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02-15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拓进取,奋力突破,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为“奋斗三年总量翻番”奠定了更加稳固的基础。一、国民经济经济总量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增长。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按现价计算增长15.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332.9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285.5亿元,增长14.9%。三次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16:44.9:39.1调整为15.2:45.6:39.2。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6796元,按现行汇率折算为2159美元。财政收支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5.7亿元,由于受增值税转型退税、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等多种减收因素的影响,比上年下降2.1%;全市地方级收入完成27.6亿元,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收入增收较多的影响下,比上年增长10.6%。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开发区建设2006年,高新区加快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新的进展。据高新区统计,江南新建区全年技工贸总收入完成147.5亿元,增长25.4%;工业总产值完成88亿元,增长25.7%;财政收入3.8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67.6亿元,增长62.1%;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5亿元,增长73.7%;实际利用外资0.28亿美元,增长25%。吉林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全力发展化纤纺织、精细化工和品牌食品三大主导产业,经济继续平稳增长。全口径地区生产总值38.5亿元,增长35.1%;固定资产投资66.3亿元,增长60%;财政收入3.3亿元,增长32%;工业总产值91.9亿元,增长20.9%;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内资42.6亿元,增长40%;实际利用外资0.33亿美元,增长62.9%;新增入区企业62户,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58项,其中工业项目12项。民营经济2006年,全市民营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据市中小企业局统计,民营经济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3.2%,实缴税金22.3亿元,增长31.2%;全市共新生成民营企业2070户,全市投资额在千万以上的项目共开工4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5个。市场价格2006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2%,其中居住类上涨6.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8%,食品类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0.3%;交通和通讯类下降5.1%,烟酒及用品类下降2.6%。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66%,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3.87%;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下降0.22%。生产资料三大类构成中,采掘工业类价格上涨5.48%;原料工业类价格上涨8.09%;加工工业类价格下降5.29%。农业2006年,继续贯彻落实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农业取得良好发展,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粮食产量突破历史新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7.5亿元,比上年增长9.8%。种植业结构有所调整。粮食播种面积减少0.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长0.7%;水稻播种面积增长7.2%;大豆播种面积降低9.7%。全年实现农业产值85.7亿元,比上年增长7.4%。粮食总产量355.7万吨,增长19.8%,其中:水稻104.9万吨,增长3.5%,玉米218万吨,增长34.9%,大豆26.9万吨,减少4%。油料产量1.1万吨,减少48.4%;烟叶0.2万吨,与上年持平。全年实现牧业产值79.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生猪出栏391.5万头,增长11.4%,肉牛出栏152.3万头,增长2.5%。猪牛羊肉产量达到48.9万吨,增长8.6%,牛奶产量8.8万吨,下降0.6%。全年渔业完成产值5.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万吨,比上年增长8.2%。全年林业产值完成5.5亿元。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267公顷,下降28.7%;迹地更新面积1234公顷,增长30.9%;全年四旁植树102.5万株,下降29.3%。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结构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60.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3%。工业工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2006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6.2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工业产品销售率98%,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26.1亿元,增长1.2%。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2.1亿元,其中:中央工业亏损8.8亿元,同比减亏13.8亿元;省属工业盈利4.6亿元,同比增利2.9亿元;市及市以下地方工业累计实现利润16.3亿元,同比增利2.7亿元。全市规模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59.4,同比增加27.2。总资产贡献率6.4%,同比增加1.9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26.2%,同比提高14.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1%,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6次,与上年持平;成本费用利润率1.4%,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23292.5元/人,同比增加21611.4元/人。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原煤产量200万吨,同比下降10.6%;生铁产量115.5万吨,同比增长6.5%;钢产量135.7万吨,同比增长6.2%;水泥产量308.5万吨,同比增长4.2%;乙烯产量75.2万吨,同比增长47%;合成橡胶产量18.7万吨,同比增长8.9%;化学纤维产量达到22.6万吨,同比增长4.3%;汽车产量7万辆,同比增长11%;发电量127.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1%,其中:水电30.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建筑业全年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5.9亿元,比上年增加11.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24.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1.8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投资完成583.1亿元,增长33.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6.6亿元,增长39%。房屋施工面积1200.