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单晶太阳能厂房建设设计方案
1单晶太阳能厂房建设设计方案1.建筑规划设计1.1总图规划设计:1.规划原则:a.功能分区明确,生产功能充分整合b.合理组织交通、满足物流要求,人员方便通行和管理c.突出企业形象,美化厂区景观d.节约用地,布置紧凑某地块单晶及配套项目的发展规划和生产规模需要,对所征的场地的建设规划如下:整个布局上分为南北两大地块,计划设计如下,北侧地块布置主要设餐厅及活动中心、员工宿舍及干部宿舍等生活区域,东侧设有人流出入口,出入口处设有集中绿地,视野开阔,此生活区域设计围墙分割,且处于厂区南侧,便于出入生活区及工业厂区,便于分区管理,且不干扰厂区内部交通。南侧地块布置主要设厂房、仓库及物流广场、各功能区域自成生产体系,各区域设计集中的动力站和垃圾站、罐区等便于就近提供生产辅助能源,同时便于各工艺部门结算;集中设计110KV变电站、废水处理站、硅料清洗、化学品库等,便于集中管理。整个园区通过人流流线、物流流线相互联系,达到了整个厂区的协调统一。物流主入口位于东侧主道路,主要供全厂的物流进入,由此分达到车间1&2的中间仓库和综合仓库;南侧设有物流次入口,同时作为消防应急出口;整个规划物流通畅,使各个功能区通过入口在厂区内流线能够互不干扰。物流主入口面临城市主干道且两侧各设计汽车停车场以及自行车停车区,还设有三处集中绿地,景观较好,视野开阔。厂区内主要物流流线,符合工艺生产流线的需求,厂区内仓库、厂房及主要功能区均位于物流干道两侧,使得物流流线可到达各功能区,将整个厂区的功能区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且物流流线主轴到达各功能区的距离最短,使厂区内整体的运作更具效率。厂区在东面设计集中员工停车区,停车区设计围墙与厂内分割,员工通过刷卡上下班,便于分区管理,且不干扰厂区内部交通;对于居住在宿舍区域的员工,通过人流出入口进入生活区,生活区与厂房采用围墙分割便于管理,员工通过刷卡进入厂区;本规划着意总体布局,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置不同功能的建筑。从城市整体环境设计出发,合理组织人流和物流,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并重。东侧设集中绿化,临城市主道路一侧绿化成片,使厂房成绿化点缀,而每栋建筑周边,绿地以灌木、草坪为主要的环境构成要素,构筑平缓的草坪,点缀各种花卉、树木、水体,自然的卵石成为厂区天然雕饰的景观。物流主入口绿化、餐厅及活动中心处水景面临城市主干道与之形成统一的形象广场位置更醒目,提升企业形象。1.2主要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227884.91㎡建构筑物占地面积:111957.70㎡总建筑面积:184238.00㎡建筑密度:49.28%2容积率:1.00道路及广场占地面积:50038.60㎡绿化面积:65888.61㎡绿地率:28.91%1.3建筑物一览表:编号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备注A1单晶厂房12F10967.0010967.00A2单晶厂房22F10967.0010967.00A3动力站11F3672.003672.00A4垃圾站11F378.00378.00A5液氩罐区11F324.00B1单晶厂房32F10967.0010967.00B2单晶厂房42F10967.0010967.00B3动力站21F3672.003672.00B4垃圾站21F378.00378.00B5液氩罐区21F324.00C1车间11F15840.0015840.00C2车间21F15840.0015840.00C3综合仓库1F10967.0010967.00编号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备注D1110KV变电站2F2604.005208.00D2废水处理站1F1186.00D3硅料清洗厂房1F3360.403360.40D4化学品仓库1F630.00630.00D5次门卫11F20.0020.00D6主门卫及地下消防水池1F101.20101.20D7自行车停放区D1F150.00150.00E1餐厅及活动中心2F1773.503773.72E2员工宿舍15F1110.245551.20E3员工宿舍25F1110.245551.20E4员工宿舍35F1110.245551.20E5员工宿舍45F1110.245551.20E6员工宿舍55F1110.245551.20E7干部宿舍15F229.301088.62E8干部宿舍25F229.301088.62E9干部宿舍35F229.301088.62E10干部宿舍45F229.301088.62E11次门卫21F101.20101.20E12自行车停放区E1F300.00300.003编号名称层数占地面积(m2)建筑面积(m2)备注合计112318.15184238.001.4建筑平面设计:本次设计主要集中在单晶厂房、办公生活区以及建筑,主要如下:宿舍区考虑到对整个厂区的影响,为避免流线交叉混乱,布置在地块北侧,东临集中绿地,西近城市集中绿地。