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一、教材简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难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关键: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四、教学建议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五、课时安排:方向与位置4课时《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教学时间1课时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项正兴起的时尚运动,定向运动。这是怎样的一项运动呢?请仔细观看短片,寻找答案。(视频播放定向运动的简介)师:通过介绍,你对定向运动有什么了解?师:看来要参加定向运动还要具备一些本领,什么本领呢?师:要学会从图上找到目的地的位置和方向。复习: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有关方向的知识,谁能跟大家讲讲你了还记得哪些知识?(生说八个方向,师板书。)教学活动2二、探究新知:1、如果上图是一个简单的地图,O是中心点,图上有A地(用点表示),你能非常准确地告诉老师从O点到A点怎么走吗?生讨论。2、方位表达引导:引导:就说东北方向准确吗?怎么说好一些?生1:量一量师:怎么量?(师量出夹角约为30度)那应该怎么说呢?(A地在O点的东偏北30度)师:还有别的说法吗?为什么不说是(A地在O点的北偏东60度)3、小结:在生活中一般我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方位,所以应该说东偏北30°C。4、距离表达引导:这样就能确定A点的位置吗?(师在此方向上再任意点一点)生:还必须说距离是多少.师:只知道一段为500米,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长的距离,你能估计一下吗?5、小结。AO教学活动3三、尝试练习:1、以雷达站为观测点,填一填。护卫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巡洋舰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鱼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离雷达站千米。2、做一做:注意:选择夹角小的来量角度、注意单位长度。还要注意量角的方法。师:刚才我们都是以小明家为中心,如果是从小明先到书店再到邮局呢?应该怎么确定位置?教学活动4四、总结课后反思《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位置与方向(第二课时)教学时间1课时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而且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认识了在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经过本单元例1的学习后,学生又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来确定物体位置的基本方法。本课要研究的例2的内容是例1的“逆命题”——即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绘制平面示意图,通过制作平面图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和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在量角器帮助下确定方向;用标准长度表示一定距离。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学习了如何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今天我们还要学会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2、复习:以电视塔为观测点,按要求填空。新课标第一网文化广场在电视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体育场在电视塔东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馆在电视塔南偏东30度的方向;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教学活动2二、尝试探索、学习方法:1、尝试。2、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问:东偏北40度怎么画?(东偏北说明是靠近东边往北偏,角度是40度。)距离为45千米怎么画?(1厘米15千米,45千米里面有3个15千米,图上要画3厘米。)2、小结:要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3、注意:如果是北偏东40度呢?南偏西40度呢?(靠近哪个方向就以哪个方向为基准。)教学活动3三、再次尝试:(1)独立练习。(2)小组讨论校对,说说方法。(3)小组汇报、集体评议,教师进行梳理。交流:你们组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注意什么?怎样确定?(4)提问质疑。生提问。师:比较各个平面图,为什么有的图大,有的图小?小结:1厘米表示的大小不同,图的大小也不同。教学活动4四、巩固练习:xkb1.com教学活动5五、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课后反思《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位置与方向(第三课时)教学时间1课时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研究的是位置的相对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教学使学生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方向。2、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3、“做一做”呈现了两名学生合作判断对方所在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由于参照点与目标点的不同,描述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时会有两种方式。教学难点:认识到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观察书上插图,小组讨论(1)用自己已有的方位知识说一说这些城市的位置关系。(2)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在班内汇报。2、汇报讨论结果(1)首先找到北京和上海在地图上的位置。(2)确定以谁为观测点。(3)用语言描述北京和上海的具体位置。(以北京为观测点,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度的方向上。以上海为观测点,北京在上海的北偏西30度的方向上。)3、答疑解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解答,能在组内解决的在小组内解决,努内解决不了的老师解答。)教学活动2二、复习巩固、完成做一做(1)组织学生做游戏(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2)让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来,人人开口说一说。教学活动3三、复习反馈1、完成练习第1、2两题2、当堂汇报(北京在哈尔滨的南偏西的方向上,哈尔滨在北京的备偏东的方向上。)(学校在我家的南偏西的方向上,距离约是900米。)(小刚)(你家在学校的北偏西的方向上。)(小芳)教学活动4四、总结课后反思《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位置与方向(第四课时)教学时间1课时学情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是前面学习的提高,也是后继学习的准备。它试图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位置和描述简单路线图的方法,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本课要学习描述或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过程与方法在合作交流中能绘制简单的路线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路线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体会定向运动行走过程中的观测点在不断变化。教学难点:根据观测点的变化来重新确定方向标观察物体的位置。教学资源ppt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介绍应用1、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位置与方向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比如说现在非常流行的“定向运动”!你们知道什么叫作“定向运动”吗?2、师介绍。(演示课件)大致估计方向。教学活动2二、说说方向与路程:(1)这个图不是很清晰,我们来看看书上一幅差不多的图:校园定向运动路线图。完成这个题关键是什么?(确定中心)中心怎么确定?昨天所学?今天的呢?你能根据这个路线图,说说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吗?试一试。跟同桌说一说。(2)反馈校对(3)小结2、校对25页第3题。教学活动3三、画路线图:1、做一做。说一说怎么做?再试一试。(重点在第二部分:画到哪个地点就以哪个地点为中心。)2、26页第5题:四、总结课后反思
本文标题: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0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