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型: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原著选读题科学哲学1.科学的内涵、分界,什么是科学?科学是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的总结,是不断揭示真理的过程。它分为物质科学和非物质科学两大类。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应具有以下特性:系统性:“科学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有组织的系统化的知识体,能够解释众多的现象,并找出其中的联系,解释自然界的奥秘。精确性:科学追求精确性,常用精密明确的语言,尤其是数学语言表达思维成果。可错性或可变性:自然科学不满足于含糊的语言和不严格的概括,追求精确化就会使科学理论容易接受经验的检验,使它面临被观察、被实验资料反驳的更大危险。这不是科学的弱点,正是科学的生命力所在。批判性:批判性是科学最根本的特性。组成科学的一切要素都有经受事实、经验、实践和其它理论的检验,科学中任何权威都不能免除这些检验。一旦免除检验,就可能蜕变成教条或伪科学。2.东西方对于不同的问题的不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古代对自然的认知特征:直观、形象、整体、联系;西方是分析、静观、机械、实证的模式。西方向中国借鉴综合、有机的整体观,与我们传统相比,其视角和高度已经完全不同了。经过两千多年分析理性的“否定”之后,现在走向“否定之否定”。中国在数学方面侧重于实际应用,弱于纯粹的逻辑演绎推理,更没有形式化的公理体系。例如:九章算术跟近代以前的西方相比,中国古代天文学在天象观测和历法推算等实用性方面毫不逊色,但在理论上特别是宇宙论方面显得很薄弱。在研究日月五星的运动时,只注重经验的实用性,侧重于实际位置的推算,不大关注体系结构和运动理论。科学的种子来自东方,东西方互相需要。3.演绎推理的5条规则,举例子?要确保一个三段论的有效性,需要遵循五条基本规则。前三条是关于项的,后两条是关于前提和结论的。(1)一个正确的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否则,就会出现“四项错误”。(2)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否则,就会出现“中项两次不周延”的错误。金子是闪光的,金子是金属,所以,金属都是闪光的。(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不得周延。否则会出现“大项不当周延”或“小项不当周延”的错误。(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艾滋病不是源于中国,乙肝不是艾滋病,所以,乙肝…(5)如果前提有一否定,则结论否定;如果结论否定,则前提有一否定。演绎法:(1)三段论(2)联言推理前提或结论为联言判断。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3)选言推理前提中是一个选言判断的推理。人的思想要么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么是从实践中得来的。(4)假言推理如果物体受到摩擦,那么它就发热。(5)二难推理二难推理是假言推理的一部分(6)关系推理前提中至少有一个是关系判断的推理,该推理是根据前提中关系的性质进行推演的4.事实、观察与理论的关系、怎样看待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先入之见对观察的影响?1/事实陈述是否先于理论?任何可观察的事态(事实本身)都需要用语言来陈述和表达。必须事先拥有1、合适的概念框架2、以及如何合适使用这个概念框架的知识2/A、传统的科学观认为:理论要依赖于观察,而观察却独立于理论;从F•培根以来的传统科学哲学认为,科学研究从观察开始,通过观察搜集到大量事实材料后,在充分归纳、整理这些材料后,提出理论。B、现代科学观更注重:理论指导观察,观察渗透理论(确定观察目的确定观察现象选择观察方法制定观察步骤)3/积极、有利的方面: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进展;思维会受到启发.所谓的先入之见,是指每个人在他的心智中都有他自己的世界概念,他无法轻易使自己摆脱它。事实表明,毫无先入之见地做实验,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不仅会使一切实验毫无结果,而且人们做过这种尝试,都一事无成。不同的“先入之见”,可以起到相互平衡的作用,互为解毒剂。一般而言,他们将彼此冲突起来,因此使我们不得不从各个方面考察事物。这足以使我们不收舒服,进而成为“先入之见”提炼而成的主人。这对于培养自由、独立的科学精神是大有裨益的。消极、不利的方面:容易墨守陈规、思想和精神受到束缚;过于相信自己理论或观念的人,不只是不适于发现新的真理,还会进行十分错误的观察。他们总是带着一种预想的观念从事观察,只愿意看见证实自己理论的实验结果。他们歪曲了观察,而且忽略了很重要的事实,因为这些事实不会帮助他们达到目的。”5.科学与人性?例如:科研道德观的问题结合电影《暗物质》研究生阶段如何全面提升自己除了科研梦想惨遭破灭,对于那个年代的留学生来说,光宗耀祖梦想的破灭也是致命的。父母的期望这时已经变成了一种压迫、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压迫——它一旦与外界的其他压迫混合在一起必然导致一个子女”的彻底崩溃。在片中我们可悲地看到:他们这些所谓的“天之娇子”在美国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中有些人成为了理论的俘虏、有些人开始在生活上追求美国方式,更有甚者,彻底地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中国人(比如劳伦斯.冯)。但是,只有刘星,一直在坚持一种本色生活、学术上则表现为一种“原创精神”。因为他的导师因为嫉恨他的天分,报复他没有做与自己研究有关的博士论文,所以让他在博士论文答辩时关掉了他的论文,关掉了他拿到博士学位、留在美国任教的希望,关掉了他接爸爸妈妈去美国团聚的憧憬。他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再值得他的留恋和珍惜,所以,他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释放了内心的压力。刘星最后的极端行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被点燃的愤怒。他为自己理想无门,为自己受到报复和冷落,为自己的境遇,点燃了愤怒,选择了爆发。