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致美诺寇的信中写道:“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也不要让他对它的研究产生厌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晚的问题。”这说明哲学()A.研究人的精神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幸福B.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们对实践的追问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描绘大自然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人们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世界是什么?是神的居所,还是物质的存在?人又是什么?”人们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渐渐形成了对世界总的看法。“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A.哲学的产生发展源于大自然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认识与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3、哲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向来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①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真正的哲学为生活与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为人们追寻世界与人生的真谛提供最一般的原则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说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6、“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7、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并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正确回答的是()①人类的一切认识都不能超过感性知觉所提供的范围②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改个税法大幅度减轻中低收入群体的缴税负担③国务院成立事故调查组分析“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④2014年7月上旬中央主要领导分赴各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C.存在决定思维D.思维再现存在9、青春因奋斗而闪光,人生因奋斗而精彩,无论是二十余年不懈练歌而今一夜成名的“大衣哥”,还是曾经求学于新华而今成功于各地的河南新华杰出校友,在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奋斗”的光芒。然而有人却这样认为,“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种观点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10、古希腊米都利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我国春秋时代的《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D.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11、有关专家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到2050年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油、气供应不足,需求不断扩大,进口将成为中国石油的主要供应渠道。上述材料中有关专家的观点是()A.一种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2、下列观点与漫画中(右图)的人所坚持的哲学基本立场相同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3、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水深度首次达到3759.39米,有力推动了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B改变自然规律可以服务于物质生产C人类能够创造自在事物之间的联系D只有尚未认识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5、“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的范围,至于感觉以外的客观事物是否存在,这是无法知道的。”这句话属于()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不可知论D.可知论16、对下图理解正确的是()①形而上学始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辩证法始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②辩证法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③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相结合,要么与唯心主义相结合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8、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和事后诸葛亮”,就必须()①正确地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②在具体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和升华③如实反映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在哲学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A.①②③B.①④C.②③D.②③④4姓名:班级:总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21、、在哲学发展史上,从根本上存在着两个基本派别,这两个基本派别的斗争推动着整个哲学的发展进程。(1)哲学上存在的两个基本派别指什么?划分它们的标准是什么?(2)简述这两个基本派别的主要观点。答案:(1)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它们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2、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材料二: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答案:(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反映,正确的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5《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综合测试答案选择题1-5CCDCA6-10CBCAC、11-15DCDBC16-20DCBBA非选择题21、(1)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它们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22、(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反映,正确的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的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首先体现在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还体现在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③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变革。
本文标题:哲学生活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5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