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周培植《好的教育》感悟集锦
1读周培植《好的教育》双休日里,陪家人到杭州西湖走了一回。这次去因为时间比较短,电脑没带,只带了原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局局长周培植送我的一本书《好的教育》——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除了行走途中,无暇看书以外,只要一有空,我就翻看这本书。没想到一读竟然还读进去了。周局长对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是有研究的,在这本书里他旁征博引,教育生态理论涉及古今中外,有些地方的论述真的很精彩,可读性比较强,令我这个近期不大读书的人,收获甚多,一下子读了近一半(这本书一共272页)。今晚已经回到上海,这几天,只要有空,我准备把这本书读完。一可以领略杭州周局长的文采和他的教育生态理论;二可以借他山之石,丰富我区教育的绿色生态化;三可以拓展一下自己的教育生态视野,对我区想要出的其他书,也有个参照。《好的教育: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共分六章,每章内容如下。第一章,敬畏生命。本章以自然意义的视角和放眼众生的视野阐释生生之美,从社会意义的角度论述正视和尊重生命的权利,表达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态度,提出了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基本立场。第二章,教育:人是目的。在深入探讨人性的基础上,分析自我认知、角色定位判断、自我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激发积极的自我分析与评价,进一步聚焦到教育的范畴,分析教育对于人的作用、影响和价值以及教育中的爱的意义,启迪教育工作者的理性升华,反映出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根本追求。第三章,生态智慧:一种哲学。本章论述了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主要策略和方法。从哲学的视角展开对生态智慧的认识,并习得与生态智慧相关的最基本素养,拓清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思想的积淀,主旨在于将哲学精神和生态智慧深层地融贯于教育实践,生成一种具有哲学理性和生态意识的教育教学智慧。第四章,区域的视角。本章从实证角度,首先介绍了杭州下城区的区位特点和优势;再分析区域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影响、作用和责任,通过列举下城教育的特点、追求和成效以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而管窥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特质;最后论述区域内,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各自应当承担的教育角色与责任。第五章,教育基因。本章主要指向区域教育管理问题。首先介绍了下城教育的信仰和价值,再通过下城区的实证,阐述文化、制度、组织在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研究与实践中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第六章,教学伦理。本章讨论学生、教师的责任,阐释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以及实现“生态课堂”所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旨在表达对“好的学生”、“好的教师”、“好的课堂”,即“妤的教育”最现实的诉求。小资料:周培植,浙江诸暨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从2001年起,探索实践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矢志追求“好的教育”,坚持十余年,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体系。在他的带领下,下城教育打造了再生性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文晖论坛)等一系列品牌,众多工作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2周培植局长临走时送我《培植讲集》上中下三本,里面多是他在杭州下城区做教育局局长时期的讲话。区域教育生态理论有个成长发展的过程。《好的教育—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是周局长十年磨一剑的探索和思考,里面有不少真知灼见,可为中国教育科研所借鉴。