技术哲学1.选一个医药技术,结合某一段时间(四个阶段),具体知识点例如:新药研发三期失败、临床一二三期等,影响它的因素或者促使它形成这个阶段的因素、促使它向前发展的因素利用到的知识点就是:技术生命周期及其影响因素技术生命周期表述之一研发阶段(R&D):技术构思、雏形,研发投入没有回报、失败率高、成长阶段:技术基本成形,在市场上逐步达到A点。成熟阶段:回报高且稳定,在市场上逐渐达到饱和,定点为M衰退阶段:到D点后,被新技术取代、或因自身缺陷明显,退出市场。影响技术生命周期的因素相关科学原理的成熟度;技术的局限性(真空管技术的发展受到尺寸大小和能源消耗的限制,被电子管代替);科技体制及创新氛围、研发资金、市场发育;伦理限制、环境风险、宗教、政治环境2.一个短的案例分析题例如:HIV感染者及其未婚妻中的伦理问题(6个原则)违背某一原则或者两个原则冲突出现困境,给出分析方案和切实可行的伦理建议切忌长篇大论。基于六个伦理原则的分析框架(1)尊重人原则:知情同意(2)风险最低化原则:不伤害原则(3)受益最大化原则:对患者、对实施者、对社会(4)分配公正原则:风险分配平均,资源分配平均(5)敬畏生命原则(6)责任担当原则:预期责任或角色责任、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积极责任、消极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风险责任伦理原则的冲突和优先性选择有两种道德义务(或:伦理原则)需要同时遵守,但在特定情形下无法同时履行两种道德义务,此时就出现了伦理困境。如,朝阳孕妇死亡事件:知情同意、抢救生命(敬畏生命、不伤害)对策---两害相遇取其轻英国哲学家罗斯(W.D.Ross)区分了“实际义务”(actualduty)与“初始义务”(primafacieduty)初始义务是当在某一情况下其他有关因素不予考虑时规定我应该做的事。实际义务是在某一情况下实际履行的义务,是从种种可能性中应该采取的行动。伦理问题案例分析方法(1)步骤: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论证分析——提出建议(2)分析方法:利益冲突、道德冲突、宗教信仰观念差异、直接违背相关原则等(3)论证:依据相关原则进行具体问题分析(相关利益者分析论证法),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关于生命伦理问题(1)伦理问题的来源A因利益冲突提的“应该”问题。物质利益或主观价值间的冲突,后者如需要、愿望、爱好、快乐等。B由于道德义务冲突而引起的伦理难题。任何一种选择都会有一定消极后果,人们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临床条件下这种伦理难题是常见的。C由于文化或道德观不一致产生的“应该”问题。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宗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同的是非曲直观和道德观。堕胎(4)伦理原则(括号内为适用范围):A敬畏生命原则(操纵人类基因、合成生命、胚胎干细胞、克隆人)B风险最低化原则C受益最大化原则(受试者权益放在首位,增加人类社会福祉)D公正原则E尊重人原则(知情同意)F责任担当原则(受试者、科学家、监管部门、媒体)B~E属于(临床试验伦理要求、保障受试者权益、促进科学知识增长、生物医药经济)补充:(当分析案例时阐述原则时可以用的)B风险最低化原则(1)在科研中尽量减低对受试者的身体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伤害和经济损失,尽量减少对人群的公共卫生风险或危险、及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2)规避科研风险的策略(制订技术规范和伦理准则、开展生物安全和生物防护方面的事先评估、伦理审查、建立一套分析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制度,及时报告严重不良事件。)C受益最大化原则:(1)科学研究要能促进人类科学知识的增长,开发新疫苗、新疗法、新医疗设备、新药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增加人类社会福祉。(2)那些涉及到人的科学研究要能够保护受试者、特定群体/社区的合法权益。(3)在科研活动中,当研究者个人的利益(如:经济回报、商业利益,论文发表优先权、奖励、荣誉、学术地位等)与受试者的切身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受试者的权益放在首位。D公正原则(1)程序公正:明确招募受试者的“准入”和“排除”标准,知情同意要公开公正(2)回报公正:人身伤害应得到公平:经济补偿和医疗救助;有效的干预措施或产品回馈受试者、社区(3)分配公正:风险和受益的公正分担,公正合理地分配科研人力、财力和物力E尊重人原则:在科研活动能够尊重人的尊严、自主性、知情权和隐私权。受试对象:道德地位、知情同意、“风险“和”受益”的公正分担。知情同意确保研究对象在被充分告知风险和受益的情况下自愿参加研究。自主性是一位有行为能力的人在不受干扰时,按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行动方案的能力或过程。(患者/样本捐赠者有自主决定权;事先赢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受试者可自主选择撤出。)隐私是一个人不容许他人随意侵入的领域,要求不得泄露给他人有关个人或群体的可识别信息/资料。F责任担当原则(受试者、科学家、监管部门、媒体)(1)每个人都对作为整体的人类发展延续有责任,都要考虑如何行动来维护人类在地球上的持久存在。(2)当代人要对未知技术风险及其后果的责任。技术并非从虚无中创造责任,而是扩大和加深了责任。(3)科学家在承担道德责任时面临临诸多困境,包括:追求学术自由与限制某些具有潜在危险应用的科学研究之困境;科学家角色与公民角色冲突之困境。回答1:谁也不应该做牺牲。大家都是人,人都是平等的,有同等价值。唯一正确的行动方针是什么也不要做。由于每个人都具有内在价值,才能、智力、年龄、社会贡献等在道德上都是无关的。回答2:可以用抽签法确定谁应得救。在尊严和价值方面人人平等这一点并不要求牺牲所有人。回答3:考虑谁有可能对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这种回答就要求制订一组标准,将值赋予人的不同特性。那些应该牺牲的人是他的总值处于最低的。
本文标题:协和科哲仅供参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4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