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1.荷马时代: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十二世纪至公元前八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为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2.古典时期: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是戏剧的全面繁荣,包括悲剧和喜剧。3.希腊化时期:指古希腊历史发展阶段,从公元前四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这一期间主要文学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的兴起。4.黄金时代: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14年,古罗马帝国由屋大维进行统治,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文学艺术也取得较高成就,史称黄金时代。代表作家是奥维德,维吉尔,贺拉斯三大诗人和麦克纳斯文人集团。5.白银时代:从公元14年起的二百余年间,这一时期的古罗马文学称为白银时代。该阶段的文学宫廷气息浓厚,内容多空洞的伦理说教,在成就上远逊于前一时期。主要文学成就为讽刺文学和散文。6.松散的象喻:出自《荷马史诗》的一种表达手法,主要体现为在叙述中由大量的比喻构成一幅相对完整的画面。7.悲剧之父:指古希腊戏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他奠定了西方悲剧的发展方向,为悲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史称悲剧之父。主要代表作品为《普罗米修斯》与《俄瑞斯特斯》。8.喜剧之父:指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他成功将喜剧艺术定型,为喜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史称喜剧之父。主要代表作品为《阿卡奈人》和《鸟》。9.麦克纳斯文人集团:屋大维执政时期,出于歌功颂德和发展文学艺术的需要,他命令手下亲信麦克纳斯召集各地文人组成文人集团进行创作,其中的代表作家有古罗马三大诗人奥维德,维吉尔,贺拉斯。10.命运悲剧:西方文学中与性格悲剧并立的一种基本悲剧类型,主要表现人的自由意志与盲目命运间的矛盾冲突,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为典型代表。11.文人史诗:维吉尔在《埃涅阿斯纪》中开辟的史诗创作传统,与过去的民间创作不同,文人史诗在结构,语言,描写等方面力求精巧细致,追求史诗的文学性,体现了作者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与强烈的思想感情。12.舞台上的哲学家:指古希腊戏剧家欧里庇得斯。他受智者派哲学影响,以理性和怀疑精神对传统宗教和思想观念加以批判,由喜欢在剧中发表议论,故此得名。13.新神: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在成为诸神之王后,在奥林匹斯山上建立了庞大神族,共十二位,称为新神,又名奥林匹斯众神。新神是人间父权制社会的缩影。14.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15.《俄瑞斯特斯》三部曲:古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创作的著名悲剧,共分《奠酒人》《阿伽门农》《复仇神》三部,剧作表现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以及父权制对于母权制的胜利,曲折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传统。16.萨迪洛斯剧:古希腊一种和三部曲悲剧一起演出的笑剧,又称羊人剧。17.教谕诗:在赫西俄德的代表作《工作与时日》中,诗人规劝弟弟走正直劳动的道路,不要巧取豪夺,有较重的道德教化的意味。这种形式后来发展为古希腊文学中的一种诗歌类型,其后在维吉尔等人的诗作中也有体现。第二章中世纪文学1.寓意:中世纪文学中的一种特殊艺术方法。即通过人物,情节,背景等字面意义来表达抽象概念或教义。它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思维的产物,影响了包括《神曲》在内一系列作品的创作。2.教会文学:中世纪主要文学类型之一。作者多以基督教僧侣为主,目的是利用通俗的文艺形式来宣传宗教教义,使人民服从上帝。形式以韵文和戏剧为主。内容多为枯燥空洞说教,艺术价值不高。3.英雄史诗:中世纪主要文学类型之一。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发展而来。前期多反映后期氏族社会生活,后期多歌颂民族英雄,表现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歌颂祖国统一。英雄史诗奠定了欧洲各国民族文学基础,对民族文学的产生造成巨大影响。4.骑士文学:中世纪主要文学类型之一。以描写骑士冒险和爱情为主要内容,表现出世俗贵族倾向。中心位于法国,形式以抒情诗和传奇为主,以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相关传奇作品为代表。5.城市文学:中世纪主要文学类型之一。城市文学是随着中世纪城市发展,市民阶级壮大,民间创作日盛而形成的。