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华南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二〇一二年九月前言“十一五”期间,学校紧紧围绕“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抓住“211工程”、“985工程”和新校区建设的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十二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五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对学校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全面审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思考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科学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基础上,系统梳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举措,着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引导和推动学校新一轮科学发展。学校“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以国家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09-2020年)及“985工程”下一阶段建设总体规划和改革方案为依据,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阐明了“十二五”期间的建设目标、发展思路和建设举措。“十二五”规划作为学校发展的阶段性规划,是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在“十二五”期间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在高水平大学建设进程中发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规划的制定经过认真的调研论证,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智慧,是指导学校2011-2015年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一、“十一五”学校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是学校发展历史上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绩的五年。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面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教育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经过全体华工人的努力,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科学发展轨道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学校的办学结构更加优化,综合性内涵更加丰富,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一)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学校组织开展了解放思想学习讨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胜利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部省共建以来的办学经验,深入思考和谋划学校未来的科学发展,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提出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丰富了“适应变化谋变化,融入发展促发展,强化特色上水平”的发展理念;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健全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完善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四育人”体系,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校史馆,丰富和弘扬华工精神和特色文化,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被评为“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的“关注中国返乡农民工”、“双转移、双提升”、“家电下乡”等主题调研成果得到温家宝总理、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以及教育部、团中央等部委领导的亲笔批示和高度肯定,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二)综合化学科布局基本形成,学科水平显著提升“十一五”期间,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实推进“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加强规划和管理,推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全面完成,“211工程”三期建设和“985工程”下一阶段(2010-2013年)建设顺利启动。围绕国家和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优势力量,抢占制高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不断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布局,开展学科和学院的大幅度调整和学科融合,巩固提升工科、加快发展理科、积极扶持有特色的人文社科,加强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学科整体水平显著提升。至“十一五”末期,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增至3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增至1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增至204个,本科专业增至85个,专业学位类别增至14个,学科门类增至11个,形成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布局;共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7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12个二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增至19个。一批优势学科成为国内一流和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学科,其中,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4大学科跻身世界前百分之一行列,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科;轻工、食品、建筑、化工、材料等学科位居全国高校前十名。(三)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鲜明,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突出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逐步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本科生规模逐步稳定,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防生教育共同发展。至2010年底,各类在学学生总规模达到80,033人,比2005年增长50.6%。其中,本科生25,063人,硕士生13,719人,博士生2,158人,留学生1,251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38,842人,分别比2005年增长28.4%、39.1%、25.5%、419.1%、78.1%。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优化,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由2005年的1:2.5优化为1:1.7,专业学位硕士生占硕士生总规模比例从31.3%增长至47.5%。“十一五”期间,学校积极探索与一流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培养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与国际著名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与部队联合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华工模式”、“华工现象”受到国内外科教界的热议和推崇。有17人次本科生作为并列第一或署名作者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1篇,新增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8篇,获得国家及国际级科技竞赛奖励600余项,连续3次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总分前10名,4次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4人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新增国家教学团队6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6门,6本教材入选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3个工程领域被评为“特色工程领域”,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83项、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第一完成单位4项),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广东省唯一获评单位)。2007年以优秀成绩再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首批开展工程博士培养试点高校。“十一五”期间,学校为社会输送了近5万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91%以上的本科生和85%以上的研究生选择在广东就业,成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四)引进与培养并举,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和培养并举,继续强化“兴华人才工程”和“大师+团队”队伍建设模式,大力实施“百人引进计划”,重点培养和引进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队伍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新增两院院士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千人计划”入选者6人、长江学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珠江学者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73人、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从国外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引进中青年拔尖人才118人。师资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十一五”末,共有在职教职工4,453人,其中专任教师2,284人,占在职教职工的51.29%。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增长至59%,45岁以下中青年专任教师比例达70%,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增长至62%,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比例增长至55%,外校毕业教师比例达到80%。一批优秀教师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五)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学校坚持面向国际科技前沿,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科研项目和经费数保持快速增长势头,重大项目、重点基地、重大成果等方面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和广东高校首位,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实到科研经费达3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45.9%,五年年均增长19.4%;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重点项目8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被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0,000余篇,新建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基地36个(其中国家级基地6个)。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如瞿金平院士团队的“塑料动态成形加工技术与装备”率先提出塑料动态塑化成型方法及原理,发明并研制出塑料动态塑化挤出、注射成套技术装备,解决了国际重大技术难题;曹镛院士团队突破国外专利保护,首创用全印刷法制备OLED全色发光显示屏的新技术新工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学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十名,通过了军工科研生产的保密、质量及科研生产许可认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现快速发展,2010年科研实到经费突破5,000万元,共获9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建成8个省级文科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围绕国家与广东现代产业发展重大需求,触角前伸,重心下移,不断深入产学研合作,成绩突出。牵头组建了教育部与广州市政府共建的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广东各地建立了15家地方工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或参与组建了24个产学研创新联盟、41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与60多个专业镇建立密切合作关系,着力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派出450多名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广东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承担了一批国际重大科研合作项目,其中2007年与加拿大合作开展“利用分子控制专利技术工业化生产VitaSugar新型食品原料”项目的产业化,获3000万元经费支持,推动企业投资4亿元,在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主持设计了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北京奥运会场馆、广州亚运会比赛场馆等具有国际影响的国家级标志建筑,全程参与广州市污水治理与河涌综合整治工程,为国家和广东重大工程和社会发展事业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六)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国际化办学水平逐步提升学校坚持实施“开放活校”战略,逐步完善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积极组建实体性合作机构,不断拓展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项目,扩大和丰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规模、层次和类型,推进人才联合培养和国际科研合作,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十一五”期间,与北美、欧洲、澳洲等地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签订近100个合作协议,搭建了中美中心、中意中心、中法工程师学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和人才培养机构,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与美国普渡大学、法国南特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境)外知名大学建立联合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有2个基地入选国家“111引智创新基地计划”;累计派出300多名本科生、200多名研究生、2,000多人次教师赴国(境)外高水平科研机构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学术活动,累计邀请4,000多名国外著名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聘请各类长短期外籍专家
本文标题:华南理工大学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1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