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四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讲学稿
1四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讲学稿课题1.《生活需要消费》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生活需要消费,了解最基本的消费知识。2、使学生知道生活与消费、消费与收入、收入与劳动之间的关系。3、使学生知道家庭消费依靠父母的劳动收入来维持,要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1、通读教材4—11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2、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1、我们的家庭收入从哪里来?2、我们是怎样消费的?3.家里多余的钱做什么?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访问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假如你有节余的钱,你会做什么?23.你参加过什么样的劳动体验?通过体验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答:答案不限定,写出参加过什么样的劳动。(1分)写出感想(围绕“劳动很辛苦,挣钱不容易,平时要节俭”等方面回答)。(3分)五、巩固运用:1.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而消费又需要一定的()来维持。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一点家庭的()情况,就会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学会()。2.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依靠()。我们的家庭支出主要有()等。3.生活中,我们经常购买一些(),这就需要一定的()。4.判断(1)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需要消费。()(2)父母为家庭提供收入时他们应尽的义务,我们不需要去珍惜。()(3)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体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B.广告上说好的东西,我们就可以买。C.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调查内容确定不同的调查方法。D.我们买东西要专门挑高档的买。5.假如你有节余的钱,你会做什么?6.家里多余的钱做什么?7.你父母是的职业是什么?他们每天做那些工作的?教(学)后反思3课题2.《不同的购物场所》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3、通读教材12—21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4、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什么是超市?它有什么特点?2、怎样做统计?3.你还知道哪些购物场所,请再写出5例。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广饶有哪些超市?2、你去过的购物场所有那些?4五、巩固运用:1.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大部分是从()买来的。主要的购物场所有()、()、()、()、()、()。2.判断。(1)超市里的商品总是比别处的便宜,而且质量也有保障,所以大家都爱到超市中购物。()(2)专卖店是专门出售某一类商品的商店。如,百货商店。()(3)不同的包装,商品的价钱差别不大,所以买东西,不看包装。()3.选择下列属于购物场所的是()A、百货商场B、农村代销店C、便民店D、集市3.人们为什么喜欢到超市购物,写出你认为的四条理由4.在城市里,许多人喜欢到超市里购买东西,这是为什么?5.超市里的商品为什么质量好?6.农村集市有什么特点?教(学)后反思5课题3.《做聪明的消费者》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了解购物的基本常识,了解消费者的权益、增强学生的消费保护意识。2、学习学习用品的购买方法;3、学习购买健康食品。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5、通读教材22—27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6、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什么三无产品?2.你还知道消费者有哪些权益?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1.人人都会花钱,但怎样做才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呢?(怎样才是合理消费?)2、买到的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该怎么办呢?3.吃了变质不合格食品我们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危害,在选购食品时,我们注意包装上什么6五、巩固运用:1.买东西有许多学问,如()、()、()等。买食品要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等。2.“三无”产品指的是()、()、()。3.如果商店不同意调换你购买的商品,我们应找()。4.(),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5.消费者投诉电话是().6.选择(1)我国的“消费者权益日”是每年的()A3月14日B3月15日C3月16日D3月12日(2)属于买食品时要注意的事项的是()A、商标B、生产日期C、停车场D、减价(3)选择食品主要看()A保质期越近越好B食品配料越丰富越好C价格越低越好D包装袋直漂亮越好7.判断.(1)在超市买到过期的食品扔掉算了,不要找麻烦。()(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6.买到的商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如果商店不同意调换怎么办呢?生活中还会遇到什么情况?7.怎样做才是一个聪明的消费者呢?教(学)后反思7四年级品社上册第二单元讲学稿课题1.《多彩的民族节日》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2、培养自己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节日及喜庆活动的感受和见解。