编辑推荐◎本书倡导这样一个主题:好的教育是自然的◎本书隐含这样一个寓意: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本书的故事里洋溢着这样的精神:达尔文的失落,叔本华的喻示——“玉米地里的花朵”“风景中的人类”,梭罗的“生命之美”,佛学的“一花一世界”,诗人布莱克的“一颗沙/一朵野花”,克尔凯郭尔的发问,南希?蒂尔曼“生命因为有你而不同”,不丹的幸福,希尔弗斯坦《失落的一角》,松居直“幸福的种子”,史蒂夫?乔布斯的启示,黑柳彻子的爱,歌德心中的诗,弗洛姆的给与爱,“完好的水罐和裂缝的水罐”,“哲学家和渔夫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死亡,柏拉图的无奈,孔子的碰壁,老子的退隐,“和蜗牛散步”,“宁做很优秀的兔子,不做很烂的老虎”,“慢慢走,欣赏吧!”??????一本与众不同的区域教育生态理论著作内容推荐本书的展开呈现了一幅多元的精神底色:自然精神、人文思考,文学、社会学、生态学、西方哲学,儒家、道家、佛家??????(以下引号内容为书中标题)自然精神:“放眼众生”——“玉米地的启示”——“美,是感人的”人文思考:“因你受造,其妙可畏”——“生命的礼遇”——“沿途的风光”人道:“人,应效法天地自然”——“浮生若梦”——“好的人,好的社会”3自我:“我是谁——《失落的一角》的联想”——“何为爱?何为恶?”——“重要的是,不要对不起自己”德、道、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爱的智慧:“哲学的关怀”——“哲学,有用还是无用”——“来自哲学的智慧”教育的爱:“教育与人”——“我们所谈论的爱究竟是什么?”——“不是我作诗,是诗在我心中歌唱”教育的觉醒:“平庸的恶”——“教育非他,乃灵魂的转向”——“不是每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本书故事里有这样的教育理念:“玉米地的启示”——有时候,自己的无用之处,可能是别人遥不可及的美丽;“《失落的一角》的启示”——缺憾是一种希望;“风景中的人类”——重要的是,不要对不起自己;“和蜗牛散步”——教育是慢的艺术;香奈儿品牌的淬成——速朽与教育定力;“平庸的恶”——教育的觉醒;“七人分粥的故事”——教育密码;文晖论坛——一种教育文化;“沃态团队的形成”——一种理想组织;“DandixAns”面包店的专注——区域教育的担当,“教育因你而美丽”——区域教育的实践作者简介周培植浙江诸暨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社会教育与终身学习资源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下城教育生态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教育生态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荣获首届全国十大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浙江省年度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等荣誉。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课题,出版专著《走进高品质教育生态》等多部,在《教育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连续多次应邀在国际、国内论坛作学术报告。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学者。周培植从2001年起,探索实践区域教育生态理论,矢志追求“好的教育”,坚持十余年,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区域教育生态理论体系。在他的带领下,下城教育打造了再生性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梯级名师培养工程、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文晖论坛)等一系列品牌,众多工作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是一位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管理者。目录前言指向月亮的手指敬畏生命1.生生之美2.生命的权利教育:人是目的1.人、人性、人道2.熠熠生辉的我自己3.教育即爱生态智慧:一种哲学1.关于哲学2.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3.教育——是成全还是扼杀区域的视角1.区域在线试读部分章节4(自然精神)不论是在传统佛学“一花一世界”的思想中,还是在英国诗人布莱克威廉?布莱克“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的诗句中,都表达了对生命最基本的态度,那就是:在浩瀚宇宙中,所有生物宛若恒沙微尘,可是,虽然渺小,却都自成一世界。因而,生着的一切,都无往而不美,应受敬畏。(人文思考)“生命因为有你而不同”,翻开这本饱含着深厚的生命体验和感知的书,我们会看到大自然里所有的元素——太阳、明月、清风、飞鸟、鲜花、昆虫和动物,这些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每一幅图,都在赞美着新生命的诞生。当你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与你相关的故事和赞歌呢?