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0(1)按城市功能分区,该城市中心商务区位于▲(填字母),理由:▲。(3分)(2)该市拟规划一仓储用地,理想区位是▲(填字母),理由:▲。(3分)(3)该市计划在卫星城建化工园区,合理区位是▲(填数码),理由:▲。(4分)38.本题有A、B两题,任选一题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计分。(8分)A.我省滨海城市的某学校开展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的小课题研究。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协助他们完成研究报告。(8分)“海陆风现象及其影响”研究报告(1)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由于▲差异,风向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现象。它是▲环流的反映,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大气运动形式之一。(2分)(2)在答题卷的相应图示中用箭头画出近地面风向,并画出高空和近地面等压面。(3分)(3)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的影响。(3分)B.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两箱中都放入相同量的土。甲玻璃箱开口无盖,乙玻璃箱有密封盖子(如图19),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3小时后,同时测甲乙玻璃箱里的气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1(1)测量结果:玻璃箱▲(填“甲”或“乙”)内的温度高。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原理。(2分)(2)实验显示:对流层大气直接的主要热源是地面,地面通过▲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而大气又通过▲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该原理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实践是建设▲。(3分)(3)这一实验还反映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导致▲,这些“人类活动”主要是指▲和▲。(3分)台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ABCCBADBA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CADCDCCCCBA题号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CBBDBCDACA36.(1)反气旋晴朗(2分)(2)ac(2分)ac(2分)(答对1处给1分)(3)偏北风(1分)(4)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出现降水过程;出现大风(3分。任意三点给满分);寒潮、沙尘暴。(2分)37.(1)A(1分)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交通便利)。(2分)(2)B(1分)(位于城郊,)地价便宜;(靠近火车站,)货物集散方便。(2分)(3)④(1分)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下游,对主城区环境污染少。(3分)38A.(1)海陆热力性质热力(2分)(2)自海吹向陆(必须平行于等高面)(1分)两个等压面(2分)(3)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3分。每点1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8B.(1)乙温室效应(大气保温作用)(2分)(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塑料大棚(或大棚农业、玻璃温室)(3分)(3)全球变暖(1分)。燃烧矿物燃料;砍伐森林(或毁林)。(2分)
本文标题:台州市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地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3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