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概况一、井田与交通位置上疃十二号煤矿位于昌乐县城东,距昌乐县城9km,东距潍坊市城区21km,属昌乐县五图镇管辖。其地理座标为(极值)东经118°53’30”~118°54’30”,北纬36°38’59”~36°39’37”,面积0.93km2。区内公路四通八达,北距胶济铁路朱刘店站5km,距济青高速公路11km,交通十分便利。二、自然地形1、地形矿区地形为丘陵,地面标高+90m~+130m,起伏不大。2、河流矿区中部为小圩河,两侧有小的冲沟,皆为季节性河流。3、气候该区地处温带,属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长且干旱,雨雪稀少;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间有旱涝。据潍坊气象局资料统计,该区日照数约256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2.0℃(最高达41℃,最底-18℃),年平均降雨量653mm,年平均蒸发量1878mm。本区农业基础较好,以种植小麦、玉米、黄芋、蔬菜、为主。工业较落后,以加工业为主。水电条件较差,劳力较充足。气象资料观测显示,近年来气候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降雨量有所减少,冬季气温略有升高并出现暖冬现象。4、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淄博市张店地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5、冻土冰冻期为当年12月至次年二月,冻土厚约50cm左右。2第二节地质特征一、井田地层昌乐县上瞳十二号煤矿采区是五图煤田2号井田的一部分,位于2号井田的西半部,面积0.93km2。五图煤田位于鲁中隆块(Ⅲ)泰山——沂山隆起(Ⅳ)昌乐凹陷的东缘,鄌郚-葛沟大断裂西侧,是由F1、F3、F6三条大断层圈定的西宽东窄的楔状块段,面积7.2km2,含煤岩系为古近系五图群,煤类为褐煤。本区地层自下而上分述如下。1、新太古界泰山岩群(Ar3t)分布于煤田以南,被第四纪沙土及新近纪寒武岩所覆盖,仅局部有出露,与五图群呈断层接触,主要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2、寒武系长清群(Єc)分布于矿田北部,与泰山岩群呈不整合接触,与五图群呈断层接触。岩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10°左右,主要岩性为薄层泥质灰岩。薄层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中厚层含藻屑泥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3、白垩系王氏群(Kw)分布煤系地层下部。上部岩性为长石石英岩、紫色页岩、安山质砾岩,下部为紫色砂质砾岩夹砂岩。厚约1300m。4、古近系五图群(Ew)分布于F1以南,厚1500m,岩相变化大,岩石组合简单,由下而上可分为朱壁店组、李家崖组和小楼组。矿区内仅见李家崖组,与下伏王氏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朱壁店组(EwZ):主要岩性为一套河流相紫红、灰绿、灰色砂砾岩、泥岩。下部为巨砾岩、粗砾岩及砂砾岩夹少量砂质页岩。与下伏奥陶纪马3家沟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厚240m。李家崖组(EwL):岩性以浅湖相砂岩、泥岩为主,分为上部含煤段,中部含煤段、油页岩段和下部含煤段,是五图煤田的含煤岩系。其中含较丰富的化石:哺乳类、介形类、孢粉等。厚846m,与朱壁店组呈整合接触。小楼组(EwX):岩性为河湖交替沉积的紫红、灰绿、灰白色砂质页岩、泥岩、泥灰岩、砂岩、煤层及砂砾岩,含少量动物化石,厚90~300m。与下伏李家崖组呈整合接触。5、新近系临朐群(Nl)在五图南部广布,为临朐群牛山组(NlN)。主要岩性为灰黑色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夹红色泥岩、灰白色砂岩、砂砾岩。在矿区内仅局部残存,厚约95m。与下伏五图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地质构造五图煤田位于昌乐凹陷的东部,鄌郚-葛沟大断裂之间,为一小的断陷盆地,井田内构造简单,以断裂为主。