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式
長白山野生人蔘2貂皮紫貂鹿茸梅花鹿这些都和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关系!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气候土壤地形农业区位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生产技术地价劳动力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复习: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水源海陆位置400N—500N南邻渤海、黄海经纬度位置1150E—1350E一、东北地区位置、范围相对位置我国东北部填图:东北地区主要地形区图2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发展多种农业大规模生产辽河平原呼伦贝尔高原夏季温暖多雨短促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哈尔滨雨热同期热量不足辽河河流众多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东北地区发展农业自然条件有利1、地形多样,为农业多样化发展提供条件2、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总结不利热量不足4、水资源、草场、林业、渔业资源丰富3、土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材料5: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率和粮食商品量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材料4:东北地区总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人口约1.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9%,区内35%的家庭农场经营着82%的耕地;东北区南濒渤海与华北区联接,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农产品在海内外声誉良好;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件中,特别强调了要在东北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东北地区的交通、工业、农业正以更高水平的姿态继续迅速发展。二、分析社会经济条件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1、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多2、工业技术发达,机械化水平高3、水路交通发达4、市场广阔5、政策支持分析区域农业区位条件的一般步骤分析该地区影响农业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区位条件的优势和不足分析区位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应用材料一:“黑土的感叹”东北的侵蚀沟有40多万条,每条都占地10亩以上;黑土层几乎流失了一半我国东北地区50多年初垦时,一般都有60—80厘米厚,最深的地方大达1米东北农业开发中的问题案例二土地增值让农民“越轨”松花江流域沼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由于土地增值,随着人类的连年开垦,越轨开发,本区湿地已经减少70%左右,湿地仅存约0.65万平方公里恶化了珍稀鸟类的栖息条件,直接威胁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点击放大我们该如何保护“北大荒”森林再遭劫难案例三敢问路在何方据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从1977-1981年第2次清查到1984-1988年第3次清查之间,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过度采伐1亿立方米。而1989-1993年第4次清查与第3次清查相比,在清查间隔期内,东北林区成材林年均减少1.1亿立方米。森林再遭劫难松花江流域沼泽湿地资源十分丰富,但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目前,由于土地增值,人类的连年开垦,本区湿地已经减少70﹪左右,湿地仅存约0.65万平方公里,恶化了珍稀鸟类的栖息条件,直接威胁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曾经辉煌的东北农业时过境迁,经济效益提升艰难,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原来畅销全国并有大量出口的主要农产品,都遭遇到了难卖的尴尬。东北三省出现的这种农产品大量积压、农民增收缓慢、农业经济效益下滑等现象被称为“新东北现象”。案例四东北农业开发中问题的治理存在问题治理措施黑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湿地减少森林过度砍伐、破坏农产品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差农业生产粗放,耕地破坏严重合理利用耕地,用养结合合理利用草地,退耕还草保护湿地,限制开发退耕还林,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集约利用土地,积极保护耕地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在美国,可持续农业已由理论概念探讨转入技术实践,专门的研究机构在全美国组织开展了如作物轮作、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土保持耕作等一系列技术推广试验研究,可持续农作制度已成为一种趋势。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思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鲜话题,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被专家们提上议程。近几年出现了国内旅游热,城市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这是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的好时机。旅游与农业相结合这种新兴产业无疑将成为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新方向。结合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参照下图请分析各自生态农业模式的特点,并结合你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描绘一幅自己设计的生态农业模式图。北方的“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的“猪沼果”模式描绘理想1、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于()A.宜农荒地多B.耕地面积广大,适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C.水热条件优越D.人均耕地全国最高且土壤肥沃2、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你认为主要原因是()A、我国粮食存储量已经相对过剩B、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C、三江平原土壤贫瘠D、沼泽太多,不利于开发DB3、当前东北地区的森林积蓄量和木材质量大幅度下降、环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A.森林资源的退化B.过量砍伐和森林火灾C.过多人员的旅游活动D.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4、下列在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属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为()A、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开发投资力度B、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C、加强耕地的建设和保护D、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BD探究:东北和珠江三角洲同样有着许多低洼地,你认为是否可以将珠三角的“桑基渔塘”农业生产模式在东北推广,为什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发展条件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条件存在问题环境问题严重产品不适应市场要求解决措施调整改善加快推进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课堂小结
本文标题: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6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