餐厅作为整个厂区的供餐场所,东侧布置景观亭,西侧通过用简单的活动场地与宿舍用相连,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A1号建筑(单晶厂房1)、A2号建筑(单晶厂房2)、B1号建筑(单晶厂房3)和B2号建筑(单晶厂房4)均为二层丁类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门式刚架结构,生产区上方为轻钢屋面,一层东西面为变电站,,二层东西面为空调机房,中间区域为生产车间,底层层高3.2米,二层8.3米,彩钢板外墙(下部设计1.0米高砖体裙墙),层高约为11.5m,生产车间跨度为60m,柱距为10m,建筑地坪。A3号建筑(动力站1)和B3号建筑(动力站2)为单层丁类厂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均为砖墙,钢筋混凝土屋面,层高约为7.0m,生产车间跨度为27m,柱距为10m,建筑地坪。C1号建筑(车间1)和C2号建筑(车间2)为单层丁类厂房,主体结构为门式刚架结构,轻钢屋面,彩钢板外墙(下部设计1.0米高砖体裙墙),层高约为11.0m,生产车间跨度为80m,柱距为10m,建筑地坪。C3号建筑(综合仓库)为单层丁类厂房,主体结构为门式刚架结构,轻钢屋面,彩钢板外墙(下部设计1.0米高砖体裙墙),层高约为11.5m,生产车间跨度为60m,柱距为10m,建筑地坪。E2号建筑(员工宿舍1)、E3号建筑(员工宿舍2)、E3号建筑(员工宿舍3)、E4号建筑(员工宿舍4)建筑平面布局的单元是以天井为中心围合的院落,根据功能、规模、地形灵活布置。灵活多变的斜坡屋顶配合凹凸墙面,高低进退错落有致。1.5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物立面主要利用新建筑材料和错落有序的压型彩钢板屋面的构成手法,体现建筑群体的整体感和现代感。造型设计上体现平和的建筑价值观,回归“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理,用自然、中性、朴素的当地材料和色彩,体现当地特有的人文意蕴。餐厅及活动中心外墙饰面主要采用外挂石材,主入口采用玻璃幕墙、轻钢架透明玻璃雨棚强化入口的感官。东侧面临城市集中绿地作为整个厂区的形象入口,采用外挂石材方法和大面积玻璃幕墙的方法,实现立面上的虚实变化,既体现出了庄重厚实,又恰当的借用城市集中绿地景观。外立面造型气势磅礴,将浓厚的现代感用建筑的形式在外立面造型上表现了出来。宿舍区主要采用仿花岗石真石漆,与餐厅及活动中心呼应。厂区建筑物以银灰色彩钢板外墙,配以铝合金条窗、银灰色彩钢板屋面等共同组成了现代气息浓厚的工业生产厂房,配合蓝天、白云、花草、树木相互映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建筑空间。建筑的设计与使用,注意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宿舍较灵活的采用院落式的围合布局是对中国园林式“四合院”、“三合院”继承与发展,设计借鉴当地的民用建筑风格,主要民用建筑采用坡屋顶设计,同时配合水景设计。使得建筑融汇于山水之间,营造出高品质的建筑环境。42.结构设计2.1综合厂房简述整个布局上分为南北两大地块,北侧地块布置主要设餐厅及活动中心、员工宿舍及干部宿舍等生活区域;南侧地块布置主要设厂房、仓库及物流广场。(1)A1号建筑(单晶厂房1)、A2号建筑(单晶厂房2)、B1号建筑(单晶厂房3)和B2号建筑(单晶厂房4):二层钢结构框排架结构,活荷载标准值:5kN/m2。一层为钢结构框架结构,二层为抽掉三排柱子后门式钢架结构。(2)A3号建筑(动力站1)和B3号建筑(动力站2):单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需要放置设备,活荷载标准值:10kN/m2。(3)C3号建筑(综合仓库):单层的门式轻钢结构。(4)E2号建筑(员工宿舍1)、E3号建筑(员工宿舍2)、E3号建筑(员工宿舍3)、E4号建筑(员工宿舍4):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活荷载标准值按照规范采用。