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期教学方案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地理》教案一、课程说明《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中国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旅游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中国旅游资源﹑旅游环境、各大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环境特征,以及各个旅游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依据、旅游业发展条件、可选择的发展战略基本思路,以及主要旅游区建设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认识中国旅游国情,深刻理解旅游兴国、兴省(区)战略,树立为中国旅游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为将来从事旅游事业打下基础。二、教学计划(共36学时)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7学时)第1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概论(1学时)教学内容: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1学时)教学重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内容教学难点: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第2章旅游资源(2学时)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类别(1学时)二、旅游资源的特点与保护(1学时)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含义。2、旅游资源的类别。3、旅游资源的特点。4、旅游资源的保护。教学难点:1、旅游资源的含义。2、旅游资源的保护。第3章旅游开发(3学时)教学内容: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0.5学时)二、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0.5学时)三、旅游开发的条件(0.5学时)四、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0.5学时)五、旅游开发类型(0.5学时)六、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0.5学时)教学重点:1、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2、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3、我国的旅游开发。教学难点:我国的旅游开发。第4章旅游业规划(1学时)教学内容:旅游业规划(1学时)教学重点:旅游业规划教学难点:旅游业规划。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13学时)第1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1学时)第二节中国旅游地理区位环境的评价(0.5学时)第三节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0.5学时)第四节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0.5学时)第五节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0.5学时)第六节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七节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0.5学时)第八节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0.5学时)第九节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0.5学时)教学重点:1、自然旅游资源及其特点。2、中国的地貌及其旅游价值。3、中国的水资源与旅游。4、我国海岸带旅游资源。5、中国的气候旅游资源。6、中国的动植物资源及旅游。教学难点:1、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2、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活动。第2章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7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0.5学时)第二节万里长城和旅游业(0.5学时)第三节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0.5学时)第四节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0.5学时)第五节我国的古代建筑旅游资源(0.5学时)第六节我国的古城与城市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七节我国的园林资源(0.5学时)第八节我国的古代墓葬及旅游价值(0.5学时)第九节我国的宗教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节庄严的革命纪念地(0.5学时)第十一节我国古代文化遗存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二节我国的民族和民俗旅游资源(0.5学时)第十三节中国膳食和烹饪技艺(0.5学时)第十四节我国特种工艺品资源(0.5学时)第十五节博物馆建设与旅游(0.5学时)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2、我国的主要人文旅游资源介绍。第3章交通与旅游(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0.5学时)第二节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0.5学时)教学重点及难点:1、交通的发展与旅游大众化。2、我国的交通运输与旅游。第三编中国旅游地理分区(16学时)第1章旅游地理区划(1学时)教学内容:一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0.5学时)二中国旅游地理分区(0.5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概念。2、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第2章京、津、冀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0.5学时)第二节北京市及其旅游资源(0.5学时)第三节天津旅游区(0.5学时)第四节清东陵和清西陵(0.5学时)第五节秦皇岛旅游区教学重点:1、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2、北京市及其旅游资源。3、天津旅游区。4、清东陵和清西陵。教学难点:京津冀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及其评价。第3章东北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东北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东北旅游区的地理概况。第4章黄河中下游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1学时)第二节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0.5学时)第三节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0.5学时)教学重点: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1、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环境。2、黄河中下游旅游区的历史和经济状况。第5章西北、内蒙古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区内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自然地理概况。第6章长江中下游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教学难点:长江中下游旅游区的地理概况。第7章华南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0.5学时)第二节经济地理概况(0.5学时)第三节区内主要旅游资源(1学时)教学重点:区内主要旅游资源。教学难点:1、自然地理概况。2、经济地理概况。第8章西南旅游区(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1学时)第二节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1学时)教学重点:西南旅游区的旅游胜迹教学难点:自然地理概况。第9章青藏旅游区(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0.5学时)第二节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0.5学时)教学重点:青藏旅游区的主要旅游点。教学难点:青藏旅游区的地理概况。附:教案部分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第1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概论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2、使学生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时数:1学时五、教学内容:(一)旅游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上才对旅游进行专门的探讨,从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地理学家克·麦克发表的〈娱乐活动与土地利用关系〉一文,被世界地理学界公认是第一篇关于旅游地理研究的论文。我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3、中国旅游区划;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形成和发展,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七、作业:教材第3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2章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2、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保护。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2、旅游资源的保护。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时数:2学时五、教学内容:(一)旅游资源的含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事物和现象。(二)旅游资源的类别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大类。还有,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分为:国家级旅游资源、省级旅游资源和市(县)级旅游资源。根据教学需要,本书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三)旅游资源的特点1、观赏性2、区域性3、组合性和整体性4、地域的固定性和不可移置性5、时代性与季节性6、民族性和文化性7、开发利用的永续性和不可再生性(四)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甚至遭到破坏,那旅游业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我们不是专门从事保护技术研究的,但我们保护资源的意识决不能比专司环境、生态、文物等资源保护工作的同志弱,正如我们全体共产党员对党旗应当有着一样的忠诚那样。所以我们旅游工作者必须像珍惜生命一样去保护旅游资源。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资源的含义、类别和特点;了解旅游资源的保护。七、作业:教材第6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3章旅游开发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历史发展、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2、使学生了解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2、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时数:3学时五、教学内容:(一)旅游开发的概念和意义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无论多么优越的旅游资源,如果没有被开发,或者没有被利用,那么对于旅游事业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经过开发才能决定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旅游开发是创造价值,同时也是提高其价值。(二)旅游开发的历史发展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先驱,被一致认为是1959年美国夏威夷州规划,从1959年开始西方国家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研究和实践可以被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旅游开发的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2)旅游开发的扩展阶段(60年代——70年代初)(3)旅游开发观念转变阶段(70年代——80年代)(4)旅游开发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5)旅游开发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我国的旅游开发工作是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步的。(三)旅游开发的条件1、立地条件2、自然条件3、社会条件(四)旅游开发的原则与评价基本原则:1、必须符合国家和地区建设的基本方针;2、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不要破坏自然景观和原有氛围;3、保持历史文物和古迹的固有面貌;4、突出民族性和地方特色;5、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环境;6、讲究经济效益,要求投资少、收效快。旅游开发评价包括效益评价、价值评价、和条件评价。(五)旅游开发类型1、充分开发自然景观型;2、充分开发人文资源性;3、充分利用交通旅游地型;4、充分利用知名度开发型;5、旅游对象创造型;(六)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旅游开发是地区开发的一部分,旅游开发要符合地区开发的整体要求。(七)我国的旅游开发我国在旅游开发方面已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仍然与世界旅游强国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开发的概念、意义、条件、原则与评价以及旅游开发的类型;了解旅游开发和地区开发的关系以及我国的旅游开发概况。七、作业:教材第12页思考与练习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章旅游业规划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旅游业规划的概念、步骤和类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旅游业规划的概念、步骤和类型。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教学时数:1学时五、教学内容:旅游业规划在旅游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资源的属性、特色和旅游地的发展规律,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趋势,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对旅游资源进行总体布局、项目技术方案设计和具体实施。其中经济、技术是先决条件,旅游业发展与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
本文标题: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