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简答题1.选择样本的基本要求是:(1)明确规定总体。(2)取样随机,使总体中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被选样机会。(3)取样强调代表性,尽可能使抽取的样本代表总体。(4)抽取样本容量合理,符合统计(学)要求,又切实可行,误差小。2.确定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1)问题必须有价值;(2)问题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问题(研究)要有可行性。3.不同类型实验的共同特点有:(1)有明确的研究假设;(2)对自变量进行操作,即要有实验处理;(3)合理地控制无关变量;(4)要建立实验的特质目标(测评目标体系)并实施测评。4.编制教育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应注意的基本要求是:(1)一致性,即评价指标体系须与总体目标一致。(2)独立性。指所确定的评价指标应具相对独立性,外延不交叉。(3)可测性。指标应当具体,用可操作化语言表达,并可以进行测量或观察。(4)可行性,即可用、有效性高。论述题1.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研究理论化程度提高(强调理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提高;理论地研究教育,关注构建完善系统的理论体系,用哲学认识论从多方面分析教育问题。(2)教育研究方法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为系统方法、数学方法等综合运用。(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主要表现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导向为根本依据,强调应用价值;研究实施强调大教育观,采取系统结构的观点;研究方法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组织形式强调科研群体,使个体优势互补,结果评价具有明显价值取向性。(4)教育研究具有可操作性,在提高理论化程度的同时,加强了教育实验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教育实验并提高其科学水平;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研究定量化;(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2.根据实验研究报告,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程序是否规范可作以下分析:(1)标题是否较好地反映了该研究?是否内含有该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2)对研究目的的陈述是否清晰(性质、意义、交代、阐述是否清楚);(3)文献检索是否很好地提供了该实验研究的背景;(4)理论假设用语是否明确?命题的论证根据是否充分;(5)取样是否科学(样本的代表性、容量如何);(6)自变量、因变量及操作定义的确定是否合理;(7)该实验属于何种类型?对无关因素控制采用什么方法?控制程度是否合理;(8)实验所得数据的测量手段、操作过程及数据的整理分析是否有效、可靠和客观?收集的资料是否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系统性;(9)研究所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是什么?在分析误差基础上进行的归因是否客观和符合逻辑;(10)实验报告的写作是否客观(真实)。简答题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答:(1)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③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④研究的创新性。(2)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①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影响的因素复杂;③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2.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答:(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答:(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论述题25.★试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答:(l)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不仅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所谓教育科学理论,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的并经过教育实践检验的教育观念系统。这一观念系统的核心是教育规律的认识,它是经验事实的本质概括。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个逻辑的上升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方法的应用过程。(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造就一代未来教育的改革家。他们不仅有科学家、哲学家的理论思维头脑,而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进行教育实验,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他们应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26.)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答:教育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1)实验准备阶段,是指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选择被试,形成被试组,明确自变量的操作定义;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好得出科学结论。简答题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答:(1)研究课题的选定,文献资料的检索,理论构思的形成,制定研究计划;(2)实施研究计划,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得到的资料数据;(3)得出结论,写出研究报告或论文。22.★确立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问题必须有价值;(2)问题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3)问题必须具体明确;(4)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5)问题要有可行性。23.简述历史研究法的主要作用。答:(1)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2)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预测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3)有助于我们开拓新的教育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并不断提高研究人员的评判分析能力。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答:(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性;(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论述题25.★试述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答:(1)提高教育研究的理论化程度。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非常强调理性作用,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非常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②提高研究过程中理论的构造性、清晰性和概括性;③理论地研究教育。(2)教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多样性与统一性。①当代教育研究,不同的教育哲学观构成不同层次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构不同的理论体系;②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在呈现多元化趋势的同时也表现出统一性的特点。(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①在研究目标的确定上,以价值导向作为根本依据;②在研究过程的实施上,强调大教育观;③在研究方法上,更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非理性因素在教育研究过程中的作用;④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强调在个体研究基础上的集团认识主体——科学研究群体;⑤在教育研究结果的评价分析上所具有的明显价值取向性。(4)教育研究的可操作性。①强调教育实验研究在发展教育科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努力探索教育实验的特点,以不断提高教育实验的科学水平;②教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促进教育研究数学化形式的发展;③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26.★什么是理论构思?试述其包含的内容及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答:(1)理论构思是指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已有的客观现实材料及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要研究问题的现象、过程、本质或原因的一种理论解释。(2)包括的内容有:准确地表述研究问题;界定该研究课题的核心概念;形成初步的研究思路。(3)好的教育科学研究理论构思的主要标准:①所依据的历史和现实材料全面、充分和和客观;②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现实性和可行性;③理论分析着眼点的正确性;④具有新的研究思路、视角和方法;⑤基本概念的精确性以及理论体系结构的合理性。简答题21.★简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答:(1)具有一般研究方法的特点: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要有研究假设和对研究问题具体明确的陈述;③研究方法要科学合理④研究的创新性。(2)教育科学研究还有它区别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①由研究对象所决定,教育研究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影响的因素复杂;③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2.简述检索文献需遵循的基本要求。答:(1)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2)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3)勤于积累;(4)善于思索。23.★历史研究法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局限性是什么?答:(1)历史是按年代顺序,经历了一个时间空间错综复杂的发展过程,而历史文献常常是滞后记载,历史史料十分零散,很不系统。影响到历史研究的可靠性问题;(2)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事实,历史文献的理论内容,是经过“加工”的抽象形态,留存着加工者们的主观认识,很容易造成失误;(3)历史研究中无法做精确的量的分析。24.简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的目的。答:(1)展示研究价值,取得社会承认;(2)促进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3)有利于提高研究水平;(4)提高研究者的研究能力。论述题25.★试述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答:(l)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教育科学研究,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这一功能集中表现在: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观念转变,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前提条件。(2)为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不仅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依据。(3)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所谓教育科学理论,是具有某种逻辑结构的并经过教育实践检验的教育观念系统。这一观念系统的核心是教育规律的认识,它是经验事实的本质概括。教育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表现为一个逻辑的上升过程,认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研究方法的应用过程。(4)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为适应21世纪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造就一代未来教育的改革家。他们不仅有科学家、哲学家的理论思维头脑,而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际动手能力,会进行教育实验,有强烈的改革意识,他们应是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开拓型人才。科学研究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26.)试述教育实验研究的一般程序。答:教育实验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基本阶段。(1)实验准备阶段,是指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选定实验研究的课题并形成研究假说;明确实验目的,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选择被试,形成被试组,明确自变量的操作定义;选择适合的测量工具并决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从而明确评价因变量的指标;选择实验设计类型,确定控制无关因素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的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2)实验的实施阶段。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教育实验,采取一定的变革措施,观测由此产生的效应,并记录实验所获得的资料、数据等。(3)实验结果的总结评价阶段。要对实验中取得的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确定误差的范围,从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好得出科学结论。简答题2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类分类方式中含有哪些教育研究的基本类型?答:(1)按研究的普遍适用程度分:一是适用于一切科学领域的哲学方法论;二是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以及运用于多种学科的跨学科领域的方法论;三是适用
本文标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23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