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同等学力研究生免疫考试总结
1.抗原特异性和表位的种类、特性、及其与免疫应答的关系。1.抗原特异性:特异性(specificity)是免疫的根本特征之一。抗原的特异性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抗原在免疫原性和抗原性两方面均表现出特异性。2.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因。抗原通过抗原表位与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结合,从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抗原也借表位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应答。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决定抗原特异性。构象决定基(conformationaldeterminant):指序列上不相连的几个氨基酸残基,在高级结构上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定的空间构象。一般位于分子表面,由BCR或抗体识别。特性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是线性多肽/天然的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大小8-12个Aa(CT8+T)12-17个Aa(CD4+T)//5-15Aa、5-7单糖,5-7核苷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2.试述B细胞如何识别TD-Ag和TI-Ag发生体液免疫应答。答: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①B细胞经由BCR识别抗原;BCR识别抗原对B细胞激活的作用:B细胞特异性结合抗原,向B细胞传递抗原刺激信号;BCR摄取抗原,并将抗原降解为肽段,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供抗原特异性Th细胞识别;BCR(mIg)与Ag特异性识别,产生第一活化信号;内化与其结合的抗原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提呈给T细胞。②第一活化信号由Igα/Igβ传导活化信号(与mIg组成BCR复合物的Igα/Igβ的胞浆区有ITAM基序)③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的作用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1、B细胞识别抗原(直接识别)TI-1抗原:又称B细胞丝裂原,低浓度时诱导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高浓度时刺激多克隆B细胞增殖、分化。如,LPSTI-2抗原:具有高度重复性结构,不能刺激B细胞分裂,只能激活成熟B细胞,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时需要Th细胞因子的辅助。如,多聚蛋白、荚膜多糖2、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无须Th辅助,无免疫记忆,发生时间早。】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激活B细胞的机制①TI-1抗原激活B细胞:*高浓度TI-1Ag多克隆激活B细胞;*低浓度TI-1Ag特异性激活B细胞。②TI-2抗原直接激活成熟的B1细胞:其重复决定基与多个BCR结合→BCR交联→产生IgM4述T细胞发育过程和主要表面分子。答:骨髓中,多能造血干细胞转变为淋巴样前体细胞,然后进入胸腺进一步转化为DN(双阴细胞)CD4-CD8-T细胞→DP(双阳细胞)CD4+CD8+T细胞→SP(单阳细胞)CD4+CD8-T细胞或CD4-CD8+T细胞,最后到达髓质而成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形成识别各种抗原的T细胞库(Tcellrepertoire)。T细胞的主要表面分子:①TCR-CD3复合体:是T细胞识别抗原和转导信号的主要单位;②CD4+和CD8+分子;③协同刺激信号分子;④促有丝分裂原受体。5试述CTL细胞(CD8+Tc)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特异性识别与结合阶段:黏附分子非特异结合;(CTL)TCR-肽/MHCI(靶细胞)特异结合;2.CTL的极化(polarization):CTL内骨架系统(如肌动蛋白、微管)、高尔基复合体及胞浆颗粒等均向效-靶细胞接触部位重新排列和分布,保证了CTL分泌的非特异性效应分子选择性的作用于所接触的靶细胞,而不是周围正常细胞。3.致死性打击阶段:①释放穿孔素(perforin)→靶细胞坏死;②释放颗粒酶→靶细胞凋亡(apoptosis);③通过Fas-FasL和TNF-TNFR的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4.CTL与靶细胞脱离。6试述B细胞的发育过程和主要表面分子的作用B细胞(Blymphocyte):赖于骨髓或法氏囊发育的淋巴细胞,负责体液免疫功能,参与抗细胞外感染微生物、速发型变态反应、溶细胞型变态反应、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B细胞的分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抗原非依赖期和抗原依赖期第一阶段发生在骨髓骨髓中的pro-B细胞丢失CD43,即转化为pre-B细胞,进而发育为μ+的不成熟B细胞(mIgM);进一步发育为μ+δ+的成熟B细胞(mIgM+mIgD)。第二阶段发生在外周免疫器官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可发生类型转换和基因高频突变,最终分化为浆细胞B细胞的发育过程:HSC(多能造血干细胞)-o-Bcell(CD43+)-re-Bcell(CD43-)-链基因重排(阳性选择)-隆清除或克隆无能(阴性选择)-熟B淋巴细胞(一)B细胞抗原受体复合物:B细胞表面最主要的分子是B细胞(抗原)受体(BCR)复合物。BCR复合物由识别和结合抗原的mIg和传递抗原刺激信号的Igα/Igβ(CD79a/CD79b)异源二聚体组成。1.mIgmIg是B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mIg以单体形式存在,能结合特异性抗原,但由于其胞质区很短,不能直接将抗原刺激的信号传递到B细胞内,需要其他分子的辅助来完成BCR结合抗原后信号的传递。在抗原刺激下,B细胞最终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表达mIg。2.Igα/IgβIgα和Igβ均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有胞膜外区、跨膜区和相对较长的胞质区。Igα和Igβ在胞膜外区的近胞膜处藉二硫键相连,构成二聚体。Igα/Igβ和mIg的跨膜区均有极性氨基酸,藉静电吸引而组成稳定的BCR复合物。