表现市民阶级的精神面貌,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倾向,生活气息浓厚,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先驱。6.埃达:古代冰岛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神话诗和英雄诗,代表作《佛卢斯保》,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歌颂。7.萨迦:原意为“话语”,古代冰岛的一种文学体裁,为散文叙事体英雄传说,盛行于十三世纪,代表作《尼雅尔萨迦》。8.尼伯龙根诗体:中世纪德国文学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采用的诗体,其特点是每节四长行,每长行划分成两短行,采用脚韵,节奏性强,用词朴实精炼。9.骑士精神:骑士制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道德风尚与礼节规范。主要包括荣誉,爱情,忠贞三种情感、骑士精神反映了这一阶级的寄生性与腐朽性,但亦表现对中世纪出世思想与禁欲主义的背离。骑士精神与骑士文学的兴起息息相关。10.骑士抒情诗:骑士文学的主要类型之一,中心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艺术形式多受民间诗歌影响,内容多讴歌骑士之爱及对贵妇人的忠诚,主要形式有牧歌,破晓歌,辩论诗等,对温柔的新体及文艺复兴抒情诗的形成有重大影响。11.骑士传奇:骑士文学的主要类型之一,中心在法国北部,是一种长篇叙事体诗歌,内容多为虚构的骑士冒险与爱情。骑士传奇在发展形成了古希腊,亚瑟王,拜占庭等三大系统,12.隐晦的风格:十二世纪末,骑士抒情诗从初期的明快风格,变得日趋纤巧雕琢,故得名。13.西西里诗派:十三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文学流派,继承了普罗旺斯抒情诗传统,以爱情为主题,多用西西里方言写作。14.温柔的新体:十三世纪后半期意大利文学流派,以优雅清新的诗句歌咏青年男女对爱情向往追求,表现市民阶级对世俗生活追求和社会平等意识,但丁的早期创作亦属于这一流派。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十四世纪初到十七世纪初,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思想深刻变革,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的一场大规模反封建反教会解放运动,其核心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主义和教会束缚,在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宣告了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社会诞生,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2.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思想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人文主义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和天主教宗教世界观,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肯定人的价值,歌颂现世生活,反对禁欲主义。人文主义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也是其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它扩大了传统文学的表现领域,推动了各国民族文学的发展。3.七星诗社:十六世纪四十年代法国文学团体,由于主要成员是七名诗人,故此得名。代表作家是龙沙和杜贝莱。诗社主张模仿古希腊罗马诗歌,革新法兰西民族诗歌,创作多以爱情和友谊为主题,歌颂自由生活,反对禁欲主义,在创作中代表了贵族倾向,多为宫廷写作,对人民语言和民间文学表现出轻视倾向。4.文艺之父:指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由于在其在位期间,大力支持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研究,并于1530年成立了法兰西学院搜罗人才进行古代文化研究,为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道路,故被人文主义者誉为“文艺之父”。5.里昂派:十六世纪上半叶,在法国上层文化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贵族诗人团体。具有浓厚贵族政治倾向,代表是塞夫和拉贝。他们与拉伯雷为代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倾向相对立。作品题材多局限于个人感情的范围,常以爱情为主体,不尽脱离社会现实,而且文风矫揉造作,喜雕琢,求华丽,充满了没落腐朽的贵族情调。6.亚历山大诗体:法国诗歌中的主要诗体。每行有十二个音节,主重音在第六音节和最后音节;每半句诗行各有一个次重音。亚历山大诗体是一个灵活的诗体,可以适应于范围广泛的主题。它的韵律结构的原则是重音随意而变。因此,这一诗体可以表现简单或复杂的感情。17世纪时成为用于诗剧和叙事诗的主要诗体,并在高乃依和拉辛的悲剧里得到充分发展。7.