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基督教思想史考试题2008年12月6日
《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1一、基督教神学的“科学”属性可以如何来加以辩护?神学就是对神一种理性的研究和探讨。有人认为神学不适应作为大学的学术研究对象。因为上帝并不存在,所以没有必要研究。答辨:1、是否可以证明神并不存在?许多的资料在表明神存在的证明。安瑟伦、托马斯.阿奎那、笛卡尔等都有有关神存在的证明。如果你认为不存在而不研究的话,那么就是一种错误。2、关于神的概念,在历史上已被界定了几千年,形成了一种传统。大学就是对这种种界定的探讨,这是对人类文化的探讨,是对基督教描述的神的一种探讨。(教科书的31页,当代美国神学家的想法:神学是一种理性的探讨。)3、作为研究,不用担心太多关注于有关于神存在的问题,这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例如哲学的存在问题,数学讨论的一些对象是否存在也是不好说。因此:神是否存在并不能阻挡我们对于神学的研究二、基督教神学可以使用什么样的资源?答:1——《圣经》宗教改革认为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理解《圣经》。当时印刷术在欧洲流行开来,每个人都可以读《圣经》。教材马丁路德就谈到对这种旧式的《圣经》读法的批评。2——传统所谓的传统,就是耶稣给他的门徒口耳相传。传统对于早期基督徒是很重要的。他们成为基督教的领袖,讲说有关基督的问题。3——宗教体验宗教体验现在受到人的重视,二十世纪后,变得更加重要和重视。以前的体验为一种反的作用。新约中发生许多体验应该是被检验的。二十世纪晚期,《圣经》的源泉和传统的源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知识分子认为从耶稣的门徒口耳相传的话语是应该受到质疑的。当《圣经》和传统都受到质疑的时候,宗教体验就受到重视。4——理性神学支持的两种分法:三分法(不包括理性)和四分法理性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神学的问题呢。《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2三、描述耶稣时代的犹太人的宗教传统的历史和当时的状况。1、犹太教,涉及到如何看待神的问题,神如何在这个世界做工的;对于当时罗马社会泛神论的排斥,犹太人的分散将他们的信仰带到世界各地。2、罗马帝国的政治背景,凑巧在一起,使早期的基督教后来能在很广泛的疆域传播基督教。两种通行的语言:希腊语和拉丁语;在罗马的边界就停止。3、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奠定了一个基础。对希腊人世界的起源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仅仅是哲学的思考,而且把物质等同于不完美甚至作为恶的源泉。当时的希腊人最终的真实是什么的问题,就古希腊哲学的提供早期概念的资源:一、永恒的不变、物质的作用和地位二、关于好的生活的问题(理解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如何看待神古希腊哲学家不仅仅是基督教本身)等观念都影响了早期的基督教的(物质的地位和起源有关,早期的基督教耶稣是通过这个世界来到这个世界物质的不好就不是早期基督教接受古希腊哲学家的说法)四、简述希腊哲学史,尤其注意影响了基督教神学的那些领域。在欧洲到6世纪开始的时候,当时人们信服哲学家对事情的看法。公元前400-600年前出现,试探寻求规定世界本质的源头当时两位思想家,赫拉克里特------万物皆流,在这个世界恒常不变的就是变化的本身,事物出于恒常各种力量不断的斗争。希腊人的宗教,希腊人信仰多神,每一个神有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神被描述成相互斗争的。荷马史诗,反映了人神无休止的战争中。另一个代表人物:巴门尼德,我们在这个世界里的所有体验都是不值得相信的。我们追求的不是体验而是理性。存在的、变化中的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不变的、必然的就是实在。变化的只是幻像,实在超越体验、超越语言表达、超越数量和公正,只是存在,就是实在的本质。我们对它最好保持沉默。苏格拉底以一种追问的形式,使人们意识到自己或人类的无知。柏拉图:《对话录》最好的称之为形式,同一种东西有不同的表现方法。