1、断裂构造F1断裂:该断裂可分为两段,东段走向NWW,东端在龙关村交与鄌郚—葛沟断裂,向西经东上疃,拉头厂至老庄,长约6km,走向110°~140°,倾向SW,倾角72°~80°。断裂上盘为五图群,下盘为寒武系,两盘垂直断距5000~6000m,为煤田的北界断裂。断裂西段东自老庄向NW至西安庄与昌乐断裂相交,长约6.5km,多被第四系覆盖,走向140°~150°,倾向SW,倾角72°。F3断裂:为五图煤田的主要断层,整体走向130°,呈波状延伸;倾向SW,倾角75°。断裂北盘上升,南盘下降,垂直断距约1000m。断裂东段在辛旺村东与F1相交,向NW经辛旺村北,吴家庄至驾校,控制长度4.8km,4向西被第四系覆盖。F4断裂:位于5线以西,依据3、4线剖面资料推断经采掘坑道揭露定位。断层走向125°。倾向SW,倾角68°,为一正断层,垂直落差12m。2、褶皱构造总观五图煤田含煤岩系的产状较为稳定,总体变化较小,沿走向及倾向地层呈波状起伏,为宽缓的褶皱。5线以西,地层走向NW,倾向SE,倾角10°~22°间;5线~7线间,地层走向近EW,倾向S,倾角6°~15°间,7线以东转为NEE向。4线至5线和6线至13线间各有宽缓的向斜,枢纽大致呈NNE向。4线以西地层呈单斜产出,倾向上略有起伏。三、岩浆岩矿田内岩浆岩不发育,除覆盖在煤系地层以上的玄武岩外,在煤系地层中尚具有薄层凝灰岩。该凝灰岩层与煤层形成时间相近,对煤层的形成与保存无大的影响。对煤层有侵蚀作用的有闪长玢岩,其它岩浆岩无影响。闪长玢岩:岩石呈灰—灰绿色,块状构造,斑状结构,基质为细—微晶质、块状,斑晶为角闪石、斜长石。闪长玢岩呈岩床状侵位于D组下部,对煤层有侵蚀和烘烤作用,但对中煤组无影响。已发现的闪长玢岩脉分布于6线14孔,脉岩厚3.75m,埋深483m。四、煤层与煤质1、煤层依据地质勘探报告及矿山开采资料统计,上疃十二号煤矿扩大区范围内的可采煤层有煤4、煤5和煤7三层煤。煤层产状较稳定,走向上呈向SW凸出的弧形弯曲,5线以西走向NW,5线~7线间走向近EW,倾向S或SW,呈波状起伏,倾角6°~22°间,其他特征详述如下:煤7:是五图煤田的主要可采煤层,见煤工程13个,煤层厚大于0.8m的2个,可采煤层厚0.80~1.00m,平均0.83m。埋深0~420m。上距煤523~56m,平均46m。煤层顶板以含油页岩为主,部分(中部)为粘土岩砂质页岩;底板以粘土砂质页岩为主,局部为含油质泥页岩(详见表4-1)。5煤5:为本区可采煤层之一,见煤工程21个,煤层厚大于0.8m的8个,可采煤层厚0.80~1.40m,平均1.02m,埋深0~420m。上距煤412~16m,平均14m,煤层顶板为砂质粘土岩、页岩,局部含油页岩,底板为砂砾页岩。该层煤为单层煤、无夹石。煤4:是本区的主要可采煤层,见煤工程19个,煤层厚大于0.8m的9个,可采煤层厚0.80~2.00m,平均1.11m。上距煤310m左右,埋深0~330m。煤层顶板为含油泥页岩,局部为砂质页岩;底板为砂质粘土页岩,少量砂岩或炭质页岩。该煤层含薄层夹矸,夹矸厚0.09m,呈透镜状,夹石岩性为砂岩。煤层特征一览表煤岩层名称厚度(m)可采煤层厚度(m)见煤点可采点结构稳定程度夹矸顶板岩性底板岩性最大—最小最大—最小厚度(m)岩性平均平均煤40~2.00.8~2.0199较简单稳定0.09砂岩含油泥质页岩、砂质页岩砂质粘土页岩,少量砂岩、炭质页岩0.671.11煤50~1.400.8~1.40218简单较稳定0砂质粘土岩、页岩,局部含油页岩砂质页岩0.751.02煤70~1.800.8~1.00132简单较稳定0含油泥页岩、少量粘土岩、砂质页岩粘土砂质页岩,局部含油泥页岩0.480.832、煤质(1)煤岩特征依据煤的宏观特征,十二号煤矿的煤为半亮煤和半暗煤,煤岩呈黑褐色—黑色,条痕为棕黑色,呈沥青光泽,贝壳状断口,条带状结构明显,裂纹较发育。煤岩中夹有薄层纹层砂岩、砂质页岩或炭质页岩,局部地段具有木炭。(2)煤质化验结果依据上疃十二号煤矿取样、潍坊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的检验报告,煤的主要工业分析和工艺性质参数如下:6挥发分26.55~49.13%,灰分32.58~36.69%,硫分1.03~1.79%,发热量15.88MJ/kg。(3)煤质综合评价根据煤质分析结果,本矿区煤质的特点是:挥发分高,发热量低,燃点低,含油量低,且煤岩松软、易风化、粘结性差。煤岩的变质程度(挥发分产率)与炭化程度(碳氢含量)低的特点,认为本煤田煤种为较老的褐煤。煤的用途主要为民用。工业上可用于火力发电,气化及炼油(低温干馏)用煤。