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四川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专题
-1-四川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专题绵阳市高中2009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毕淑敏迪斯尼版的《森林王子》,描写一个人类婴孩巴克利,偶入大森林,被野狼阿力一家收养,在大熊巴鲁、黑豹巴希拉等动物的呵护与培养下,成为友善、勇敢、智慧、快乐的少年。故事描绘了一幅人与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谐相处的图画。大熊巴鲁教导人类的孩子巴克利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这只载歌载舞的憨厚大熊,反复吟唱着一句话——“让我们,得到,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真理——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由一只熊告诉我们。人想活着,就必然得有一些必不可少的物件陪伴左右。几年前,我见到一个乡下孩子和一个城里孩子在做游戏。一张卡片,正面写着问题,背面写着答案。双方看着问题回答,对与不对,以卡片背面的答案为准。那题目是——生命存活的三大基本要素是什么?城里孩子说,这还不简单吗?就是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呗!乡下孩子说,啥叫脂肪?不就是猪大油吗?人没有猪油那些荤腥吃,能活。蛋白质是啥?不就是鸡蛋吗?人吃不上鸡蛋也可以活的。碳水化合物是啥东西,俺不知道。俺只知道人要活着,最要紧的是要有水、火柴和粮食!那张硬硬的精美卡片后面的答案,判定城里孩子的回答正确。但说心里话,我更认为乡下孩子的答案率真和智慧。纵观人类的历史,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的名录是越来越长了。一千年前,假如我们外出,真如那个乡下孩子所讲,只需带上水和干粮,再携一把火镰。现在呢,要带的恐怕就不仅仅是旅游鞋休闲装、驱蚊油防晒霜……这应该算是进步吧?只是大自然不堪重负了。养育一个现代人的物资,足够当初养活一百个一千个原始人。大熊的箴言里,还有一个含义——单纯。单纯是一种很真实很透明的东西,我们已经在进化中将它玷污。比如水吧,人体的细胞所需要的,是纯净的自然之水,而绝不是啤酒、可口可乐和掺了色素的某种浑浊液体。人们先是把水弄脏,然后再把脏水过滤。当人们饮着这种再生的清水时,沾沾自喜,以为是文明和进步,其实比古代人的饮水质量,还差着档次。-2-再如空气,人的肺所需要的,是凛冽的清新的山谷森林之风,而绝不是被汽车吞吐了千百次的工业废气。人们聚集在城市里,在空气中混淆进数不清的杂质,然后摇摇头说,这样的地方,太不利于健康了。于是就开着汽车,满世界找青山绿水的地方,心安理得地住下来,把新的污染带给那里。人们本来应该简洁明确地表白自己的内心,这样会避免多少误会,增进多少了解,节约多少人生啊!但是,不。有的人就习惯于虚伪客套声东击西云山雾沼,并称这些技术技巧为礼仪和外交,让世界变得遮遮盖盖诡谲莫测。于是无数人在这面难以超越的黑斗篷前终生猜谜,并因此形成窥探的癖好。也许我们可以对自己精神和物质生活中所需要的庞大分子分母,来一个约分。本着单纯和必需的原则,把太繁多的精简,把太复杂的摒弃。必需的东西越少,我们的脚步就越轻捷。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物者无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单纯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容易。因为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杂质,无时无刻不在腐蚀单纯。人们往往以为单纯只是在于童贞,如果你在晚年还保有单纯,如果不是太傻,就是天赐的一种好运气,保佑你未曾遭遇污浊侵袭,所以依旧清澈。其实,最有力量的单纯,是历练过复杂之后的九九归一,以不变应万变,自身有过滤化解和中和澄清的功能。任你血雨腥风,我自静若处子。心永远清清的,呼吸永远是轻轻的......14.文章在开头介绍了《森林王子》,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答:15.“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真理———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由一只熊告诉我们”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3-16.文章是如何围绕题目说开去的?请简要分析。(8分)答:17.作者认为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获得?(6分)答:-4-参考答案五、(22分)14、(4分)增强故事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引出观点作铺垫。(每点2分)15、(4分)为得到这一深刻而朴素的道理而欣喜;为自以为聪明的人类却要由一只看似木讷的熊来教导而羞愧。(每点2分)16、(8分)①以《森林之王》开头,引出话题:最“单纯”的生活必需品;②用城乡孩子对比,说明“生活必需品”的内容;③批评人类在进化中将“单纯”玷污;④阐明人类应该怎样做到“单纯”。(每点2分)17、(6分)(1)能让我们的生命延续下来的最简单的物质必需品;单纯、平静、欲望很少的恬淡的心境。(每点2分)(2)(略)(2分,结合文章,言之成理即可)四川省乐山市高中2009届第一次调查研究考试语文试题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一18题。我们在夜间到达日内瓦,下着雨,然而天亮前雨停了。打开阳台门,我们就感觉到了秋日凌晨那醉人的凉意。从湖上飘来的乳白色雾气渐渐消散,太阳还不明亮,却已经在雾中生气勃勃地散射着光芒。