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单元测试(7)气候2
试卷第1页,总9页襄阳四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地理单元测试(七)命题人:刘志平审题人:张立伟一、选择题下图是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1-2题。1.此地A.雨热不同期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2.该地河流A.有结冰期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C.夏季含沙量最少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下图是世界四条著名河流河口附近地区图。读图回答3-5题。3.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不能说明此现象成因的是A.地势落差大,河水落差大,河口处泥沙不易沉积B.流经低平的盆地,利于河水流动中泥沙沉积C.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D.流域面积小,流量小,河流携带泥沙能力有限4.图示四个区域,为重要乳畜业分布区的是A.甲、乙B.乙、丙C.甲、丙D.丙、丁5.四图中河流都参与海陆间的水循环,图中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与西风带关系密切的是A.甲B.乙C.丙D.丁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回答6-8题。6.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7.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A.ac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C.de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8.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A.晴朗、气温降低、气压降低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试卷第2页,总9页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9-11题。9.从图中可以看出河流上游和下游的水源最主要补给分别是A.雨水、雨水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10.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夏汛②冬汛③位于地中海气候区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可能分布在南欧⑥可能分布在东亚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④⑥11.该河流沿岸植被很可能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大洋暖池又称热库或暖堆,一般指的是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以上的暖海区。下图表示大洋暖池的一部分,图中曲线是海水等温线(单位:℃)。据此回答12-14题。12.与暖池的形成关系不大的是A.太阳辐射B.热量交换C.信风吹送D.海底火山活动13.图示海域台风少的原因A.水温太高B.对流太强C.地转偏向力太小D.火山活动太频繁14.关于图中暖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暖池的存在使A岛气候更加湿润②暖池水面整体高于同纬度该大洋东部③暖池中心区存在南北移动的现象④暖池所在海域降水较多且多为气旋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5-16题。15.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试卷第3页,总9页16.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读右图某季节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17-18题。17.O、P、Q三地气温从高到低排序为A.OPQB.QOPC.OQPD.PQO18.关于O、P、Q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O地位于40°—60°大洋西岸,受西风影响B.Q地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还受东格陵兰寒流的影响C.Q地位于30°—40°大陆东岸,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D.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的影响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19-21题。19.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原因是A.暖流影响B.海陆分布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寒流影响20.F处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降水条件C.地形D.洋流21.M处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A.位于温带地区B.寒暖流交汇C.盛行上升流D.潮汐的作用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地图,完成22-23题。22.图中洋流的流向和性质,正确的是A.向南暖流B.向北寒流C.向北暖流D.向南寒流23.关于图中洋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使M市西部海域渔业资源较为丰富②导致沿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③造成附近海域夏季多海雾,影响航运④促进热量不断向高纬度海区输送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右图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4-25题。24.该河位于我国的A.东南地区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D.江淮地区25.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B.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下图是北半球某条河流上游水文站和下游水文站分别测得的径流量随季节变化曲线,读图回答26-27题。试卷第4页,总9页26.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最主要补给分别是A.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B.雨水、地下水C.高山冰川融水、雨水D.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27.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内陆水循环B.大多是内陆水循环、少量是海陆间水循环C.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D.只有海陆间水循环读“南半球某山地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28-29题。28.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坦桑尼亚B.阿根廷C.南非D.澳大利亚29.该山地东坡的雪线明显低于西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温高低B.降水类型C.