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题
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政治经济学导论一、基本概念1.劳动对象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的对象。它包括两类:一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二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原材料。2.劳动资料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资料。3.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它是由具备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它反映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4.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它方面。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5.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它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所构成。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6.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7.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8.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复习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相互交叉的关系。横向关系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其中生产决定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纵向关系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和交换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占主要地位,它决定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生产目的,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别不同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标志。(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研究生产关系。首先,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作用中。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着阻碍作用。二者之间是紧密联系的,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力。其次,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从而决定和影响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进程,因此研究生产关系也不能脱离上层建筑。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这个规律的基本内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社会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在变化和发展之中,从而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生产关系也要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促进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两种形式。同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陈旧的或“超前的”生产关系,则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本质联系,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个规律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个社会形态的更替都可以从这个规律的作用中找到最根本的原因,都是这个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但它发生作用的形式并不是任何时候都一样的。在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它要经过激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政党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及时地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不断完善和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早就说过:“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科学是指自然科学。因为生产力的两个要素都离不开科学技术。从生产工具发展史看,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工具都是在一定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从劳动者看,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的劳动者都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只有这样的劳动者,才能制造和所有生产工具,进行物质资料生产。(2)科学技术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因素,它的特点是渗透到生产力的两个要素中,促使它们发生变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其途径是:1)通过学习和教育,提高生产力中人的要素,培养出大批的专门人才和熟练的劳动者。2)通过发明创造,改变生产力中物的要素,革新生产工具,创造先进技术设备,不断增强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3)科学技术使生产力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在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们的生产和科研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更加密切,科学技术转化为巨大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日益增大的程度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4.怎样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本质和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主要表现为:(1)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挥作用(2)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它。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异同:(1)经济规律的存在具有历史性,它们只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生作用,随经济条件的变更而变化。(2)经济规律作用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涉及人们的物质利益。各种形态的社会经济,都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同时存在着众多的经济规律。它们不是孤立分散地发生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规律系统。5.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实践性与阶级性能够统一?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是由它所研究的对象决定的。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本质上就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在阶级社会或阶级世界里,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利益必然表现为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差别。揭示生产关系的本质、矛盾和运动规律,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切身利益。所以,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有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他们为自己的阶级创立的经济理论,是各个不同阶级的经济利益在理论上的表现。实践性: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政治经济学在本质上也可说是一门实践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就是建立在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的坚实基础上的。过去,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运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创立了有高度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在,面对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所发生的巨大变迁,面临革命和建设的双重任务,我们更要坚定地继续运用工人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续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捍卫它的科学性,任何“左”的或右的经济思潮,均会使理论脱离和背弃当代经济实践,都将严重损害它的科学性,使之失去原有的活力和价值。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基本概念1.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2.商品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商品的自然属性。3.交换价值是指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4.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5.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目的、操作方法、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劳动结果的各种具体形式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6.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9.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10.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或能力,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用生产单个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表示。11.货币是指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12.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只需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不需要有现实的货币。13.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这两个因素,它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14.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功能。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需是现实的货币。15.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16.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它取决于三个因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商品价格总额。用公式表示: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17.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18.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这就叫通货膨胀。19.贮藏手段是指把货币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20.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税金、工资等职能。21.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充当世界货币职能必须由贵金属来执行。22.价值规律是指商品价值决定和交换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成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二、复习思考题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什么要从分析商品开始?(1)从理论上看,只有从分析商品开始,才能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和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有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等经济范畴,对这些经济范畴的分析,就能看出分析商品范畴的必要性。例如,资本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是由货币转化而来的,而货币又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因此,要正确认识资本就必须首先认识商品。(2)从方法论上看,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对事物的研究要从大量的、经常出现的现象入手。因为规律就隐藏在大量的现象之中。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成为最常见、最普通的现象,因此,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就要从分析商品开始。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还指出,事物是由简单发展到复杂的。复杂有机体是由许多简单细胞构成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因此,只有从分析商品这个简单经济细胞开始,才能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地去探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部复杂内容,才能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运动规律。(3)历史上看,商品生产先于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历史的起点,资本主义是在封建社会末期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从分析商品开始,是符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进程的,它有利于揭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可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无论从理论上方法论上历史上来分析都是完全正确的。2.怎样认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一方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
本文标题:基本概念和复习思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1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