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简介内容:人物——历史的主体、创造者方法:简略了解、客观评价六个单元22位人物共同点: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第一单元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封建社会不同时期历史功过较为鲜明古代中国政治家李贽:“始皇出世,……,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晋朝人:“无道”,“视杀人为狗彘”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第34代君主赵正9年孤独生活13岁即位(前247年)22岁亲政(前238年)软禁太后逼死吕不韦统一全国秦始皇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2.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1、秦统一六国的经过?2、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3、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4、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5、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6、怎样评价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1、过程:1)先灭弱韩:前230年2)离间灭赵:前228年3)水灌灭魏:前225年4)王翦灭楚:前223年5)北灭燕国:前222年6)完胜灭齐:前221年屈原战国七雄咸阳秦一、秦统一六国:1、进程:1)先灭弱韩:前230年2)离间灭赵:前228年3)水灌灭魏:前225年4)王翦灭楚:前223年5)北灭燕国:前222年6)完胜灭齐:前221年10年材料一:及至秦王,续六世(孝公及以后五世秦王)之余烈,振长策(马鞭)而御(驾驶)宇内,吞二周(东周、西周两个小国)而亡诸侯,履至尊(登上至高位置)而制(统治)六合(天下)。——贾谊《过秦论》材料二: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结合则料料和所学知识你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信息?商鞅商鞅变法使秦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改革,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课堂思考1:阅读下列材料一、秦统一六国:2、原因:1)国力因素:2)民心因素:3)个人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人民渴望统一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一、秦统一六国:2、原因:1)国力因素:2)民心因素:3)个人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人民渴望统一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广纳贤士李斯(楚国)尉缭(魏国)——广纳贤士修建郑国渠修水渠计划是韩国的“疲秦计”,秦国组织10万人修建郑国渠。连通了泾河、洛水,灌溉关中大片良田。后嬴政识破了韩的阴谋,下达“逐客令”。李斯规劝后,秦王幡然醒悟,撤销“逐客令”。而“疲秦之计”也成了强秦之策郑国渠示意图——知错就改一、秦统一六国:2、原因:1)国力因素:2)民心因素:4)个人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人民渴望统一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广纳贤士知错就改先灭弱韩离间灭赵水灌灭魏王翦灭楚北灭燕国完胜灭齐秦灭六国弱两翼齐——策略得当(远交近攻)一、秦统一六国:2、原因:1)国力因素:2)民心因素:3)个人因素:4)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人民渴望统一嬴政具有雄才大略广纳贤士知错就改策略得当(远交近攻)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秦国统一六国的因素有哪些?1、根本原因:2、社会基础:3、人民要求:4、国力基础:5、秦王嬴政:顺应了统一的历史趋势社会经济发展,各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加强战争带来沉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商鞅变法最彻底,实力最强雄才大略,正确的统一方略(经过)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皇权至尊中央三公地方郡县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核心特征——“三权分立”(行政、军事、监察)——强干弱枝评价中央集权制度1、积极: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2、消极:建立地主阶级对人民的专制统治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促进文化发展经济交通军事小篆焚书坑儒思想控制,文化摧残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交通军事圆形方孔钱秦权度:长度单位量:容积单位衡:重量单位统一度量衡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控制思想,摧残文化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军事驰道与直道被遗忘的直道云南“五尺道”秦驰道开通水系灵渠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军事始皇出游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经济发展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地方:郡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思想控制,摧残文化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三、秦始皇的暴政: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40多万民工辽东临洮全长一万多华里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三、秦始皇的暴政: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多万人/年······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2、急建长城:3、大兴土木:4、刑法严酷:5、赋税沉重:6、沉重的徭役和兵役暴政嬴政(前259—前210)秦第34代君主赵正9年孤独生活13岁即位(前247年)21岁亲政(前239年)软禁太后逼死吕不韦统一全国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秦始皇三、秦始皇的暴政:暴政前209年秦末农民战争前207年秦亡前221年统一——1.秦始皇的暴政:(2)刑法严酷——轻罪重罚(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4)赋税沉重秦灭亡的原因:2、秦末农民起义(3)大兴土木——阿房宫、陵墓——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评价秦始皇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⑴功: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⑵过: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焚书坑儒摧残文化功:过:总评:①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开创历史新纪元②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促进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推行暴政,激化阶级矛盾,秦短命而亡功大于过,封建社会初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例题:材料一: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材料中空缺的文字。(2分)(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3分)(1)小篆(1分);皇帝。(1分)(2)统一度量衡(1分)。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分)。例题:材料二据班固《汉书•食货志》记载:“(秦)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王焚文书而酷刑法。……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如何“仁义不施”的?(3分)赋役沉重;焚书;刑法严酷
本文标题:千古一帝秦始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891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