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目录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2、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第三版)3、单片机控制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MCS-51系列4、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5、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用子程序6、51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系统开发案例精选7、电子技术(电子学2)理论纲要与典型题精解8、电子元器件与电子制作9、AltiumDesigner原理图与PCB设计教程10、AltiumDesigner原理图与PCB设计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黄惟公邓成中王燕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摘要: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包含了如下部件:一个8位的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它的功能是执行指令,完成算术、逻辑运算和对整机进行控制;片内程序存储器ROM,用来存放程序或固定的数据、表格等;片内数据存储器RAM,用来存放经常读、写的数据,如计算的中间结果等;可编程的I/O口,每个口可用作输入,也可用作输出;定时/计数器,用来对外部事件进行计数,也可以设置成定时器;串行接口,通过它可以对其他计算机和外设进行通信;多个中断源。MCS-51单片机有多个公司、多种型号的产品,但基本有三类:基本型(51系列)、增强型(52系列)和特殊型。其中基本型有8031、8051、89C51,基本型的代表产品是89C51,其基本配置如下:8位CPU;4KB片内ROM;128B可使用的片内RAM;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32线并行I/O接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1个全双工串行接口;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的中断结构。增强型有8032、8052、89C52,增强型的代表产品是89C52,其基本配置如下:8位CPU;8KB片内ROM;256B可使用的片内RAM;26个特殊功能寄存器;32线并行I/O接口;3个16位定时/计数器;1个全双工串行接口;6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的中断结构。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一般一个系列的单片机具有多种衍生产品,每种衍生产品的处理器内核都是一样的,只是存储器和外设配置及封装不同,这样可以使单片机最大限度地和应用需求相匹配。因此,MCS-51单片机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有上千种产品可供用户选择。特殊型MCS-51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内部程序存储器容量的扩展,由1KB、2KB、4KB、8KB、16KB、20KB、32KB发展到64KB甚至更多。(2)片内数据存储器,目前已有512B、1KB、2KB、4KB、8KB等。(3)增加了外设功能,如片内A/D、D/A、DMA、多并行接口3(增加了P4、P5)、PCA、PWM、PLC、WDT等。(4)存储器的编程方式,如ISP(在系统编程)和ISA(在应用编程),可以通过并口、串口或专门引脚烧录程序。(5)通信功能的增强,有2个串口、IC总线、ISP、USB总线、CAN总线、自带TCP/IP协议等。(6)JTAG调试型。关键词:MCS-51单片机、ROM、RAM、串口、总线P书11~13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第三版)徐惠民安德宁丁玉珍编著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摘要:对于不同计算机,中断处理的具体过程可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台计算机,由于中断方式的不同(如屏蔽中断、不可屏蔽中断等),中断处理也会有差别。但是基本的处理过程应该是相同的。一个完整的中断处理的基本过程应包括:中断申请、中断响应、中断处理以及中断返回。中断申请是中断源(或者通过接口电路)向CPU发出信号,要求CPU中断原来执行的程序并为它服务。中断申请信号可以是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脉冲信号。CPU能够接受哪种类型的中断申请信号由CPU的类型决定。一般情况下,CPU接受的中断信号是电平信号。中断接口的任务之一就是将外设送来的中断申请信号变成CPU可以接受的申请信号。例如,外设送来的是脉冲信号,则要将它变成电平信号再送到CPU中断申请输入线。这种中断申请信号应该一直保持到CPU作出反应时为止。CPU检测到中断申请信号后,应该对申请作出中断响应。1.中断响应的条件CPU响应中断还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CPU对中断时开放的。若CPU处于关中断,则不能对屏蔽中断作出中断响应。当然,对于非屏蔽中断时开放的,CPU是一定要响应的。(2)CPU执行完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后,才能响应中断。对于有的微处理器可能还有其他的附加规定。4(3)若是CPU正在响应以前的中断申请,则只有当新检测到的中断源的优先级高于响应中断源的优先级时,CPU才会停止执行原来正在执行的中断服务程序,为新的更高优先级的中断服务。2.中断响应的基本操作当满足以上中断响应条件时,CPU响应中断的操作应包括识别中断源,且转去执行襄阳的中断服务程序。一般CPU要完成以下操作。(1)种植正在执行的程序,并对断点进行保护,保存断点的地址,一边在中断服务结束时,可以恢复断点地址。保存断点地址一般都是将断点地址推入堆栈保存,但也可以存入指定的寄存器。(2)确定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并将这个入口地址送入程序计数器PC,从而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由于一般总存在多个中断源,因此,确定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就成为中断响应的一件主要工作。对于不同的CPU,确定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的方式并不相同,必须特别注意。以上的中断响应基本操作是CPU自动完成的,不需要用户干预。3.中断入口地址的获得中断入口地址的获得和中断源的判别是有联系的。(1)固定中断入口地址这种情况比较简单,中断入口地址和中断输入引脚是一一对应的,从哪个中断输入引脚进入的中断申请,它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一定是某个固定值。MCS-51就是属于这种情况。(2)由中断向量表获得中断入口地址在向量中断的情况下,CPU在内存的一个固定位置安排一个中断向量表。用户事先要将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用指令写入中断向量表。在CPU响应中断时,它将根据中断类型号的值,到中断向量表中去查出相应中断源的中断入口地址。