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咸阳市2014年高三年级一模文综地理科考试分析
咸阳市2014年高三年级一模文综地理科考试分析道北中学蔡寅霞一、试题分析咸阳市本次命题以我省考试说明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突出原创,在考查内容范围内设计体现不同层次能力要求的试题,希望给2014届高三在一模后的复习提供一个比较合理的导向。本次考核的指导思想是:以高考对文科学生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入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有针对性地调动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规范地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辩证而全面地探讨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试题图表清晰,设问指向明确,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强调了模拟考试的功能。在题目设计上,兼顾基础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在命题素材选取上,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在试题呈现方式上,充分体现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重视对图像的考查,整个地理试卷共有21幅图,区域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景观图在试卷中都有呈现,这些大都是平时训练中常见的一些图表类型,表达的信息清晰突出,从多角度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用地理图表和数据分析能力、区域地理问题评价能力;运用图表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读图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大。在命题模式上,尽量向高考文科综合地理测试卷靠拢。2.注重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力求通过地理主干知识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同时又注意与生活、生产实际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试题涉及的知识,如区域主要地理特征、自然灾害、大气运动及天气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地质作用与地貌、地球运动、区位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生态问题等都是权威机构或人士认定的主干知识。3.《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地理学习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两者应该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纵观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我们会发现命题对单纯地理知识的考查在逐渐弱化,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却越来越贴近。本次试题在注重探究性学习这一新课程理念,关注地理科学的现实问题、热点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也有较好的表现。4.试题的自然与人文地理考查内容分值比例为56:44,最高得分85分,最低分10分,平均47.5分,难度系数0.53,区分度0.34与一模整体要求相符,难度适中。二、学生答题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以我校答题情况为例)第一组题:地球运动本题以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晨昏线图为载体,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地球运动的意义存在问题;第1题,地球上日期不同的两天的界线不清楚,在图上找不到零时的经线,季节判断错误。第2题,T1日至T2日期间,日期判断错误,从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方向,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就很容易判断错误。本组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也比较多,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也是同学们尤其是中差学生平时比较胆怯的题目,近年此部分内容难度有所降低,后期复习最好将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容纳在几张常规的“光照图”中来讲透,通过合理的投入来获取更大的效益,避免低效的大量投入,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第二组题:天气系统从等值线分布规律中判读地理信息,第3题考察图示区域各地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第4题考查甲天气系统影响下未来北京的天气第5、6、7题从西安市雾霾照片、12月24日~28日天气预报图入手,考查雾霾天气的影响、产生的原因及雾霾结束后的天气系统存在问题:第3题,东北地区东、西部高低气压的判断失误,导致风向判断错误,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两地等压线的疏密判断错误;第4题,甲地是一个高压,其势力继续加强并向东南移动,要能判断出是冷锋过境,同时还要注意图中的时间提示;第5、6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及学以致用的能力。雾霾是最近我国许多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平时复习时,老师把形成的原因、条件、影响及消散都讲过,因而,本题大部分同学能答对。第7题,错误只要是因为,26~28日的天气预报图都显示是晴天,高压控制下是晴天,因而有些同学选了D.受反气旋控制。第三组题:陆地水体和河流特征第8题,考查同学们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该河流所处的纬度位置比较高,应为俄罗斯乌拉尔山以东的河流(叶尼塞河)冬季有比较漫长的结冰期,明确了此点就容易判断了。此题符合区域水文特征的特点;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开发利用。第9题,考查沼泽形成的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学生不会判断河流的上下游,没有弄清沼泽形成的原因,湖泊与河流、沼泽的关系。第四组题:考查内、外力作用与地质地貌。第10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明确此地地质地貌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11题,考查泥石流形成的条件,属简单题。存在问题:景观图判断困难,内、外力作用的影响与实际地貌不能联系在一起。第五组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12、13题,类似的题做过了许多,学生比较熟练,得分率比较高。存在问题:各地自然带名称不清楚。第六组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第14题,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资源分布区的特点,判断是冰川,问题迎刃而解。第15题,本题是基于第14题思考基础上的延伸,冰川融化与碳排放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明确此点,学生就不难选择了。第七组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第16题,通过等值线判读考查农业区位因素,难度有所加大。第17题,学生对农业生产情况比较模糊,判断困难。存在问题;不知道春小麦播种期、成熟期与热量有关;不清楚等值线数值由南向北日期推迟与什么因素有关,受什么影响;影响等值线弯曲的因素是什么;有些学生只记住了北方易发生春旱,影响作物生长,不知道春涝严重,也会影响。