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单元1110项新技术4
1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内容:一、“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革二、编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三、2010版与2005版相比较而具有的特点四、企业如何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一、“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发展变革1、“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由来为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原建设部于1994年8月发出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这个文件是我国政府要求建筑行业推广应用新技术的第一个正式文件。2、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变革⑴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针对当时施工水平,有的内容具体到某一产品或单项技术,有的具体到某一类技术但是没有具体新技术内容,如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建筑节能技术。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如下:1)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4)高强混凝土技术5)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6)建筑节能技术7)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8)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9)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10)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原建设部分别于1998年和2005年对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进行了两次修订,使其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总结了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⑵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1998版包含10大项42小项或分类。大项已基本按建筑工程的分部及专业进行了不完全的分类,每一大项下面有2-5项推广技术或推广方面。该版有较大的缺项,如对建筑机电安装工程、对信息化施工技术没有涉及。1998版10项新技术如下:1)深基坑支护技术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4)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5)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6)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7)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8)钢结构技术9)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210)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⑶20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年2月这次修订将“建筑业10项新技术”扩充为10个大项、44个子项、93个小项。内容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突出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监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总结了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所推广的技术既成熟可靠,又代表了当时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为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2005版还在文本结构、技术内容、表述格式上进行了统一,形成了完整的规范性文件。2005版10项新技术内容如下: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⑷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2010年10月,为适应当前建筑业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加快推广应用促进建筑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住建部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又进行了修订。2010年10月14日,下发(建质[2010]170)号《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推广应用的通知。2010版10项新技术的内容如下(略)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6子项)2、混凝土技术(8子项)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8子项)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16子项)5、钢结构技术(9子项)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11子项)7、绿色施工技术(14子项)8、防水技术(7子项)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11子项)10、信息化应用技术(8子项)共108项3、推广应用效果显著10项新技术在推广应用的15年间,共评审通过了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六批342项,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二、编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主导,紧扣行业的创新管理,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是面向行业、带动施工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技术政策性文件。1、指导思想:⑴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着重强调“四节一保”新技术。着重加入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内容。⑵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⑶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⑷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能因地制宜。⑸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2、基本原则:1)保持稳定性2)保证权威性3)突出创新性4)保持口径协调性5)体现产业发展方向6)表达国家政策导向7)突出重点8)强调实际应用成果9)技术内容要具体10)覆盖范围适度扩展三、2010版与2005版相比较而具有的特点1、新技术的十个大项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做了较大的调整,名称更加确切,小项上淘汰53项,保留40项,新增多达68项;2、拓宽了覆盖面,包括新技术的10个大项及其涵盖的108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96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了水电、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项;实现了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3、突出了施工技术,注重新材料与新工艺的结合,重视基于总承包管理的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技术,适度引进了一些行业关注的热点技术和前沿技术,如绿色环保、安全、抗震、加固和信息化应用等技术内容。4、重视单项技术的确切定义和描述,以便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评价。5、在新技术的取舍时,尽量兼顾中西部的总体技术情况,使新技术整体水平居于“全国平均先进”;便于全国各地不同区域和行业应用的适宜性。6、新增新技术反映了新技术发展导向、热点技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如反映现阶段发展水平和热点的技术有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消能减震术。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有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如体现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4如前沿技术有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如经济发展一定阶段需要的结构无损拆除技术、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如水利工程与铁路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有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等。7、统一取消了描述性词汇,直接表述具体技术。虽然没有冠以“新”字,实际上难度和“新”的程度超过以往。在具体技术表述上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这一文本格式。综上所述,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覆盖范围大,涉及专业门类多,特别是在高、大、精、尖的新项目中,更加具有推广应用价值。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适应国家发展战略、体现科学发展观,增加了有关节能、绿色施工及其他新技术,相对实施难度增大,验证时间长,企业需要倾注更多的资源、更持久的关注。四、企业如何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施工企业是研发、应用、推广10项新技术的主体,应从理念、体系、战略、项目管理等方面高度重视,而其中对项目经理和建造师的培养任用更是关键。1、进一步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高层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常抓不懈;2、建立以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为主要过程的科技管理体系,确定需求,配置机构、人员、职责、资源以及运行过程;构建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激励机制;3、根据企业科技战略规划,制定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年度计划,并结合各个工程项目特点,下达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方案、要求;4、抓10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重点在项目部,要充分发挥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主管和各专业建造师的作用,具体分析工程特点和应用新技术的条件,在项目施工中精心策划、科学组织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针对新技术应用过程,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工艺流程,坚持工艺标准,把关质量技术验收,确保10项新技术的有效应用;5、要重视新技术应用的工程效果,科学评价新技术在保证安全、提高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降低成本、节能减排、环保效益和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6、及时总结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管理经验、QC成果和技术优势,开发工法,编写、提升企业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7、注重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多层次、多方法、多渠道开展有关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培训、观摩、交流;8、积极申报省、部级科技示范工程和各类优质工程的评选。包括鲁班奖在内的工程评优将优先从“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中选取;59、同时也重视那些属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单项技术、专项技术的研发、应用。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有目共睹。从1994年至今,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经历了三次修订、提升、扩展,其中有些施工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很多应用10项新技术的高、大、精、尖工程成为世界级的标志性工程。这是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光辉成果,也是中国建筑业的骄傲。技术发展是无止境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还要持续创新,希望就在广大建造师身上。相信在“十二.五”期间,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再次换版升级中,有你们的努力和功劳。
本文标题:单元1110项新技术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29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