亚里士多德: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对于希腊哲学最大的贡献,扩张了哲学的领域。像科学家一样,对物质世界进行仔细观察。撰写了一些书籍,研究种种植物和动物。分析了人们的种种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好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人类生活的目的是什么?《圣经》中关于保罗到雅典去的记载,这些雅典人在那里谈论有关各方面的事情。《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3五、以下术语当与基督教圣经相关联的时候意味着什么:默示、权威和正典默示——承认圣经一字一句都是又神所口授的,都是神的旨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永远是有用的权威——他们承认圣经的地位高于他们,他们相信圣经是需要他们研习和阅读的。正典——所有的正统的犹太教徒都承认这是神所口授的。无论分开或是整合都是正统无误的。六、新约正典中的书卷是基于什么理由被接受为正典?答:耶稣的门徒接受犹太正典的权威性,有证据表明犹太正典仪式在崇拜仪式中被基督徒运用阅读。而其他由耶稣门徒所写的书卷在崇拜中被加以阅读。150A.D神学家马西昂认为基督徒应拒斥犹太教圣经。提出基督教圣经的目录。福音书中唯接受路加福音认可保罗书信仅十封。有一些神学加对马西昂的观点作回应,这一回应也就开始了探讨新约中有那些应作为正典,早期新约正典中一个证据《穆拉多残典》,形成于190A.D它所列出的目录与今新约目录相似。这个固定下来的目录,直到400A.D才形成。但在当时并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决定,但有三个较重要的事件对正典形成重大影响。1、367A.D亚历山大主教阿塔那修给教会写的书信中列举新约正典的内容。2、397A.D迦太基会议列出正典目录。3、405A.D教皇诺森一世,颁布一个教会。基本固定下新约正典的范围《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4圣经是神的默示,意味着由神所授意的,由犹太人传统中继承的。其标准是1由使徒所写或与使徒有密切关系的人所写。〈2〉普世性即为所有教会所接受〈3〉正统性即教义纯正所教导与教会从使徒所接受的相符合七、描述信仰的规范和大公信经的发展答;随着使徒的过逝,基督教会所传承下来的就是使徒所传的。形成传统,后又进一步衍生主教。保持进一步传播使徒的教导,为了抵制异端即错误观点与权威的观点不一致。于是通过大公会议,所有主教参加,对信仰加以解释。确定一套对信仰权威性解释,即信仰要规范,这种解释从来不是以条文列举出来。信仰的规范内容相对稳定。特别主体部分较稳定,信仰的规范是以不一样的次序加以表述,有三个层次;1、强调一个神,一个天父,天父是世界的创造者。2、把耶稣称为‘神子’,对耶稣的生平,历史,事件进行详细的描述,由童贞女开始。一般最后以耶稣返回世间审判世界为结束。3、圣灵的事工。这三方面,基本上是早期神学家认为要从使徒传承下来最核心的部分。奥利金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信仰的规范问题,强调在教会中必须被相信德尔图良时代;新约正典还不存在,当时德尔图良所使用的认为是使徒们留下来的成文福音。就把信仰的规范看为是使徒口头的表达,信仰规范在圣经之上。这些信仰规范进一步发展成为固定的信经。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信经,有尼西亚经;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使徒信经;阿他那修信经。它们发展过程是《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5跟洗礼,忏悔相关的,接受洗礼的人;在受洗之前需要接受一些辅导。在接受洗礼之前,在众人前作出忏悔。这中种宣言在早期很简单,相信耶稣是主。信经在形成当初与教会教导相联系,这些信经称为’大公信经’信经当中产生信条为所有教会普遍接受,也被作为判断异端的标准。尼西亚信经形是在君士坦丁转信基督教前后形成,323A.D君士坦丁大帝主持大公会议在尼西亚地区召开,在会议中确定了洗礼忏悔的仪式,尼西亚信经被认为是整个帝国内的正统,在大公会议上确认尼西亚信经。381年,另一大公会议,产生尼西亚-君士坦丁信经。使徒信经在大约在300A.D有了雏形和现今基本相同。