第八组题;考查人口年龄构成及人口问题第18、19题,此组题应该是客观性试题中拉开档次的题,其中18题是得分率最低的。存在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题中所给的材料,寻找有效的信息,判断所给国家的人口发展状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中国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不同认识不清。第九组题;考查城市的功能区与城市规划第20、21题,读图分析,看清图例,掌握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此题就很好判断了。学生的得分率也比较高。第22、23题,同样是一个读图分析题,关键是要注意图例中的信息;“牧草地、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就能容易判断该城市是西宁,其他内容就好判断了。存在问题;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选择判断时不能与区域的地理环境相联系,导致判断困难。第十组题;考查地域联系的相关内容第24题,考查影响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此题的得分率也较低。第25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比较容易。存在问题;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干材料,理解试题设问的关键词;‘新战场’‘得益于’错选了A选项。2.主观题答题情况分析;(以我校答题情况为例)第26题;以新西兰区域图及新西兰北岛等高线地形图为区域背景。(1)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从近几年的高考中,全国高考试卷及各省市的高考试卷,都非常重视此类题目。此类题目几乎是地理考试主观题部分的必考内容。在平时的训练中,各校也都强调了对地理事物特征描述的专项练习,但由于学生对图示内容提取不到位,导致得分较低。学生问题:相当多同学对地形特征的判断出错,地势写东南高西北低的很多,很多同学没有强调中部多火山,从内、外力角度分析成因不完整,条理性差。错因分析:①区域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②答题缺乏“思路”,即不知地形特点该写什么、怎么写,③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影响不能联系起来。(2)本小题所考查的知识有些与第(1)小题相似之处,但考查的能力不同。要求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判断,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问题:①因果逻辑不正确。如受洋流影响、受季风影响②迁移能力很差。两地东西相差很近,岛屿的东西两侧就要考虑地形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③表述不规范。(3),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学生问题:回答不够全面,河流水能丰富的自然原因;河流流量较丰富且稳定、落差大,大部分同学都可答出,但社会经济因素忽略了(经济发达,技术力量强,能源需求量大)导致失分。(4),这是一道比较常规的题目,虽然描述的是新西兰的畜牧业,但属于平时训练很多的题目,学生得分较高。第27题引用丰富的材料,以南部非洲区域图为载体(1)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本题要求学生用洋流对大渔场的形成作答。从甲海域所处的纬度位置,可以确定流经此地的洋流应该是寒流(本格拉寒流),那此地渔场的形成如能联想到秘鲁渔场的成因,此时回答就容易了。学生回答失误主要表现在;①读图不准确,不能准确判断流经此地洋流的性质②思维定势,看到渔场形成,就认为是寒暖交汇③答案太简单,4分的题,有些同学只写了上升流,饵料丰富,导致失分。(2)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题目要求学生运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和洋流知识对纳米比亚沿海小镇附件海域“多雾”作为解释。“雾”的成因分析,在各省市试卷中屡见不鲜。其过程是空气遇冷降温,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液滴形成“雾”。让学生分析雾的成因,就是要让学生分析空气中多水汽及导致空气“降温”的原因。学生答题主要问题:不少学生对“雾”这种常见的地理现象缺乏认识,不知所云。错因分析:①“雾”在教材中没有涉及,学生也不能从“雾”迁移到“雨”。②学生不能通过M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出当地的气温特征和洋流分布。这说明学生平时学习中对形成区域基本特征的各种因素不能融会贯通。(3)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本题考查学生对河流地貌的发育成因的掌握。河流中上游等高线密集,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形成峡谷地貌;河口附近由于地形平坦,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作用形成三角洲。学生答题的主要问题:①对上中游、和下游的河流地貌不清楚,如有同学答是山地、冲积扇②缺乏专业术语如侵蚀作用写为冲刷作用③答题思路混乱如乙地等高线密集,地面抬升,河水冲积形成冲积扇。第28题以区域图、折线图和柱状图为载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调动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评价地理事物的能力。(1)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分析,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此题要求同学们简述黄河在入海口段的水文特征,主要从径流量、含沙量、有无冰期、凌汛等方面回答。存在的问题:①回答的点不够全面②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没分清如流域面积广,水能丰富③因果矛盾,如泥沙沉积,含沙量减少。④书写混乱如有凌汛现象,有汛期,水量充足,流速平缓。(2)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包括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描述;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和规律知识,按题目要求作答。题目要求学生描述图示年份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特点及原因,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前一问需要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回答出从2005~2012年人均耕地变化的总特点及2005~2008年、2008~2012年变化的幅度不同,难度不大;后一问要学生根据题中材料“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居全国前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排名全国首位,人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提取有效信息,结合平时的知识积累,归纳回答。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答题的时候提取信息能力欠缺,关键是语言表述不规范,条理不清,没有回答出“变化”特点,或答题角度不全,分析原因不够准确、全面,导致得分达不到预期要求。(3)本题答案很开放,体现出新课程理念。答题出现的问题:①审题没有抓住关键词“粮食产量持续增长”、“措施”②对具体的了解、记忆不全面、清楚,作答不全面③要点重复,角度单一如有学生此题答的四点为:推广良种,提高单产;改进耕作技术:科学施肥;改进灌溉技术,这实际只答了一点: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第29题;以察尔汗盐湖的相关背景资料为切入,以柴达木盆地局部区域图为载体呈现(1)考核目标和要求――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图形语言形式的地理信息,运用
本文标题:咸阳市2014年高三年级一模文综地理科考试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40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