Igα/Igβ胞质区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模体(ITAM),通过募集下游信号分子,转导特异性抗原与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二)B细胞共受体:能加强B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B细胞表面的CD19与CD21及CD81(TAPA-1)非共价相联,形成B细胞特异的多分子活化共受体,能提高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敏感性。CD19/CD21/CD81复合体中,CD19胞质区可传递活化信号。CD21即CR2,可结合C3d,C3d是补体C3活化后的片段。CD19/CD21/CD81共受体通过CD21与C3d结合,发挥B细胞共受体的作用。此外,CD21也是B细胞上的EB病毒受体,与EB病毒选择性感染B细胞有关。(三)协同刺激分子:抗原与B细胞的BCR结合,所产生的信号经由CD79a/CD79b转导至细胞内,此即为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但仅有第一信号不足以使B细胞活化,还需要第二信号。第二信号主要由Th细胞和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1.CD40CD40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TNFRSF),组成性地表达于成熟B细胞。CD40的配体(CD40L即CD154),表达于活化T细胞。CD40与CD40L的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对于B细胞分化成熟和抗体产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CD80和CD86CD80(B7.1)和CD86(B7.2)在静息B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在活化B细胞表达增强,其相应的受体是表达于T细胞上CD28和CTLA-4,提供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3.其他黏附分子Th细胞对B细胞的辅助以及活化B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均需要细胞间的接触,黏附分子在此过程中起很大的作用。表达于B细胞的黏附分子有ICAM-1(CD54)、LFA-1(CD11a/CD18)等,这些黏附分子也具有协同刺激作用。(四)其他表面分子1.CD20表达于除浆细胞外的发育分化各阶段的B细胞,可调节跨膜钙离子流动,在B细胞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CD20是B细胞特异性标志,是治疗性单抗识别的靶分子。2.CD22特异性表达于B细胞,其胞内段含有ITIM模体,是B细胞的抑制性受体,能负调节CD19/CD21/CD81共受体。基因敲除CD22的小鼠其B细胞活化增强。3.CD32即FcgRⅡ,其中FcgRⅡB亚型能负反馈调节B细胞活化及抗体的分泌3两类MHC分子的结构和分布特点、及其提呈抗原途径的异同点。MHC-IMHC-II肽链β2mαβ分子量(kDa)4411.531-3426-29分子式2m(α/β)2胞外区结构域α1.α2.α3β2m肽结合单位α1/α2α1/β1CD4/CD8结合部位α3β2HLA编码基因座A、B、C/DRA、DPA、DQA/DRB、DPB、DQB组织分布所有有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胸腺上皮细胞、B细胞和活化T细胞Ⅰ类分子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两端封闭两端开放长度8~10氨基酸14~17氨基酸(中段有核心序列)锚定位2个2个以上锚定残基相同或相近变化较大包容性较小较大MHCⅠ类途径(胞质溶胶途径):内源性抗原主要由抗原存在的靶细胞以抗原肽-MHCⅠ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CD8+T细胞。MHCⅡ类途径(内体途径):外源性抗原循内体途径被处理和提呈,主要由APC以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的形式提呈给CD4+T细胞。MHCI类途径: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降解抗原的是蛋白酶体(LMP),所有有核细胞提呈,在内质网腔内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TAP为伴随蛋白,MHCI类分子参与,提呈CD8+T细胞(CTL)MHCII类途径:主要为外源性抗原,降解抗原的是溶酶体,专职APC提呈,在溶酶体及内体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HLA-DM为伴随蛋白,MHCII类分子参与,提呈CD4+T细胞(Th)现代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中的前沿科学,免疫学发展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科学实力及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免疫学在20世纪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消灭传染病及人类感染及非感染性疾病方面获得的巨大成效,在揭示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发展生物论和方法上的任何一次突破和进展,均会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免疫学在揭示基因功能,解码生命活动机制,攻克传染病、心脑血管病、肿瘤,探讨和控制人类生育,提高人体生理功能,延缓衰老,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国防,防止生物恐怖袭击诸多方面,发挥更加巨大的、无法估量的作用。目前,免疫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包括:(1)疫苗(vaccine)的研制:爱滋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仍有赖于免疫学。许多新型疫苗(vaccine),如重组疫苗(vaccine)、DNA疫苗(vaccine)、口服疫苗(vaccine),正在研制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基于免疫应答及免疫耐受的特异性为基础的特异防治方案,而提高效率并降低副作用,为类风湿、哮喘、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防止移植排斥,提供治疗方法;(3)抗体cDNA表达文库、噬菌体显示文库及蛋白组学的开发应用:可望进一步签定开发新的免疫原及免疫分子,获得新的高亲和力的抗体,而更广泛用于诊断、治疗、药物开发;(4)免疫药物的开发:可找到具有抗感染及增强免疫的双重功能的药物,如抗体与生物毒素交联的新型药物,以特异杀死肿瘤细胞。此外,新型具有杀菌和增强免疫力的抗菌素的开发等等也在进行中。1.免疫不育与免疫避孕和精子抗原的关系;2.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中毒症、妇科肿瘤、习惯性流产、卵巢早衰、妊高症、母婴血型不合
本文标题:同等学力研究生免疫考试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4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