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上语文一单元导学案郭雨青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1班级小组姓名学号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年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自主探究课日期:2012.09.11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时芳学习目标:1、学会并正确书写13个生字新词,会认7个生字。重点理解“天下奇观”“横卧”“水天相接”等词语。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过程:预习任务: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2、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3、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2、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3、读了课文,说一说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收集到图片的同学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来说。4、课文2-5段分别写了钱塘江潮哪些时段的景象?闯关练习:1、我会给多音字组词蒙:mēng()薄:bō()号:háo()méng()bāo()hào()měng()bò()2、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A、奇特而又罕见的景象。——()B、形容隐隐约约,不大清楚。——()C、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用来形容人声嘈杂喧闹。——()D、变成原来的样子。——()3、我会填(按原文添空)。今天,我们到海宁来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______,潮来之时,只见_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_;那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潮过之后,江面上________。看看堤下,____________。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________,我们为之_______,为之__________。学习收获:第1课:观潮第二课时年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预习展示日期:2012.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审核人:时芳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自己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学习重点:反复朗读重点词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突破方法:找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壮丽景象的句子,反复朗读并结合图片感悟。学习难点:由浅及深,感悟作者听其声、观其行、思其序的观察方法。突破方法:抓住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几部分来理解。学习过程:一、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1、大声朗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作者主要写了钱塘江大潮哪三个时间段的景象?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观潮的时间、地点、人物各指什么?※潮来之前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第二自然段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4、学习第3、4自然段(潮来时):※在书上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壮观景象的语句。※在书上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语。5、朗读第3、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潮来时景象。6、边读第5自然段边想,这一段写了什么?7、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什么?二、检测拓展(一)用恰当的词语代替画线的部分。1、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好像消失,又好像出现。()2、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3、浪潮马上要来了,顿时人声嘈杂、喧闹,像水在锅里沸腾那样()4、浪潮水势非常大地飞奔而来。()(二):请以解说员的身份,以插图为依托,为钱塘江大潮写一段解说词。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2班级小组姓名学号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班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预习展示日期:2012.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审核人:时芳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3、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突破方法:把握课文内容,细致朗读。学习难点:了解大峡谷壮丽、奇异的景观。突破方法:用过作者列数字的表达方法以及生动的语言。学习过程:一、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雅鲁藏布大峡谷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2、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3、再读课文,选择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来自学。4、理解你认为难理解的句子。检测拓展一、在括号里填上叠词。()细流()瀑布()江水()白雪二:小练笔(请你选择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写一写。)第1课:鸟的天堂第一课时年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自主探究课日期:2012.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时芳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重、难点:掌握重点词句,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过程:预习任务:1、学习重点生字词语。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自主、合作、探究:1、你学会了那些生字词?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字词吗?3、比一比,谁能把课文读得最好听。4、按照预习本上的七大模块进行展示学习收获:知识延伸:收集关于巴金的小资学习收获: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3班级小组姓名学号第3课:鸟的天堂第二课时班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预习展示日期:2012.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审核人:时芳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14个,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3、理解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景象。4、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学习重点:1、通过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对比,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突破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学会对比两次景物。学习难点:学习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突破方法:反复朗读描写大榕树茂密的句子(静态),鸟飞的句子(动态)。学习过程:●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找出课文1—4自然段中一个比喻句,说说用什么比喻了什么?3、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1)课文描写了大榕树的什么特点?(2)找出书上那个描写大榕树大的语句。(3)找出书上描写大榕树美的语句。4、学习第10---14自然段(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理解重点句子:a)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这只,那一只有飞起来了。b)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5、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找出文中描写大榕树的那一段,说说作者用了采用了什么方进行描写。※读一读12----13自然段,这里写鸟的天堂很热闹,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学习收获: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4班级小组姓名学号第4课:火烧云班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预习展示日期:2012.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审核人:时芳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3、感受火烧云的美妙奇异,激发自己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学习重点:通过朗读和讨论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突破方法:找到这些段落反复的读。学习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突破方法:抓住描写时间变化的颜色变换的词语。学习过程:●先自主学习后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理解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些什么。2、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描写霞光的?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4、再读课文的2----6自然段,说说作者重点是从火烧云的哪些特点来观察的?●检测拓展二、照样子写词语。例:红彤彤二:按课文内容填空。作者是抓住火烧云的和两个特点来描绘的。其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等。写形状变化之快运用了一会儿、、正在、、等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收获: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5班级小组姓名学号课题:语文园地一(5课时)年级:四年级单元:第一单元课型自主探究课日期:2011-09-主备课人:郭雨青学科组负责人:审核人:时副校长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2、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学习重、难点: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2、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学习过程: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2.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二、日积月累1.读读认认。(1)自己读一读。(2)指名读,(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三.读读背背(1)自己练习读诗句。(2)指名读(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4)男女生比赛读(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第二课时一、趣味语文好读书,不好读书。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3.师生小结。再读。4.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5.师生再读。6.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二、词语盘点1.读读写写2.读读记记3.听写词语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四、展示台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1)在小组内展示(2)在全班展示第三课时(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教学准备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口语交际)教学过程:石河子第二十中学2012年秋季导学案6班级小组姓名学号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4、再次指名交流。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第四课时(习作)教学过程: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语文一单元导学案郭雨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5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