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于校本,磨砺课堂,提升自我
基于校本,磨砺课堂,提升自我——“我的一次教研经历”札记经历一次教研活动,是一次磨练,更是一次痛苦的历练,痛并快乐着,从此成长和成熟起来。那是我参加工作的第4年,我们信息技术教研员王老师和美术教研员赵老师组织了一次全区性的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异本同构、优化教学),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和历来的教研活动不一样,美术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站在同一个讲台上,一堂课长达1个半小时,这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很特别,也很新奇。以往我都是作为一个听课者去参与区级教研活动,而今天却要在活动中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对于一向比较内向的我来说,不免有些紧张与担心。毕竟这是一次区级跨学科的研讨活动,毕竟在坐的都是专业行家,如果表现不好,那……心中一定忐忑不安。一、选材,“和谐”之间在得知消息要参加这次活动的那天起,我就开始思考、挖掘比较新颖的主题。于是,和教研员一起商榷、寻找整合的最佳切入点。1、信息教师和美术教师的“不和谐”一开始我们选择的是“标志设计”,美术老师非常赞同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会非常活跃,设计出来的标志也可能是各有丰采、创意无限;但对于信息老师的我来说,就持有另一种态度,设计某一类型的标志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固然会有一种主动和冲动的意识去设计,可能学生的兴趣和创意都会有非常好的调动和激发,但对于使用电脑技能不熟练的七年级同学来说,即使能够利用美术知识能设计出非常新颖、富有创意的标志,但因电脑知识有限、时间有限可能无法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这样当我们在展示和评价作品的时候,学生可能都不敢将其作品展示出来,因为电脑上实现的效果图可能会和他们事先设计好的作品有很大的差距,学生还会有高涨的热情来参与到我们的展示和评价活动中来吗?2、从“不和谐”走向“和谐”,找到最佳融合点我们不断地翻阅着手中七年级的美术教材,翻着翻着,《暑假活动手册》一课让我们眼前一亮,有了新的想法,它能设计暑假活动手册的封面,体现“我的封面我做主”,那我们的同学有成长记录册,是不是也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呢?我们从已有的课本知识来建构新的学习主题,信息和美术老师举双手赞成。3、“和谐”的原由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校在2003学年率先开始了学生成长记录册的使用,它记录着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每项成果、同学师长的温馨鼓励与表扬等等。每次看到同学、班主任手中的成长记录册,难免会有一丝想法,既然是学生个人的成长记录册,为何不发挥学生的潜力借助电脑技术来自我设计这本成长记录册,这样不是更富有个性化,富有创意吗?从而真正让每个学生留下成长的足迹,共享成功的喜悦,体味美好的人生。与此同时,公开透明化的信息沟通交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体现,若尝试建立《电子版成长记录册》,就可开创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使家、校、社区在网络化、开放式的评价中,更好发挥各自的作用。初步确定有了这样的想法以后,我在所教的班级中做了初步调查,几乎100%的同学都非常兴奋有自己设计的“电子版成长记录册”,一来方便(哪天没带还得跑回家去,无奈!),二来可以拥有一本自己个性化设计的漂亮记录册,避免千篇一律(虽然里面的内容是定的,但每一版面的设计可以自我发挥、自我创意),三来可以将个人的音像资料也放入记录册,太棒了。虽然要实现这一信息化的网络管理并不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但对于我们七年级的同学来说,他们的任务是借助电脑技术来设计自己的富有个性化的成长记录册。一堂以我行我秀——成长记录册封面设计,提高学生参与、思考、动手能力,培养创造力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计划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二、磨课、上课,用心实践建构完学习主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去策划、实施这一活动,使其能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和美术老师反复研究教材,上网查找资料,吸收人家在备课或上课过程中精彩的设计,并整合弄清他们的意图,产生了自己的预案。一遍遍的试教,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肯定,一次次的否定,这个过程是折磨人的,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似乎已经没有新的思路了,但是同事们给了我很多思考的方向,使我受益匪浅。试教后,以下三个步骤是我的必经之路:1、静下来整理,在剖析中认识自我录音或录像能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能比较客观和清醒地认识自己。限于条件,这次试教采用了录音的手段来帮助上课老师认识自我。当我们把课堂教学过程实录下来,像他人一样来审视自己,不由得万分震惊。当我听到自己在短短的3分钟内说了四次“太好了!”“太棒了!”“太厉害了!”“太了不起了!”这样的评价语时,深深为自己评价语言的贫乏而羞愧。另外,通过录音的整理,更能进一步审视、剖析自我。这次活动的录音整理我采用的是详式,就是按照过程,一步一步如实记录下来。虽然整理录音的时间花费了我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我欣喜地感受到整理带来的喜悦。整理中我能确切地估算出:课堂上有多少时间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读读写写等等。我还对自己应采用哪些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过度行为和如何安排教学环境会有更清楚的认识。实事求是地说,录音本身不能改变我的教学行为,它只能告诉我:你现在是怎样在进行教学的。至于哪些地方需要努力,今后该怎么样去做,它是弱智的,这只能靠自己去剖析。而通过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剖析,能帮助我发现原先意识不到的不好的倾向,使自己少走弯路,少犯同样的错误。2、坐下来讨论,在对话中反观自我同伴对我的教学行为的观察与反馈,是反观自我的最好途径。以下是我上完课后与同伴们的对话。楼:学生对纸上设计好的封面,到了电脑上来实现的时候,好象无从下手,对于PPT的综合应用还不是那么熟练,所以老师的引导和组织方法还有待更进一步地改进。潘:教师在情境创设的时候,还没有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不能让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会大打折扣。王:作品展示和评价,是学生自我的完美表现,所以老师的评价不能很随便地进行组织,要精心地设计评价表,评价要素明确,可以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此过程中来。