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因为中断入口地址可以安排在CPU可以寻址的范围的任何位置。中断处理也称中断服务,实际上就是执行中断服务程序。CPU通过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和外设交换数据。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一般要完成以下的操作。51.保护现场即根据需要把断点处的有关寄存器的内容推人堆栈保护。因为CPU的寄存器无论是在调用程序和被调用程序中断都可以使用的。如果某些寄存器在主程序中已经保存了数据,并且在以后的执行中还要继续使用,而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也要用到这些寄存器,那么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则原来的数据就会被新数据取代,以后主程序再使用这些数据就会出错。因此,对于子程序中要使用的寄存器,一般都先推入堆栈加以保护。具体应保护哪些寄存器的内容,则应视情况而定。在MCS-51的情况下,子程序中经常需要保护的寄存器有累加器A、工作寄存器R0~R7、程序状态字PSW等。2.处理开/关中断一般的中断系统在响应中断后是自动关中断的。在退出中断服务程序前,一般都要恢复到开中断的状态,以便CPU在结束这次中断处理后,接受和处理其他的中断申请。如果不必考虑中断嵌套,则只需在中断返回指令前用指令实现开中断。若要允许中断嵌套,则在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时,就要用指令开中断。这样就可以在中断服务程序执行过程中,CPU再接受更高级别的中断申请,实现中断嵌套。如果有的CPU不是自动实现在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时关闭中断,则在不允许中断嵌套时,要在中断服务程序开始时,用指令实现关中断。3.执行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的核心就是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对于程序设计者来说,就是要根据外设和CPU交换数据的需要,编写中断服务程序。一般来说中断服务程序都比较简单,或者是从输入设备中读取数据,或者是将存储器或寄存器中的数据输出到外设。这样的程序在逻辑上都不会很复杂。4.恢复现场在结束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要将推入堆栈保护的寄存器内容,弹出到各自属的寄存器,以便回到主程序后,继续执行原有的程序。如果断点地址保存在某个寄存器中,则要用指令将这个寄存器的内容传送到程序计数器PC。5.结束中断服务程序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必须要有一条中断返回指令,用以结束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6中断返回是在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用一条返回指令来实现的。此时,CPU将推入堆栈中保护的断点地址弹出到程序计数器PC,从而使CPU继续执行中断了的主程序。关键词:中断申请、中断响应、中断服务、中断返回P书163~166单片机控制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MCS-51系列潘超群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摘要:寻址方式就是CPU执行指令时寻找操作数地址的方式。例如,CPU执行指令MOVA,#FFH时需要寻找累加器A的地址,同理执行指令MOVA,P1时,需寻找P1源地址和A目的地址等。MCS-51采用的5种寻址方式分述如下。1.寄存器寻址寄存器寻址方式可访问选定寄存器区的8个工作寄存器R0~R7以及A、B、DPTR。2.直接寻址直接寻址可访问的内容包括内部RAM的低128个字节;专用寄存器(SFR);内部数据存储器中的可寻址位。指令中用direct或bit表示。3.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是把寄存器Ri(i=0,1)和DPTR中的数据内容作为地址的寻址。用@Ri(i=0,1)和@DPTR表示。当位@Ri且用MOV指令时,寻址空间在片内RAM(00H~7FH)中;当为@DPTR且用MOVX指令时,寻址空间在片外RAM或EPROM(64KB)中。在执行PUSH和POP指令时,堆栈指针用作间接寻址寄存器。4.立即寻址操作数是立即数(#data、#data16)形式的寻址。例如,指令MOVA,#67H表示把立即数67H传送给A。67H这个常数是指令代码的第二个字节。5.基址加变址寄存器间接寻址7寄存器基址加变址间接寻址是把基址寄存器DPTR或PC的内容加变址寄存器A的内容之和作为地址的寻址。用@A+DPTR或@A+PC表示。用于访问程序存储器的一个字节。例如,指令MOVCA,@A+DPTR,设A的原有内容为0FH,DPTR的内容为2F10H,则该指令执行的结果是把程序存储器2F1FH单元的内容送回A。这种寻址方式对于数组的查表特别方便。6.位寻址位寻址是直接对可寻址的位进行寻址。可寻址位包括片内RAM区20H~2FH单元的128个位地址(00H~7FH),直接地址可被8整除的12个专用寄存器的各位(IP.7、IP.6和IE.6除外)。被寻址的位的表示形式可以是位符号形式,如RS0、EX0、TF0、T0等;可以是寄存器加点位形式,如P1.0,P3.2,PSW.3等;可以是用伪指令bit定义的位;也可以是直接位地址形式,如位地址0AH,80H(P1.0)等。关键词:寻址、寄存器、基址P书46~47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黄菊生编著国防工业出版社摘要:所谓数据通信是指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因此,这里的“信”是一种信息,是由1和0构成的具有一定规则并反映确定信息的数据。这种数据的传输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时比较简单,根据CPU字长和总线特点和外设数据口的宽度可分为不同位数(宽度)的并行通信,如8位并行通信、16位并行通信等。并行通信的特点是数据的每位被同时传输出去或接受进来。与并行通信不同。串行通信其数据传输是逐位传输的,因而相同条件下,比并行通信传输速度要慢。虽然串行通信较并行通信慢,但采用串行通信,不管发送或接受的数据是多少,最多只需两根导线,一根用于发送,另一根用于接受。根据串行通信的不同工作方式,还可将发送接受线合二为一,成为发送/接受复用线(如半双工)。即8便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要附加一些信号线,如应答信号线、准备好信号线等,但在多字节数据通信中,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相比,其工程实现上造假要低的多因此,串行通信已被越来越广泛的采用。尤其是,串行通信通过在信道中设立调制/解调器中继站等,可使数据传输到地球的每个角落。世界性计算机通信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串行通信技术的普遍利用和深层研究开发,将给世界信息流带来革命性变化。关键词:串行通信、并行通信、数据传输P书46~47单片机接口技术实用子程序陈小忠黄宁赵小侠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摘要:在
本文标题:单片机文献摘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44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