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单元备课卡备课主题感受亲情,学会感恩总课时10课时主备人李建萍执教人李建萍单元内容总体分析本单元以感受“爱”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略读课文《妈妈的帐单》,一个语文园地。当我们得到父母之爱的时候,是否体会到他们艰辛的付出,有没有想到为他们做些什么?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能否给与力所能及的真诚的帮助,献上一份爱心?让孩子们在阅读这组文章中,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去共同感受人间的真情。从内容上说,这组文章从父母之爱、朋友之爱、陌生人之爱几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有爱,我们的世界会更佳美好。单元教学目标1识字并组词,积累优美句段。2.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让学生感受父母、朋友、他人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对自己的爱。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对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使学生懂得我们应当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对自己的爱。让学生感受父母、朋友、他人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突破重点难点措施1、走进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感动。2、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感受伟大的“爱”。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的深入体会,学起来有点难度,因为父母之爱、朋友之爱等虽然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身边,但对于懵懂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从情感上产生发自内心的感动还有一定难度。因此,学习本单元时,我们会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落,并结合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带领孩子深入体会。教学方法建议朗读法,小组讨论法,体悟法,谈话法课时备课卡课题17可贵的沉默课时2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教法与学法朗读法,情感体悟教学过程二次修改一、通过故事,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三、检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思想感情。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2.理解词义。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索性:直截了当,干脆。阻止:使停止行动。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提问:阅读课题,提出疑问: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分析讲解难写字词,理解字义,并挑选自依然:依旧。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期待:期望、等待。追逐:追赶。沉默不语:不说话。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继而:接着。稚拙:幼稚笨拙。3、读课文,理清条理。(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小组合作学习,得出以下结论。)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6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第二段:(17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第三段:(18自然段):写“我”的感受。4、学习内容,理解重难点。(1)请学生把课文中孩子们在叙说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景时的表现,用笔画下来,再读读,体会一下当时孩子们的心情。(也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生日的情景)从“骄傲地举起了手”,“神气十足地左盼右顾”,“越点越多,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索性站起来”,“快乐地交谈”等体现了孩子们得到父母的爱的幸福。(2)“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3)老师后来提了什么问题,使这热烈的场面一下子变得沉默无声?完成下面练习,想像一下,他们在想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课件出示:“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请举手!”教室里寂然无声,没有人举手,没有人说话,孩子们沉默着,他们想:()。(4)“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说他们可爱,是因为他们在觉察到自己错了之后,毫不掩饰,坦诚地流露在他们的神色之中。)(5)“像获得赦免一样,那一双双躲闪的目光又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了。”(这句话是“我”轻轻问“怎样才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后孩子们的最初反应。“像获得赦免一样”,形容孩子们的错得到老师的原谅,心情轻松了许多;“躲躲闪闪的目光”,形容孩子们追问时表现出来的回避的神色;“从四面八方慢慢地回来”,说明孩子们的目光慢慢地从各个角度转向老师,敢于看老师了。)(6)老师提示了大家回报父母爱的方法,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己喜欢的词语造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以填空的形式显示在大屏幕上。主要内容: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到底哪儿不一样?(前面是说父母如何爱自己的而热闹,后面是为回报父母的爱想办法而热闹。)(7)有感情地朗读,体现两种不同的热闹。(8)“啊,我真快活!