五、矿井水文地质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五图煤田位于昌乐东部的低山丘陵区,地势总的趋势是南高北低,地表主要水系由南部低山丘陵区向北流入平原区。地表水体不多,除小型水库外,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系皆为季节性河流,汇水面积小,水量小,受季节影响较大。依据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将水文地质分为三个含水区,即北部裂隙水区、中部潜水区、南部及西部的风化裂隙水区。区域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平均年降水量600~700mm,降雨期主要在7、8、9月份。地表水的排泄方式主要靠地表沟谷注入大圩河,主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排泄方式在沟谷中呈群泉排入小圩河中,部分通过断层、裂隙补给含煤岩系,是煤层充水的主要来源。现因降雨量小,大圩河、小圩河河床长年干涸。2、充水条件(1)地表水矿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为小型冲沟和季节性河流。冲沟近南北向,全年基本无水,仅汛期汇集洪水向南流入小圩河,具备良好的排泄条件。小圩河位于矿区南部,呈东西向,在矿区内长1100m,春冬为无水期,夏秋水量较大,流速0.4m/s,流量864m3/h。矿区南有一较大地表水体——五图水库,最大蓄水量48万立方米,位于矿区南350m,对矿区开采影响不大。7(2)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厚0.3~3m,最厚15m,主要由黄土或砂土层组成,为第四纪潜水,涌水量0.8~3m3/h。地下水流向自北向南,或渗入下部含煤岩系,或呈泉水流入小圩河。砂质页岩含水层:孔隙、裂隙较发育,为承压水,受四系含水层和构造裂隙水补给。由于开采长期抽水,该层含水十分微弱,仅在矿井中见滴水现象。灰岩含水层:赋存于粘土岩间,厚度小,最大厚度2.37m。仅局部含水、水量很小。砂岩含水层,大部为细砂岩,少部为中砂岩,分布于煤系地层中。共七层,埋深26~151.7m间,厚1.75~6.56m,总厚27.31m。经开采证实,砂岩层中,上部含水较多,下部含水很少,粗砂岩含水多,细砂岩含水很少。目前井中砂岩层仅有渗水现象,涌水量0.058t/h。(3)隔水层井巷工程揭露证实,煤系地层中的页岩、粘土岩具有良好的隔水性。(4)断层导水性井田内的断层皆为正断层,断层破碎带中充填有砂和粘土,导水性较弱。F1规模大,切割深,其下盘为寒武系的灰岩,具导水作用,58号孔抽水试验,涌水量为0.685t/h。F3上盘有玄武岩,具有较好的水源补给条件,坑道揭露抽水结果涌水量为1.24m3/h。3、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本区全部为第四系覆盖,采矿区范围内无较大的水系存在。雨季地表水排泄通畅,不会形成矿井进水。该区煤层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潜水,古近系五图群中的砂岩、砂质页岩的裂隙水及薄层灰岩中的岩溶水,因此,本区煤层充水类型属孔隙充水矿床。8对矿井直接充水的含水层——砂岩、砂质页岩和薄层泥灰岩,含水较弱,透水性差,涌水量为0.058m3/h。煤层上下的粘土岩、页岩起隔水作用。矿田边界皆为断层,煤层中也有小的断层存在,但断层破碎带中充填有粘土、砂质粘土,导水性差。涌水量为0.658m3/h,对矿井充水的威胁较小,因此,本矿区水文地质类型划为简单型。4、矿井涌水量根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涌水观测资料,采用综合涌水量比较法对矿井涌水量进行预测。001lg/lg/SSFFQQ大Q1预计矿井最大涌水量Q大2003年矿井最大涌水量28.6m3/hS预计矿井最大开采深度200mS02003年实际开采深度198mF预计开采最大面积0.78km2F02003年前开采面积0.15km2h/m93.7101.149.26.28198/20015.0/93.06.2831==Qh/m65.5201.149.202.21198/20015.0/93.002.213===正Q预计矿井正
本文标题:十二号矿技改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8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