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命运共同体”:一种新的国际观中国发展当然要走自己的道路,但中国发展毕竟是整个世界发展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在发展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而这样一种“世界眼光”的必然体现,这一系列的“统一”“联系”“结合”的必然结果,就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进时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肤色、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段话表达了两层含义:其一,当今世界的差异性;其二,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性。因此,所谓命运共同体,是指存在着诸多差异的国家、民族所组成的命运攸关、利益相连、相互依存的国家集合体。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论述,“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着差异观和统一观两方面的基本内容。“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差异观。“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和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他还以花朵为例说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多样性、差异性,这是有着充分的哲学依据的。如果说“共同体”这一概念主要表达的是事物的统一性、整体性的话,那么,这种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前提或基础的,没有多样性、差异性就没有统一性和整体性。当今世界正由于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因而,才有强调“共同体”的必要性。“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差异观或差异性理念,具体包括着这样一些内容。第一,尊重原则。这种“尊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尊重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各方应该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二是尊重自主选择。因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尊严。要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第二,民主协商原则。即“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这是处理国际事务的民主原则,国际社会应该共同遵守”。第三,“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中国主张”或“中国声音”。中国也是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这种意志表现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强烈愿望和永不称霸的主张,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中国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气一样,就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一样。中国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当然,中国更有坚定维护本国利益的信念和决心,“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统一观或整体观。命运共同体既包括着多样性、差异性,更体现着统一性、整体性。因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是从“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依存”的角度来谈论“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统一观的。命运共同体说到底是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所以能成为命运共同体,关键在于各国之间具有共同利益、整体利益。而在具有共同利益或整体利益的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荣损与共”、利益相连的“连带效应”。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一个强劲增长的世界经济来源于各国共同增长。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真正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兼顾别国发展。”他还形象地说道:“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正由于世界各国之间具有共同利益,因而各国才需要共同发展和平发展。而“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和主张,是“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充分展示了“命运共同体”思想中的统一观的核心内容。所谓共同发展的主张,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的一种共荣、共进的理念。所谓和平发展的理念,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是指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别国利益关切的一种主张。总之,“命运共同体”思想包括着差异观和统一观,而从这两种观念中又能引申出一系列具体的内容。这表明,“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发展模式转换视角进一步把握“命运共同体”思想“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新的国际观,是我们把握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重要而精准的视角。这种国际观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合规律性,是指“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客观现实的充分反映,是对当今国际社会存在和运行规律、本质及其走向的深刻揭示。概而言之,提出“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充分的客观依据。所谓合目的性,是指“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着当今人类追求共同发展、和平发展的价值目的,也包含着世界各国所必须遵循的共同的价值观和交往准则。只有立足于当今宏大的时代背景,才能准确把握命运共同体的深刻思想。当今之世,作为时代主题之一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逐步向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的转换。正是在这种人类发展实践的转换中,才促成了“命运共同体”思想,而“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反过来又积极地指导着这种发展转换。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建立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它将双向互利的主客体关系,异变成了单向求利的主客体关系,呈现出了世界观上的本我化、主体观上的自大化、实践观上的唯我化、利益观上的自私化以及方法论上的不择手段等现象和做法。在国际交往中,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常常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大搞零和博弈或非合作博弈,加剧了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当前,在快速发展的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在日益严重的全球问题特别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倒逼下,各国联系日趋紧密,人类整体利益日益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在出现,“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在逐步形成。在这样一种世界形势面前,自我中心主义的发展模式正步入“死胡同”,取而代之的则是以“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价值理念基础的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共生主义是我们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发展存在的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荣、协同发展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式的一种观念反映。共生主义发展模式的核心,就是在倡导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形态等多样性的前提下,追求世界各国的和谐共生、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它主张在发展中采取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共进法、双赢法。要推进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必须实现这样一些力量转移:由战争到和平的转移、由对抗到合作的转移、由自利到共赢的转移、由零和思维或冷战思维转向和衷共济的转移。在这些力量转移的推动下,整个世界格局同时也要发生深刻变化,即由对抗、分裂、一盘散沙、自扫门前雪的世界格局转向共生、共荣、共利、共进的命运共同体。可见,命运共同体其实是伴随着上述的力量转移、并在共生主义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有了命运共同体当然就有“命运共同体”思想。而“命运共同体”思想则又对共生主义的发展模式和上述的力量转移起着积极的观念指导作用。提出“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意义“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指导中国进行国际交往、处理国际事务、建构国际新秩序的基本的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倡导走和平发展之路呢?一个重要的理论认知,就是“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换言之,中国之所以要大力强调和主张建设和谐世界、促进和平发展,就是基于对当今国际社会是一种命运共同体的客观认知。“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所主张的实现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理念基础。基于实践的角度分析,由于“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并包含着新的理念和准则,因而,推行“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有助于克服和解决当今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有助于推动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更重要的是,倡导并积极建构命运共同体,能把中国置于一种和平安稳的国际环境之中,从而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和中国的崛起提供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有和平国际环境。”而把当今世界看作命运共同体,倡导并建设这种命运共同体,显然能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个安宁、安全、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助于减缓来自外部的干扰和压力。
本文标题:命运共同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12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