结构的柱网布置,梁、板、柱的截面尺寸除满足结构专业通常设计要求外重点要满足生产工艺设计的要求。本工程生产区域的地面采用建筑地坪,局部有较重设备区域可采用局部加厚建筑地坪;仓库,动力辅房区域建筑地坪。本工程为超长超宽结构,若局部区域工艺要求不允许设缝,设计上采取下列措施:建筑保温上。结构设计上,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以抵消混凝土的收缩与干缩变形,同时加大了楼板抗温度应力钢筋,并对板、梁、周边柱配置抗温度应力钢筋,以抵抗温度变化产生的应力。在构造措施上,加强了敏感部位的钢筋配置,钢筋搭接改为受拉搭接。在施工措施上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制定合适的浇筑混凝土顺序,并加强养护措施,延长养护时间等等。2.2基础部分若场地区域不存在大深度的开挖回填,把握尽量利用原状土质原则。对于单层轻钢部分厂房,采用独立基础;其余多层厂房及宿舍,动力区辅房及较重设备基础,采用桩基础。桩基础采用当地的预制桩基础。待地勘报告提供后,再做完善设计。2.3钢架形式屋面采用人字形轻钢结构,屋面檩条采用Z型薄壁钢,墙面檩条采用C型薄壁钢。由于所在地雨水量充沛,屋面坡度和雨水沟,雨水管数量应加大,重现期按照100年一遇考虑。2.4地震作用某地块,属于高烈度设防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地震加速度0.20g,地震设计分组:第二组。2.5风荷载作用50年一遇的风荷载:0.30kN/m2。2.6雪荷载作用50年一遇的雪荷载:0.30kN/m2;100年一遇的雪荷载:0.35kN/m2。2.7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及C35,基础垫层C15。钢材:所有预埋件和型钢均采用Q235B级钢。钢结构构件均采用Q345B级钢。5钢筋:HRB300级fy=270N/mm2DHRB400级fy=360N/mm2墙体:±0.000标高以上:MU7.5实心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000标高以下:MU10实心砖,M10水泥砂浆砌筑。3.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3.1全室通风、工艺排风、排烟更衣室等房间设置卫生通风,满足卫生要求。卫生间设全室通风,换气次数12次/小时。变电站设置全室通风,通风量满足排除室内余热,具体根据变压器容量计算。其他站房如泵房、空压、冷冻站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设置通风系统。生产车间一般废气直接用风管收集通过风机排至大气,排风机设置于室外地面上,便于检修。根据规范对需要排烟但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区域道设置机械排烟。单晶车间下夹层采用单向流机械通风,即在一侧设计进风百叶,另外一侧设计轴流排风风机,使得夹层设备及时散热避免故障;一般排风风机3.2空气调节生产车间设置全空气空调系统,保持室内的温、湿度,空调设备置于各生产车间空调机房内。6单晶车间采用双风机空调系统,过渡季节和冬季充分利用室外新风,节约能源。辅助办公采用吊挂式新风机组+风机盘管机组形式。变电站夏季采用空调,冬季采用通风降温,节约能源。所有新风入口需加装防虫网,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当地项目设计经验,防虫网的目数需要更密。房间名称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级别空调形式排风形式℃%单晶车间配料间25±3℃≤70舒适性空调风机盘管+新风系统/装料间24±2℃≤60空调(加过滤,相对净洁)风机盘管+新风系统/喷涂间24±2℃≤60全室通风(加过滤,负压)吊顶式循环空调机组系统脉冲滤筒式除尘系统拉晶车间24±2℃≤60舒适性空调组合式双风机空调机组系统热排风,泵尾气除油后排放硅锭暂存//全室通风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更衣、办公、门厅、走廊24±2℃舒适性空调
本文标题:单晶太阳能厂房建设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3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