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基础生命科学华工版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命:生命是具有以下主要特征、开放有序的物质存在形式: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有适应性。细胞:一切生命体(病毒除外)的微观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存在的最基本形式,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一般由细胞核,细胞质和保持界限的细胞膜组成,被称为生命的“单位”:新的细胞必须经过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产生。新陈代谢:是生物体中进行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物质代谢)及能量转换;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构成了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被认为是生命与非生命的根本差异所在。遗传:遗传是生物特征之一,使生物特性得以延续,表现为子代与亲代相似的现象,与变异一起构成了生物进化的基础,形成了生物延续性和多样性。变异: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性状的变化;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其中可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组:指生物所具有的携带遗传信息的遗传物质总和。2、连线:Cohn和Boyer——重组DNA技术Darwin——生物进化论Fleming——青霉素Griffith,Avery——遗传物质是核酸(不是蛋白质)Leewenhoek——显微镜Mendel——经典的遗传学法则Morgan——基因的染色体定位Mullis——PCR技术Pasteur——微生物发酵理论Watson和Crick——DNA双螺旋结构Wilmut——绵羊“多莉”克隆袁隆平——超级杂交稻杨焕明等——汕稻基因组测序3、生命的五个最基本特征是:代谢生长运动繁殖适应4、请以“生命有形,梦想无限”为题,结合生命基础科学写一篇短文。5、正确的生物结构的层次是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生物体,生态系统6、细胞内四种主要生物大分子单体的碳骨架与功能基团各有哪些特征?这四种生物大分子主要有哪些生物学功能?7、举例说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对于其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蛋白质的特定构象即蛋白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和形态对于蛋白质的功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蛋白质变性使得其特定的功能立即发生变化,例如疯牛症和新型克雅氏病的发病与阮蛋白的变异有关。其实人体内都存在阮蛋白,但由于感染了变异的阮蛋白等原因,使得整正常的阮蛋白的结构由螺旋型变形成片状。结构发生了变化的阮蛋白聚合起来,逐渐在脑中沉积城蛋白质分解酶不能分解的斑块。8、戊糖,磷酸,碱基,核苷酸,核酸,DNA和基因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结构上的顺序?基因是可编码一条肽链的DNA片段。其互相关系为:核酸(DNA或RNA)多个核苷酸单体相连核苷酸磷酸核苷戊糖(核糖或脱氧核糖)碱基(DNA与RNA各有4种碱基)9、DNA的结构特征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具有什么特殊的作用?DNA双螺旋结构可以很好地保护内部的脱氧核苷酸,使其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DNA得内部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基本稳定,就保持了生物体性状的稳定性,给生物体的稳定遗传提供了先决条件。在DNA复制的时候,双螺旋结构又成为了精确的模板,加上碱基互补配对的高度精确性,使遗传信息得以稳定的复制传递,再经转录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mRNA。2、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时组成细胞及生物体最主要的原子,其中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或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4、细胞及生物体通常由水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无机盐六类化合物所组成。5、下列分子式(c)含有肽键,(a)含有糖苷键,(b)还有酯键。6、每个核苷酸单体由三部分组成,下面A不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基团。A、一个己糖分子B、一个戊糖分子C、一个磷酸D、一个含氮碱基7、下列化合物中,B不是多糖A、纤维素B、麦芽糖C、糖原D、淀粉8、下列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B二肽+水——氨基酸+氨基酸9、一条肽链是由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用3种蛋白酶水解得到5段短链(N表示氨基末端):Ala-Leu-Tyr-Val-Leu;Tyr-Val-Leu;N-Gly-Pro-Leu;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请确定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N-Gly-Pro-Leu-Ala-Leu-Asp-Tyr-Val-Leu10、蛋白质的球形结构特征属于C、蛋白质的三级结构D、蛋白质的四级机构(对于单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来说是三级结构。对于蛋白复合体来说是四级结构。)11、RNA和DNA彻底水解后的产物C(碱基不同,核糖不同)12、连线:糖类——细胞壁,葡萄糖,相对高贮存能营养物质脂类——细胞膜,甘油,磷酸,激素,相对高贮存能营养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细胞膜,酶,激素,活性位点,二硫键,电泳,180nm紫外吸收峰核酸——DNA双螺旋结构,基因,磷酸,嘌呤或嘧啶,磷酸二之间,电泳,260nm紫外吸收峰1、试分别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叶绿体与线粒体,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1-10um3-100um细胞核没有真正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核质组成的细胞核细胞器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壁多数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核真菌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染色体仅有一条裸露双链DNA有2条以上的染色体DNA环状,存在于细胞质中线状,存在细胞核中核外DNA有的细胞有质粒有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细胞分裂二分裂,无有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组织主要是单细胞生物体,不形成细胞组织大多数是多细胞生物体并形成细胞组织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比较:相同点:都有细胞质膜、DNA和RNA、核糖体等,各种细胞都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来形成新细胞,使生命得以延续。