地形坡度D.东南信风下图为“新疆某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山前冲积扇绿洲。完成30-31题。30.关于该山前冲积扇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形成原因是风力堆积B.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C.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D.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较大31.该山前冲积扇绿洲的分布,体现的是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试卷第5页,总9页气温、降水量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32.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A.aB.BC.cD.d33.关于下列山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对应的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高南低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南低北高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对应的雪线东高西低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34-35题。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河上游、下游径流量大,中游径流量小B.入海水流速度减缓,甲河河口形成较大的三角洲C.图示季节,乙河上、中、下游水量都在减小D.甲、乙两河从上游至下游,植被类型完全一致35.据专家预测,丙湖几十年后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该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有①围湖造田②植被破坏③沿湖地区用水量增大④气候趋于干旱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某科考队于2014年1—2月份沿图示线路进行科学考察,根据图中信息回答36-37题。36.考察途中,不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寒带针叶林D.热带雨林37.图中盛行风及洋流画法正确的是①甲②乙③丙④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近些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雪线以年均2米到6.5米的速度不断上升,试卷第6页,总9页随着冰雪资源不断减少,河西走廊地区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危机。据材料回答38-39题。38.祁连山地区冰川面积大幅缩减的主要原因有①温室气体大量排放②酸性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酸雨③大量燃烧化石能源④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引水灌溉⑤过度砍伐森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⑤39.下列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缺水问题的长远措施,不合理的是A.发展节水农业B.加强水的循环利用C.进行人工降雨D.保护和恢复植被柑橘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差,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读柑桔适宜种植区界线的地理位移图,完成40-41题。110°E120°E30°N咸宁新建1981-20071950-198140.柑桔适宜种植区界线北移可以推测A.1950年以来该区域有变暖趋势B.1950年以来该区域有变干趋势C.1981年后咸宁位于暖温带地区D.1981年后新建不适宜种植柑橘41.图示反映的气候变化会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森林生态系统得以改善B.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加C.南方作物品种数量减少D.人口大量向北方迁移读下图,回答42-43题。42.图中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和缓地加热大气C.二氧化碳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43.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则A.甲包括水能B.乙包括沼气C.乙包括石油D.丙包括煤炭读下面沿海钢铁厂海水淡化流程图,完成44-45题。试卷第7页,总9页44.海水淡化的浓盐水直接排入海洋,最可能导致A.湿地萎缩B.生物多样性减少C.土地荒漠化D.水土流失45.钢铁厂余热蒸汽用于海水淡化,主要有利于A.增加流通环节B.增加浓盐水C.减少工业联系D.降低能源消耗倒春寒是指春季回暖过程中由冷空气活动造成的气温持续低于同时期气温平均值,并对农业生产等造成影响的气象灾害。2012年年初由于倒春寒的影响,皖南某地茶园遭受重创。结合该地此次倒春寒前后时段逐日平均气温示意图,完成46-47题。46.该地受这次倒春寒影响的时间是图中的A.①时段B.②时段C.③时段D.④时段47.为防护茶园春季冻害威胁,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增大茶园的通风条件B.用塑料薄膜覆盖C.给茶树培土D.大量施肥、施药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下图),回答48-50题。48.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49.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50.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综合题试卷第8页,总9页51.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上世纪70年代以前,D湖水面一般低于大西洋洋面约28米,四十多年来,D湖水面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析A山南坡成为世界著名滑雪场的自然原因。(5分)(2)说明图中B河流与C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性,并分析图示河流对D湖的影响。(7分)(3)说明D湖水面上升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5分)试卷第9页,总9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CADDCADDDB11-20ADCADBCDDA21-30CDDCACCADD31-40DADABDCDCA41-50BBCBDCBCAB二、综合题(1)A山体高大连绵,冬季降雪多,积雪时间长(3分);南坡处于冬季偏北风的背风坡,山麓气候温和,有利于游客休憩(2分)。(2)差异:B河流流量大,春季形成汛期,水速较慢,含沙量小。C河流流量小,夏季形成汛期,水速快,含沙量大。(4分)影响:补充湖泊水量,维护湖泊水量平衡;稀释盐分,影响水质;输入大量泥沙,使湖盆抬高。(3分)(3)沿湖低地被淹;湖岸侵蚀严重;破坏港口设施,影响通航;海水顶托作用增强,不利于河流泄洪、排污;海水倒灌,加剧土地盐碱化;调节周边气候,空气湿度增大。(任答5点给5分)参考答案二、选择题1-10CADDCADDDB11-20ADCADBCDDA21-30CDDCA
本文标题:单元测试(7)气候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3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