我们匆匆盥洗完毕,穿好衣服,走出饭店,因为睡足了觉而精神百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畅游一番,年轻的心预感到这天一定会过得很好。“上帝又赐给我们一个美好的早晨!”我的同伴对我说,“你发现了吗?不吸烟,只喝牛奶吃蔬菜,在户外生活.天明即起,这真使人向上!”在不见有行人的滨湖路上,太阳已经穿过雾障热辣辣地照着。萨瓦群峰渐渐消隐在明亮的朝雾中。近处,在宽阔的谷地和清凉潮湿的雾气中,就是那清澈透明的蔚蓝色深湖了。它还没有醒来,麇集在岸边的一艘艘小船的三角帆也都还没有醒来,好似一只只灰色翅膀高举在空中。两三只海鸥掠过水面,其中的一只突然从我们面前一晃而过,冲到街上去了。我们不约而同地转过身去,看见这只海鸥被它看不惯的景象吓着了,一个急转弯又飞回来……住-5-在晴朗的早晨会有海鸥飞去的城市里的人真幸福!我们迫不及待地要走向山中,走向湖畔,走向远方……我们头上的碧玉色天空渐渐明净起来。我的同伴说:“你知道吗,我常常很难相信自己真的已经身在本来只能望着地图遐想的地方。瞧,这些山后面就是意大利,离我们这么近。瞧,萨瓦,就是那些牵着猴子流浪的萨瓦小男孩的故乡,我们小时候还读过讲他们的非常动人的故事呢!”码头边有一些小船和船夫在阳光下打盹儿。雾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可以看见这湖沿着谷地伸展到很远的远方。我们脱了西服上衣,挽起袖子,荡起双桨。码头渐渐向后退去。在阳光下闪耀的城市、滨湖路、花园……也都向后退去。前方的湖面光辉刺目,船边的湖水越来越深,越来越重,越来越透明。把桨插进这样的水中能感觉到它的弹性。我们放下桨,四周立刻静极了。我们闲上眼睛,很久很久只听得见从小船两侧流过的水发出的单调的汩汩声。“往前走吗?”我问。“等等,你听!”我已经举起双桨,汩汩声慢慢消失。从桨上滴下一滴水,两滴水……太阳越来越烈地烤着我们的脸……从山中离这儿很远很远的地方传来孤孤单单的均匀洪亮的钟声。“你还记得科隆大教堂的钟声吗?”我的同伴低声问我,“我比你醒得早,天刚亮,我站在敞开的窗前听了很久,那钟声在那座古老的城市上空多么孤单,多么响亮啊!莱茵河,一座座古老的城市,一幅幅古老的画……可是这儿的不一样,这儿的更好……”这钟声,既清且柔,送进我们耳中。我们听着,闭上眼睛坐着,感觉有阳光亲抚脸颊。从远处传来满含怒气的轮机喧声,、一艘纯白的小轮船闪着光在离开我们大约两俄里的地方驶过去。玻璃样的湖水一波一波地,宽阔平稳地朝我们奔来,好久好久才轻轻摇动了我们的小船。“我们进山了,”轮船渐远渐小了以后,我的同伴对我说,“生活留在了这些山外,我们正进入我们的语言无法命名的静的福地。”他慢慢摇着桨,说着,倾听着。钟声时远时近。我想,山中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座小钟楼,独自以自己的洪亮钟声歌颂这星期日清晨的和平与宁静,召唤人们沿着俯瞰这片蓝湖的山间小路到它那里去……远远的山坡上布满色彩缤纷而柔和的秋的树林,一幢幢如画的花园洋房寂寞地度着这晴朗的秋日。“多美啊!”我的同伴又说,“活着,生存在世上,呼吸着,看见天空、水、太阳!-6-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啊!可我们还是不幸!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人生短促,在于孤独,在于我们生活得不正确吗?雪莱和拜伦都曾经在这湖上荡舟……后来是莫泊桑,他孤独,而心里却装着让整个世界幸福的渴望……要点酒吗?”我递过我的杯子,他给我斟满一杯酒,又惆怅地笑着说:“我觉得,总有一天我会与这亘古以来的静融为一体,幸福只在这静中。记得易卜生的话吗?他说:‘玛雅,你听见静了吗?’你听见这山中的静了吗?”我们久久地望着群峰,望着群峰之上那含着秋的无望的愁绪的柔净天空。太阳高悬在四面环山的深谷之上,一只苍鹰在深谷与天空之间的广阔空间翱翔……我们不慌不忙地摇着桨,同时谈着去萨瓦旅行的事。无论到哪里,对于我们都是新的自然的美,艺术和宗教的美,在我们年轻的心中总是激起把我们的生活提升到那个境界,使之充满真正的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这快乐的欲望。我们在旅途中随处都注意到一些女子,她们勾起我们对升华的,浪漫的,情调高雅的,几乎是对我们眼前时隐时现的理想女性形象的崇拜的爱情的欲望……不过这种退隐到密林和群山之中的幸福—你越追它,它退得越远——莫不是仙境才有?(1901)14.这篇经典散文原题只有1个字。请你细心揣摩全文内容,准确地找出1个字来为它命名。(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文章中写了山中钟楼传来的钟声,也通过“同伴”的口。回忆到了科隆大教堂的钟声。请比较这两种钟声的不同。(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文章第3段写了一只海鸥,倒数第2段写了一只苍鹰。对文中描写的这两只鸟儿,你更喜欢哪一只?说出你的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这篇散文共在6处地方引用了“同伴”的直接引语(不包括那次“对话”),而作者的话语却不采用直接引语的表现方式。请对作者多次直接引用“同伴”话语这一手法作分析,谈谈作者采用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有哪些。(6分)-7-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结尾段在总结全文时阐述了哪些思想内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五、(22分)14.(2分)答:这个字是“静”。(其他答案不得分)15.(6分,每项都有3个角度,每个角度1分。其他答案不得分也不扣分)答:科隆大教堂的钟声孤独
本文标题:四川省200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专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84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