而你的来临,让整个世界为之倾倒、为之关注、为之歌唱。在这里,自然与孩子是那样和谐地融为一体,让我们真切地感到生命世界的相通与相融。☆此时的梭罗,就是一位虔诚的农夫,他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种植豆子,他专注地关心一切和豆子生长相关的事务,他不仅种豆子,还了解豆子,并且和豆子一起生息。豆子不过是豆子,可是虔诚的农夫就像在对待至高无上的生命一样,这难道不是给予生命大好的礼遇吗?(人道)天地自然就是这样沉静、纯洁,而富有美感。没有什么比自然更温柔的了,真的没有。人是自然的种属,和万物一样是自然而生。但是,因为文明,越来越多的人其实已经和大自然割裂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诸如贪婪、忌妒、迟缓、麻木、痛苦、残酷、绝望等,即便用尽各种办法解决问题,都无济于事,总是在挣扎,总是在纠缠不清,根本没有心境看看清晨的日出,看看夕阳西下的景象,仰望夜空闪烁的群星,也看不到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看不到山的倒影,看不到天地自然中动静结合的美,只是竭尽全力地对付着熙攘混乱的人生,一边满足没完没了的需求,一边躲避和应付难以预料的苦难,完全遗忘了自己作为自然种属应该有的平和、静谧和满足。(自我)作为“人”的“我”是有缺憾的。也可以说,不完满才是人生。正如季羡林在感悟人生时所说,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如果把人的出生和死亡看做生命的两点,那么连接两点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弯弯折折的曲线,在这条线路上,有许多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给人留下遗憾和缺失。正因如此,我们应当正视人生中的缺憾,不必为漫天悲秋中飘舞着萧萧落叶感到伤感,因为没有落叶,秋天不会有凄艳的美丽;我们也不必为漫天的飘雪将世界悄悄覆盖感到难过,因为没有飘雪,冬天不会有圣洁的素衣;我们也不必为乌云浮于碧空,看不到明月感到失望,如果没有浮于碧空的乌云,怎显得月光的清明;我们更不必为污泥沉于溪底,看不清一弯清流感到遗憾,因为没有淤泥的沉积,何有清流的透彻。(教育的爱)有学者认为,教育爱是一种“类母爱”,具有类似母爱的性质,它像母爱一样,是一种无条件的爱,是一种低调的爱,一开始就应朝着自己的隐退努力。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爱是公平和主动的。“公平”也可理解为“无条件的”,“对所有儿童一视同仁”,为了保证公平性,需要“尊重和认识儿童”;“主动”指的是教育爱不仅仅是付出的过程,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为了体现教育爱的主动性,需要“关心和责任”。同时,有学者指出,教育爱的最终任务是“教师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其实,教师帮助儿童真正成为他自己就意味着“(教师)自己的隐退”。因而,教育爱是公平之爱、给予之爱、隐退之爱。这样的爱,借用歌德的话可以说,不是我施以爱,是爱在我心中歌唱。(爱的智慧)在一次与一位统治者进行对话的时候,毕达哥拉斯说自己不过是一个爱智慧的人,这位统治者对“爱智慧”这个词非常不解,然后哲学家就给出著名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像参加奥林匹亚奥林匹亚是古代希腊的一座城池。奥林匹亚造就了奥林匹克运动会,它是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发源地的代名词。5的运动会,参加的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来参加比赛的,以获取桂冠把月桂树的枝条或花圈作为一种胜利或杰出的象征,后来习惯以桂冠作为光荣的称号,也比喻冠军。荣膺桂冠,表示光荣地获得了最高的荣誉。的荣誉为目的;第二类是来做买卖的,以赚钱为目的;第三类是单纯的观看者,以获取好的心情为目的。在生活中,哲学家就像是第三类人,他们用自己的时间来观察宇宙、追求智慧。这个奇妙的宇宙是由各种天体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伟大和谐,浩瀚的宇宙有亿万颗星星在缓慢、庄严地运行,它怎能不会传送出宏伟、肃穆、安详的音乐呢?沉思宇宙,是多么幸福。当我们倾听宇宙存在的声音时,名利与成败还有什么意义呢?(德、道、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夭折的小孩,与朝生暮死的东西比,也算得上老寿星了;彭祖虽然活了几百年,跟天地的无始无终比,还不是“英年早逝”吗?庄子干脆一笔勾销了这些大小寿夭之别,宣称“我”与“天地万物”合一了。这个“一”是一种“无差别境界”,人处其中可以逍遥自在。庄子哲学的平等观,实际上是以自然之道的视域打破主客、内外的界限,消解人的主体性和优越性,提高人与万物“一体”的心灵境界,在整个宇宙自然界之中实现了真心、真情、生命关
本文标题:周培植《好的教育》感悟集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0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