4、培养自己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文化传统和节日习俗的情感。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7、通读教材30—37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8、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你知道我国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有哪些习俗吗?各写出不少于四条。2、请写几条你搜集的春联。3.春节有哪些庆祝活动?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请对应写出4个。答: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回族(维吾尔族)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洛萨节;壮族的歌婆节等等。2.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有什么习俗?8五、巩固运用:1.我国是个()的国家,()个民族就像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了解民族传统节日,可以增进我们对各民族的(),增强各民族之间的()。2.我知道的民族传统节日有()。3.农历()是元宵节,元宵节又叫()。4.农历()是中秋节,中秋节又叫()。5.“那达慕”大会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举行。“那达慕”是蒙古语()和()的意思。6.藏历称新年为(),从藏历()开始,到()结束。6.判断(1)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最有传统特色的节日。()(2)“那达慕”大会是维吾尔(蒙古族)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7.选择(1)“那达慕大会”是()的传统盛会。A藏族B傣族C回族D蒙古族(2)下列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是()A.春节B.中秋节C.圣诞节D.端午节8.写出8个我国传统的民族节日。9.你知道那些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呢?教(学)后反思9课题2.《家有喜事》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喜庆活动及民间风俗。2、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喜庆活动的感觉和见解。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感受生活的快乐。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通读教材38—43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草坪婚礼2、简易酒会婚礼3.你知道少数民族盖新房、搬新居有哪些习俗吗?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说说我们这里的婚礼有什么习俗?2.写一写你家的喜事。10五、巩固运用:1.家庭中的喜事有许多,如()、()、()等。2、不同(),不同(),不同(),人们的喜庆习俗也有所不同。3.你知道我们这儿盖新房、搬新居有哪些习俗吗?4.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喜事?5.生活在线近几年,你的家中发生了哪些喜事?请选择2件写下来。并针对其中一件喜事写出你的感想。教(学)后反思11课题3.《异国习俗》课型预习展示课执笔人苏召萍审核人级部审核讲学时间教师寄语用远大的奋斗目标去开发,目标越远大,潜能开发的越多。目标越小潜能就得不到开发,甚至退化。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目标认定、预习感知:通读教材44—49页,理清知识脉络,找准知识点。思考知识重点和难点,并交流感受。二、学习效果检验1.关于圣诞节,你了解哪些?2、关于感恩节,你了解哪些?三、展示交流(知识巩固):1、小组内展示交流:检查自己的“知识运用情况”。2、班内、师生间展示交流: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四、点拨升华1、了解异国习俗有什么意义?2.泰国人的见面礼节是怎样的?12五、巩固运用:(一)填空1..每年的()是圣诞节,它是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之一。2.西方的感恩节,定在每年()。3.“热狗”起源于()。()是日本人的服饰。(二)、判断。1.每年的12月26(25)日是圣诞节,是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2.日本人喜欢穿和服,西班牙人(斗牛舞)爱跳桑巴(巴西)舞。()3.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够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4.圣诞节是欧美各国最盛大的节日之一。()5.“热狗”起源于英国(美国),后来在美国成为一种流行的食品。()(三)、选择1.喜欢穿白袍、戴白头巾的是()A美国人B泰国人C南部非洲人D阿拉伯人2.下列节日属于西方传统节日的是()A、感恩节B、母亲节C、中秋节D、洛萨节(四)你知道哪些异国习俗。答:圣诞节-欧美各国;感恩节-美国;斗牛-西班牙;新年音乐会-奥地利;精美食品-意大利;优美舞蹈-保加利亚;樱花节、穿和服、茶道、相扑-日本;芭蕾舞剧-俄罗斯;风味小吃“热狗”-美国;草群舞-夏威夷土著;见面双手合掌,十指并拢,表示敬意-泰国;喜欢穿白色衣服-阿拉伯人;啤酒节-德国;狂欢节-巴西。)(五)外国舞蹈有哪些?教(学)后反思13四年级品社第一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生活中的()、()、()、()都需要消费,而消费又需要一定的()来维持。2、爸爸、妈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着,他们靠()为家里提供了收入。3、生活中,我们经常购买一些日用品,这就需要一定的()。4、我们的日常消费主要依靠()。5、我们熟悉的购物场所有()、()、()、()等。6、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于()年()月()日起实施。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后面打“√”;错的打“×”)1、消费需要一定的经济收入来维持。()2、专卖店是专门出售某一类商品的商店。如,百货商店。()3、不同的包装,商品的价钱差别不大,所以买东西,不看包装。()三、请
本文标题:四年级品社上册第一单元讲学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