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了,后来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我”听到家长会上爸爸妈妈说他们的孩子在向他们表达自己的爱,这正是孩子们在那节课上沉默不语“反省”自己的结果,这也正是为师的快乐。)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提示:朗读时,要注意人物不同的情绪变化。开始要读出孩子们欢乐、自信的情绪和热闹的气氛;在孩子们沉默时要读出内疚、后悔的心情;在孩子们明白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的时候,要读出欢快、欣喜的语气。五、总结。师:我们自学、合作学习了课文内容,并且有语气地朗读了全文,现在谁能说说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孩子们在沉默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很多很多;孩子们在沉默中反省了自己,只知道被爱而没想到回报;孩子们在沉默中思索应该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孩子们在沉默中懂得了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的道理。)师归纳小结:沉默是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错了,沉默是对错误的承认,是对错误的反思。如果错了不承认,反而振振有词,强词夺理,就不是好孩子了。另外,沉默之后有补救错误的办法,有改正错误的行动,并且受到妈妈爸爸的表扬,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这个沉默是可贵的……六、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学生发言,教师总结)七、丛书推荐:推荐丛书中与本课相对应的文章,并让学生谈感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7可贵的沉默热闹沉默热闹↑↑↑兴奋地感受爱思索沉默地回报爱课文学习过程比想象的要顺利,对于客体,孩子一般都能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沉默可贵?由于本科内容也较贴近孩子的生活——他们大都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或知道而没有过,但父母多数给自己过生日,因此学生对于文意理解也比较容易。但真切的感悟,理解到父母的辛劳还有待深入。应该让孩子充分认识到,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爱父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仅要自己的事自己做,还应帮助爸爸妈妈分担一些事情。在他们的生日之时,或者母亲节、父亲节之日,送上一句问候语,做张贺卡、写封信表一表心意,对于他们来讲将是一种多么大的快乐与幸福呀!除了父母,我们还应该爱身边所有的人,懂得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懂得给与将比得到更快乐。课题18.她是我的朋友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准备课件、课文录音带教学目标1.认识“输、睫、否”等8个生字,会写“炸、医、输”等13个字,正确读写“医院、护士、消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从神态、动作变化中体会人物内心,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教法与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感悟法教学过程二次修改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学生自由谈)在战争时期,一个孤儿院里的孤儿,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好朋友,是怎样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她是我的朋友》。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略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想课题与文章有什么联系。2.看了课题想知道些什么?带着问题读书。估计学生会问:题目中的“她”是谁?“我”又是谁?为什么说“她是我的朋友?”等。引导学生抓住“迫在眉睫”这个词语,知道“她”是一个身受重伤、生命垂危、急需输血的小女孩;“我”是愿意把自己的鲜血献给小女孩的阮恒。3.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当小老师,组织学习生字。4.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运用方法,理解内容1.教师引导:课文的预习部分给我们提示了学习本课的方法。现在我们就按照预习要求开始自学。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画出描写小男孩献血时神态、动作的句子,还可以把你不懂的内容画出来,准备和大家一起讨论。2.分小组进行讨论。3.交流汇报。a.献血前,“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由红十字会宣传义务献血的课件或教师义务献血的事情引入新课,揭示课题。理解重点词句:1、终于有个孩子愿意为小女孩输血了,他就是阮恒,输血前,他害怕过、犹豫过,又举起来。”让学生从中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提出问题同大家讨论。如:沉默之后,阮恒为什么颤抖地举起小手?阮恒举起手为什么又放下,然后又举起来?两次“举”起手,有什么不同?b.献血时,“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学生反复读以上句子,教师可进行如下板书:啜泣捂住摇头呜咽掩盖又摇头哭泣制止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提问、讨论交流。估计学生会问:阮恒为什么输血时,突然啜泣,并且用手捂住脸?他摇头表示不疼,既然不疼,那为什么要啜泣呢?又摇头也表示不疼,而且抽血是不会疼的,为什么阮恒要竭力掩盖自己的痛苦?他为什么这样痛苦?阮恒由“啜泣”到“呜咽”,又由“呜咽”而“低声哭泣”,表明他越来越痛苦,可他又为什么想竭力“制止抽泣”?4.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片,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且联系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阮恒内心的痛苦。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阮恒感情变化的层次,体会他当时心情的变化。发挥想象,合作释疑1.我们学习到这里,同学们有没有什么问题?(阮恒为什么会哭呢?阮恒输血时为什么那么痛苦?阮恒是
本文标题:园地五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37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