不同点:1、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胞壁对植物细胞起到支持和保护的作用。2、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所没有的质体,其中以绿色植物的叶绿体最为重要,它能通过对太阳能的吸收和转化,为自身及其他生物提供赖以生存的有机物和氧气。3、大多数植物细胞中含有一个中央大液泡或几个小液泡,它作为植物细胞贮藏和转运的重要场所也是动物细胞所没有的。4、植物细胞中含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乙醛酸循环体,胞间连丝、细胞分裂时的细胞板等,而动物细胞中含有植物细胞中所没有的溶酶体、中心体、细胞分裂时的收缩环等。叶绿体和线粒体比较:同:都是由双层膜包被而成的,具有很大的膜面积,都含有DNA可完成一定量的自主复制,都是能量的转化场所,都具有核糖体和许多反应所需的酶蛋白,都具有电子传递体系。都是细胞。异:叶绿体线粒体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没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类难题堆叠而成的基粒内膜折叠成嵴意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进行呼吸作用,分解能量大小不同1-10um2-5um8、试列出你所知道的细胞器和它们各自的功能。10、物质的跨膜运输分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其主要差别是什么?主动运输是指由细胞供给能量,将某种物质分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属于被动运输,其特点是物质分子进行顺浓度梯度的移动,所需要的能量自高浓度本身所包含的位能,不需要另外供给能量。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组构的基本单位去分化:去分化就是脱分化,分化细胞失去其特有结构而变成具有未分化细胞特征的过程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细胞中的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内质网、中心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它们组成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使细胞能正常的工作,运转。内膜系统:内膜系统是指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和液泡(包括内体和分泌泡)等四类膜结合细胞器,因为它们的膜是相互流动的,处于动态平衡,在功能上也是相互协同的。广义上的内膜系统概念也包括线粒体、叶绿体、过物酶氧化体、细胞核等细胞内所有膜结合的细胞器。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2.下列(b)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细胞核B.过氧物酶体C.线粒体D.质体7.下列细胞其中,作为细胞分必物加工分选的场所是(b)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溶酶体D.核糖体8.不直接消耗ATP的物质跨膜主动运输方式是(a)A.Na+-K+泵B.质子泵C.简单扩散D.协同运输E.易化扩散9.细胞核不包括(d)A.核膜B.染色体C.核仁D.核糖体E.蛋白质10.细胞膜不具有(d)特征A.流动性B.两侧不对称性C.分相现象D.不通透性11.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c)无关A.粗面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质膜12.真核细胞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b)A.端粒B.核小体C.染色质纤维D.着丝粒13.将下列描述和相应的细胞内结构或物质匹配a.合成细胞分泌蛋白的核糖体附着部位(质网膜)质体b.线粒体内隆起的褶皱(嵴)类囊体c.合成和贮存碳水化合物(质体)质网膜d.分泌水解酶分解细胞(溶酶体)溶酶体e.叶绿素在叶绿体中的存在部位(类囔体)嵴f.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线粒体)过氧化物酶g.毒性分子的氧化(过氧化物酶)线粒体1.生物代谢的本质是什么?代谢是生物体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这些反应进程使得生物体能够生长和繁殖、保持它们的结构以及对外界环境做出反应。代谢通常被分为两类:分解代谢可以对大的分子进行分解以获得能量(如细胞呼吸);合成代谢则可以利用能量来合成细胞中的各个组分,如蛋白质和核酸等。代谢可以被认为是生物体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一旦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停止,生物体的结构和系统就会解体代谢: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主要有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两个过程组成。酶: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或其复合体。是生物催化剂,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度,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具有催化效率高、专一性强、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生物细胞消耗氧气来分解食物分子并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代谢过程,每一步都需要特定的酶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所消耗的能量)2、细胞呼吸主要是什么作用(B异化作用)3、酶的竞争性抑制剂能够(A与酶的底物结合,使底物与酶不能结合)4、糖酵解的最终产物是(C丙酮酸)5、呼吸链的主要成分分布在(D线粒体基质中)6、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C叶绿体基质)7、能够产生环路光合磷酸化的是(A光系统I)8、在Calvin循环中,()直接参与了葡萄糖的合成?(B甘油醛-3-磷酸)9、有氧呼吸不包括一下()过程?(D卡尔文循环)10、一分子葡萄糖彻底有氧氧化净生成的ATP分子数与糖酵解阶段竟产生的ATP分子数(包括产物经过呼吸链产生的ATP)最接近的比值为(C18:1)。11、下列对酶的描述正确的是(C酶的变构位点经常和反馈抑制有关)12、下列对电子传递链描述不正确的是(B电子传递链的主要成分是核糖体内膜的蛋白质复合物)13光合作用属于(D水解反应)14、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C类囊体膜)8现代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与早期“中心法则”主要区别是什么?克里克在提出早期中心法则时,根据当时有限的资料,把中心法则的公式表述为“DNA→RNA→蛋白质”,并且认为中心法则的一个基本特征是遗传信息流是从核酸到蛋白质的单向信息传递,而且这种单向信息流是永远不可逆的。但是通过1960到1970这10年的研究,坦明和巴梯摩尔等发现并证实了反转录酶的存在,使反转录现象得到了公认。这样,中心法则就得到了修正。中心原则也补充了DNA同RNA之间遗传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而遗传信息只是单向地从核酸流向蛋白质。性染色体:雌雄异体动物和某些高等植物中与性别决定直接有关的染色体。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组DNA分子发生的突然的可遗传的变异。从分子水平上看,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
本文标题:基础生命科学华工版复习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8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