黄金世纪: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文艺复兴浪潮逐渐传入西班牙,在西班牙产生了一股文化浪潮,诞生了大量不朽的文学艺术精品,尤以小说和戏剧成就突出,故称为“黄金世纪”。代表作家有塞万提斯和维加,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和《羊泉村》等。8.流浪汉小说:十六世纪中叶在西班牙出现的小说类型,主人公多是流浪汉,以第一人称自叙身世,展示世态人情,主人公多以欺骗,偷窃为生,表现出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一些作品揭露了封建贵族和教会人士的丑恶,具有一定现实主义成分,代表作《小癞子》,流浪汉小说对欧洲近代小说发展产生巨大影响。9.天才中的凤凰:指西班牙戏剧家维加,他生前创作了大量优秀戏剧作品,确立并巩固了西班牙民族戏剧的艺术形式,为黄金世纪的到来做出巨大贡献,堪称西班牙民族戏剧杰出代表,代表作是《羊泉村》。10.袍剑剧: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时期一种戏剧形式,因主人公多是穿袍配剑的贵族而得名,在维加的作品中多有体现。11.英国诗歌之父:指英国诗人乔叟,他是早期英国人文主义思想杰出代表,在诗歌内容形式上对英国文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其创作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诗歌创作中的双韵体亦成为英国诗歌常用诗体。代表作为《坎特伯雷故事集》。12.大学才子:伊丽莎白时代戏剧创作中一批作家的统称,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投身于戏剧创作,在悲剧,喜剧,历史剧及无韵诗体运用上为英国戏剧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代表作家有李利,基德,格林,马洛等,其中以马洛的成就最为突出。13.斯宾塞诗节:十七世纪英国诗人斯宾塞在其代表作《仙后》中创立的诗歌韵律形式。每个诗节有九行,前八行为抑扬格五音步。最后一行为抑扬格六音步,尾韵的形式是abab-bcbcc。诗句声韵优美,用词古朴,产生一种庄重典雅的效果。这种诗体对后世诗人如弥尔顿、拜伦、雪莱等人影响深远。14.性格悲剧:西方文学中与命运悲剧并立的一种基本悲剧类型。大多数人物的悲剧原因是由其行动所导致,其行动不是由外界力量所控制,而是行动者自身性格特征的体现,悲剧的中心是性格产生的行动或导致行动的性格。以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为典型代表。第四章十七世纪文学1.巴洛克风格:十七世纪欧洲文学潮流。巴洛克是葡萄牙语中奇异,怪诞之意,最早表现于美术领域,后传入文学创作。巴洛克风格追求一种绮丽浮华,雕琢辞藻的艺术风格,表现出神秘的宗教色彩,悲观虚无的情绪,感官的享乐主义,浮艳夸饰的词藻,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严肃庄重背道而驰,是天主教与贵族阶级复辟在艺术中的反映。巴洛克风格对浪漫主义文学及拉美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2.马里诺诗派:巴洛克风格在意大利的代表,因其代表人物马里诺而得名,其诗作大多雕琢词句,堆砌典故,追求华丽的形式,迎合贵族阶级趣味。3.贡戈拉诗派:巴洛克风格在西班牙的代表,因其代表人物贡戈拉而得名,其诗作充满人生无常的悲观情调,词藻浮华且孤僻冷涩。4.古典主义:十七世纪欧洲主要文学思潮,形成并繁荣于法国,然后传至欧洲各国。古典主义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在思想内容上主张国家统一,歌颂君权,宣扬理性,对贵族与资产阶级进行部分批判,作品多以上层社会生活为题材。在艺术形式上,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吸收营养,有一套严格的艺术标准规范,主张语言准确,精炼,典雅,人物塑造多典型化。古典主义为欧洲文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逐渐暴露出缺点,最终被浪漫主义取代。5.玄学派诗歌:十七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中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是邓恩。玄学派诗歌反映当时激烈的社会政治宗教矛盾下人们的复杂思想。创作题材多以宗教诗,爱情诗,挽歌为主,其诗歌议论多于抒情,以巧智见长,擅长将复杂的意象,思想等杂糅在一起,产生独特的意境。玄学派在十八,十九世纪影响并不大,但其创作却受到二十世纪现代派诗人的推崇。6.骑士派诗歌:十七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中的诗歌流派。主要代表诗人是赫里克。多以爱情为主题,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因素和古典文学因素,政治倾向属于保皇派。7.古今之争:十七世纪末法国文坛有关古典主义的一次论战。起因是法兰西学院院士贝洛发表长诗《路易大帝的世纪》,对古典主义创作原则进行质疑,反对文学创作中厚古薄今的倾向。贝洛的主张遭到坚持古典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拉辛,布瓦洛等人的反对,双方发生激烈的论战,论战持续
本文标题:名词解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788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