400AD、在西罗马教会确定下来。信经在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作为基督教核心部分。信经中尼西亚信经与信仰规范在次序上是相吻合。八、为什么对于基督教神学来说:“权威的传统”这个概念很重要?答:基督教的神学最基本的来源是“圣经”。神学最基本的问题便是圣经的权威及解释。由最早期开始,对圣经的解释五花八门,有些解释圣经的人甚至根本不是基督徒。第二世纪诺斯底派人士对圣经作出许多推测性的解释,许多神学家强调必须在教会生命的范围以内解释圣经。于是强调权威的传统。1、传统的含义:像耶稣教导他门徒一些真理,门徒藉教会继续传承下来。传统对早期基督教很重要。曾经与耶稣生活在一起的门徒,成为早期的领袖,他们讲述从耶稣听到的道理,他们去世后,所教导的教会一代一代留传下来。正统的身份有赖于历史中承继使徒。《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62、主教是合使徒传统的延续与维护。教父居里普安300A.D把主教描述为保证教会统一的形象。只有继承从使徒而来的传统,才能达到基督教统一性与神学主题相联系。教会被描述为基督的身体。显然只能有一个身体。早期基督教神学家非常重视敬拜唯一的真神。因圣经内容高深,并无普世都接受的共同解释。每一个人对每一句话都有不同的解释,以使得有异端兴起,所以需要有人九、描述殉道者查士丁(JustinMartyr)的创世纪理论。答:我们知道在起初的时候,神从美好创造,是为了人,是从无形中创造了世界。1认为神借(道)耶稣创造了世界,所有这个世界的形式都由耶稣而来。2神创造有其计划目的,人不应自己结束生命。他特别强调被造世界美好,成为其他观点的根据。物质美好是基督教对创造认识的重要一部分。(创世纪)3世界被造是为了人的缘故,神创造这个是世界,成为人类美好的家园。4从无形的世界中创造的。他重复了希腊哲学家的观点,他也是引用柏拉图的思想,从无形变化中创造了世界。他说无形是永恒,他没讲无形的物质是从何来十、简述爱任纽(Irenaeus)的创世纪理论。《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7答:爱任纽的创世观:1、世界是美好的,他肯定基督教的教义。神是物质与灵性存在的创造与救赎者。他认为世界是美好的,他是第一个非常清楚阐述这一观点的人。他用两个观点来支持;(1)道成肉身:耶稣神成为肉身,即物质世界不是恶的。(2)圣餐礼:如果属灵食物滋养属灵生命。杯,饼出现在圣餐礼。因此物质世界一定不会是坏的,从基督徒信仰的核心和敬拜礼仪阐述世界是美好的。(3)诺斯底反对世界美好,爱任纽认为神创造不同的事物,被造的不同形状都是美好的。不要试图改变神对我们创造成为另一类的创造物。他认为世界的多样性及物质性值得庆贺,都是美好的。神造每个人不同,因是出于神,就当接受并保持。他认为历史对人有益,同样以的道成肉身来证明这一点。2、创造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从无到有显明了神的大能,神目的从无当中按其意愿创造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神刻意创造的。从无到有认识到神是全能的。十一、为什么三位一体的理论是必要的?所谓三位一体的理论是指一位神以父、子、圣灵三个位格出现的理论。1、犹太教强烈的一神论。在耶稣的那个时代犹太人坚持只有一个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我们的神是独一的神,独特性而不是唯一性)《圣经》中很多处提到类似的经文。新约中也强调神的独一性,他的生活是很复杂的。《基督教思想史》试题北大宗教系基督教研究生班2008级2008年12月8早期的神学家探索神的使者是否是神的一个独特的存在的形式。旧约中,以色列的王以独特的形式出现。大卫王就是一个和上帝很接近的人物。以色列人也是上帝的百姓。君王特别被提到是上帝的儿子。新约中描述基督的时候,是单独指向神性的。其中一个例子,把病人从屋顶垂下,耶稣以神的身份赦免病人的罪。耶稣在暗示他自己的神性。有人说耶稣这句话是替神来传达的。我们没有更多的答案。耶稣说我和父本为一。并不能从这句话本身得到结论。耶稣在表明他和神非常亲近的关系。约翰福音耶稣七次说我是,这是上帝向摩西显现的时候所说的表达方式。2、马太福音中说的奉父、子、圣灵的名施洗,这却是一个单数。很多次说到神的名被尊为大。马太福音神的名是以三个层面出现的。约翰福音结束时,多马在和不在的时候
本文标题:基督教思想史考试题2008年12月6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