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72.9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78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173.87万平方米。在建项目3459项,其中,完成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及单位62个,完成投资3000万元及以上项目及单位602个。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的15万吨腈纶纤维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吉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的15万吨腈纶自备电站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亿元;吉林沱牌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的5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45亿元;吉林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低定量涂布纸生产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吉林燃料乙醇有限责任公司的年产40万吨燃料乙醇改扩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亿元;香港新实业国际集团吉林山梨酸钾配套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844项,新增固定资产514.34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有:铁合金1万吨/年;生铁1万吨/年;硫铁矿开采1.2万吨/年;石墨及碳素制品4500吨/年;硫酸800吨/年;热轧钢材257万吨/年;热轧窄钢带97万吨/年;焊接钢管160万吨/年;水泥98万吨/年;钾肥5000吨/年;塑料树脂及共聚物5550吨/年;化学原料药4010吨/年;中成药4000吨/年;高等院校学生席位19600个,建筑面积36.65万平方米;医院病床173张;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240间,宾馆、旅馆、招待所客房面积1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扩建长度44.89公里,城市道路扩建面积100.99万平方米;城市防洪堤长度22.82公里。招商引资2006年,全市招商工作强化“招商、安商、亲商、扶商”意识,优化引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16亿元,比上年增长53.6%。特别是引进外省资金增长幅度较大,居全省首位。国内贸易2006年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消费品市场继续活跃。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6亿元,增长16.1%,比上年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实现281.9亿元,增长16.1%,餐饮业零售额实现47.3亿元,增长16.5%。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273.6亿元,增长17.4%;县以下农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实现56亿元,增长18.1%。对外经济贸易2006年全市出口创汇4.5亿美元,增长14%。其中外贸企业出口3.2亿美元,增长2.6%。全年进出口总额7.5亿美元,增长8.9%。实际利用外资2.5亿美元,增长13%。对外经济合作继续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签合同项目19项,增长5%;新签合同额6681万美元。全年外派劳务人员1611人。交通运输和邮电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全年货物周转量①10517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6.7%,其中,公路运输105126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6.6%,水路运输47万吨公里。全年旅客发送量155487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2.7%。其中,公路153782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2%;水运1705万人公里,同比增长147.1%。邮电通信业继续发展。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电信业务总量28.9亿元,增长75.3%,其中:移动电话业务总收入19.6亿元,增长143.6%;长途电话业务电路1.5万路;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4.9万户,增加0.03%;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13.4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80.7万户,乡村电话用户31.9万户;年末住宅电话用户92.2万户;年末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2.7万路端;局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44.2万路端;长途光缆线路长度0.2万公里;互联网用户39.3万户。旅游业借全省旅游产业大会之势,倾力打造地方品牌,整合优势资源,旅游经济健康、迅猛发展,截至到2006年末,共接待国内游客870万人次,增长11.5%,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6%;接待入境旅游者4万人次,创汇1088.2万美元。金融保险业金融运行平稳,信贷资金来源稳步增长,贷款适度增加。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99.5亿元,比年初增加104.6亿元。其中:本外币企事业存款余额119.6亿元,比年初增加10.1亿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584.4亿元,比年初增加53.2亿元。剔除剥离因素,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为410亿元,比年初增加63.1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00.4亿元,比年初增加6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56.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17.8亿元。全年累计现金收入2392亿元,累计现金支出2425亿元,收支相抵净投放33亿元。保险市场主体增加,保险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共有产寿险公司14家,其中财险公司8家,寿险公司6家。全年保费收入15.96亿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76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3.2亿元;财产险赔款金额1.2亿元,寿险给付金额2.1亿元。二、社会发展科技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科技竞争优势,自主创新迈出较大步伐。2006年,全市共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64项,其中国家级25项,省级39项,市级100项。共登记科技成果43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水平,3项填补国内空白,37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共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计划7项,列入省级重点新产品计划25项。共列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24项,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18项。共获省科技进步奖13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共授予市科技进步奖64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37项,三等奖20项,推广奖3项。共申报各类专利360项,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88项。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167份,新确认科技企业20户。技术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对食品和特种设备“两
本文标题:吉林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7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