当经历了这样一番坦诚的对话之后,我彻底认识到:教学起点一定要找准,学生的知识层次要摸清,否则学生一头雾水,象是大海捞针;选择了一个好的学习主题以后,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好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评价一直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难题,不知如何更好地来处理这个环节,所以在这样的信息和美术老师共同执教的课上是否能够有点突破?3、静下来修改,在修改中提升自我有了高人的指点,再加上对学生的正确分析和相关理论的学习,开始对一些教学环节进行再修改,从而使得我们的教学是关注学生心理的教学、关注学生全程参与的教学、关注学生创新的教学……无论是从情境的创设、学生主体参与的全程性、还是作品展示及评价等方面都逐一进行了再设计和再实践。坚持“三步走”的原则,让我如期地完成了这次的教学研讨课。虽然在自己学校里已经有了多次的演练、试讲,但由于自己很少经历这样的大场面,轮到自己演说时心里着实紧张,总觉得心里似乎没有底,但是上台后,我还是很镇定地引领着学生走进封面的海洋,在电脑上实现自己的构思。应该是由于自己不够大气,放得不够开,因此总觉得没有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下是研讨课的部分课堂实录:(一)、情境导入(信息教师引入)师1:上课之前,陈老师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看一下祝老师今天特别稍给你们的礼物(本班学生在学校各类活动中的图片和影片资料)。生:(各个角落不断地传来笑声,时而笑,时而议论,还时不时地将目光投向片中的每位主角)。师1:其实刚才我们所看到的都是祝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所拍下的美好瞬间,它记录下了我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我们是否能将它记录到现有的成长记录册里吗?你有什么好办法?生:能,我可以将其贴在成长记录册内,或者将其做成板报的形式一直地保存下去。师1:这是一个办法,那这里的影片你打算怎么办啊?难道也贴上去?生:(哄堂大笑),当然不可以拉!师1:你看,这位同学做到了。他利用多媒体工具(也就是我们的电脑)制作了一份精美的“电子版”成长记录册。大家一起来欣赏吧!生:这么聪明,真有意思,这样的成长记录册才是我喜欢的,够牛B的。师1:看来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了。但是在今天这时间有限的课堂内我们无法将其完成,这节课我们就迈出关键的第一步——制作一张独特的封面,从而吸引更多同学的目光。(二)、探究学习师1:设计封面还有很多讲究!接下来我们就在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进入封面的海洋,让我们认识美、创造美、表现美。(美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封面设计的基本方法)经过半个小时,学生都在纸上画好了自己的构思。(自述作品的设计意图及相应元素的处理和安排,其他同学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参与点评)(信息教师技术指导)师1:你的点滴进步,它记得住;你的每项成果,它藏心头;你遇到挫折了,它能够把来自同学师长的鼓励及时传达;你沾沾自喜了,它会提醒你不要固步自封。如果你有这样一位好朋友,是否会觉得,成长的每一步,都踏得很稳很幸福?接下来我们就借助电脑为这位好朋友穿上一件你所设计的外衣吧——把你们刚才的构思在电脑上实现。生:生生讨论,总结运用什么软件,借助哪些技术来完成。(对话省略)生:开始设计制作(教师巡视,留心观察学生操作时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共性问题,个别指导。投影知识卡以帮助制作有困难的学生。)师1:保存作品。一般的保存——ppt类型,特殊的保存——jpg图片。生:(借助知识卡,完成作品的保存,并上传)(结合评价表,进行组内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两位教师协同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评价语录请见附件(三)、扩展深入在评价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作品修改得更精致。(四)、小结延伸在后续的课上,老师要和同学们继续努力,来完成这份精美的“电子版”记录册,它将记录我们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在毕业前夕,送给自己一份最特殊、最珍贵的礼物!这样好吗?三、反思,得失之间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既遗憾又成功的展示课。因为于公,整个的教学流程顺利地演示下来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主动参与的热情高了,可以说是很圆满;可是于私,我又觉得是有点失败,整个演说过程,我就像在执行一个任务的机器,只知道要将设计的教案从头到尾说给大家听一遍,而忽略了某些精彩片段,在评价时与美术老师的即兴配合还是不够灵活,不够默契。活动结束了,而我却沉浸在不断的反思之中,听了老师们的互相评价和教研员对本次活动的总结及对全体信息技术、美术教师提出的要求,我也的确感受到了:1、取材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有兴趣、有一种冲动去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这一学习主题的构建取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了学校自身的资源作为学习任务,“设计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封面”这一学习内容,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与个性展示的心情,很想将自己现有的成长记录册封面摇身一变成自己富有个性的封面。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就有了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地展现自己的想象空间,精心雕琢自己的作品。最后的作品异彩纷呈、富有个性、创作精美,甚至没有完全相同的作品。它有效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从中更大的收获是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帮我们做很多的事,解决很多的问题,实现我们很多的“梦想”。2、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老师只能以一位组织者和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所以从第一次的教学实践到最后一次教学实践,从录象上来看我的话少了,因为各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关键性的语句简单而明了;而学生呢,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去创作、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也有一个冷静的环境去思考。避免了常有的现象:怕学生这个不懂唠叨几句,那个忘了提示几句,学生的耳根子没清静的时候,打断了他们创作的思路。3、优化教学策略。精彩的课堂效果往往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法中逐步呈现出来的。学生利用新旧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相关知识进行加工、组织、寻求对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采用观察、讨论、演示、实践、拓展、评价等多种不同的策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学习是充满乐趣和挑战的。待到问题解决了,任务完成了,学生的思维能
本文标题:基于校本,磨砺课堂,提升自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55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