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国家安全社区创建指导手册
1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指导手册鲤城区临江街道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促进委员会二○一○年元月2目录引言一、安全社区概述二、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解读三、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3引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安全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安全社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之一。社区安全是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的基石。长期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全社会安全意识薄弱,社区安全基础差。通过建设安全社区,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开展安全促进活动,大力推广安全文化和安全科技知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是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措施,也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客观要求。安全社区建设体现了先进的社区建设理念,贯彻了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原则,是社区改革发展的需要。安全社区建设也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满足政府和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的重要内容。开展社区安全促进活动,不但可以提升社区的服务水平,同时还可以帮助提升社区的社会形象。4一、安全社区概述(一)社区的概念: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一定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共同经济利益和心理因素的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它至少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或特征:(1)有一定数量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界限;(3)有共同的文化、制度和经济生活,居民按一定的方式和结构分布并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也就是说,社区是一个包括人口、地域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具体的、有限的地域社会共同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区域。(二)安全社区的概念安全社区概念(国际):已建立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内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健康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概念(国家):建立了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和程序,联络社区内相关单位和个人共同参与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安全社区理念:基本原则:人人都享受安全,人人都享受健康;基本理念:所有类别的伤害预防;方式:资源整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内容:涵盖——生活、工作、环境等诸多领域;目的:降低伤害;模式:不断干预,持续改进。(三)安全社区的由来1975年,瑞典Falkoping推行社区安全计划;1982年,瑞典Lidkoping安全社区计划开展;198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预防事故和伤害世界大会。会议通过的决议制定《安全社区宣言》,提出:“任何人都平等享有健康及安全的权利”。世界卫生组织设于卡罗林斯卡大学的“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负责全球“安全社区”的考核和确认工作。(四)安全社区的发展及现状1、国际:——1989年,瑞典Lidkoping社区首获认可。5——亚洲第一个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在韩国的水原市。2、我国港、澳、台地区:——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2000年引进计划;—成为第六个安全社区支持中心;—两个社区2003年确认,一个2005年确认。——台湾卫生署与国民健康局—一个社区2005年确认。3、我国内陆地区:—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2002年5月,温斯朗教授考察了该社区;—2004年5月提出确认申请,于06年3月确认;—2004年7月,河北开滦“安全社区”启动—2004年10月,北京朝阳“安全社区”启动—2004年11月,山西潞安“安全社区”启动—2005年6月,上海浦东花木镇“安全社区”启动—2005年5月,北京东城区“安全社区”启动—2005年7月,北京西城区“安全社区”启动—2007年10月,山西潞安等7个社区被授予国际“安全社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工作—负责“安全社区”—推广、联络、推荐、技术支持;—03、04、05年,组团出席香港第12届、布拉格第13届、卑尔根14届世界安全社区大会并考察安全社区;—04年3月、5月,邀请香港OSH局、WHO专家举办讲座;—04年6月,组织北京“安全社区”研讨会;—05年4月,邀请温思朗来华考察并举办讲座;—05年6月,组团参观香港安全社区;—07年9月,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营市街等21个社区被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命名为全国首批“国家安全社区”。6二、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解读2006年2月27日,AQ/T2001-2006《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2006年5月1日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本标准是按照国际安全社区准则和指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中国社区建设的特点与要求,依据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的。该标准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尽量纳入社区环境、工作和生活场所中涉及到的伤害问题,便于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广泛开展事故与伤害的预防工作。《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安全社区基本要素等4部分。在范围部分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对象,表明了本标准的广泛适用性;规范性引用文件说明了本标准既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的安全社区准则的技术内容,又与国际劳工组织ILO/OSH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接轨,同时,考虑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相关条款内容的要求,做到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先进性;术语部分对本标准所使用的15个术语进行了定义和说明,明确界定了它们在标准中的准确内涵;第4部分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构成了对中国安全社区建设的完整要求,深刻理解本部分的内容,是掌握、运用本标准的关键。本文重点就第4部分规定的12项“安全社区基本要素”逐一进行解读。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与职责创建安全社区的关键在于领导的意识与决策,所以,安全社区项目又称为“一把手”工程。在此前提下,社区要建立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整合社区内各方面资源,共同开展社区安全促进工作。安全社区创建机构承担着组织对事故与伤害风险的辨识及其评价、制定社区安全目标和计划、组织安全促进项目实施、评审社区安全绩效、提供资源和条件保障等职责。所谓跨部门合作,就是将社区所在的政府部门、安全、卫生、社区行政管理、民政事务、劳动和社会保障、消防、公安、交通、科研、教育、医院、物业、企业、商业机构等部门联合起来,共同组成安全社区推进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利用各自的资源,为社区安全建设服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以设立工作场所安全、健康促进、家居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治安、伤害记录和统计分析等执行机构,具体实施安全促进。为了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持续、有效地进行,必须明确相关部门与人员的作用、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创建安全社区7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为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提供充足的资源。信息交流和全员参与标准要求社区建立事故和伤害预防的信息交流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建立社区内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组织间的有效协商机制,建立社区内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渠道,建立群众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开拓外部交流机制,提高全员参与率。这里的信息是指与社区安全管理和安全状况有关的信息,如法律法规变化信息、事故与伤害发生信息、有关危险源点的信息以及社区安全规划、安全管理制度、群众安全需求、伤害监测结果、国内外安全社区网络活动等。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包括与外部(国内外)的交流,社区内部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信息交流。交流的方式包括广播电视媒体、网络、宣传培训、公告、会议、考察、参观、座谈、社区调查、意见收集等。社区应积极组织以互相交流为形式的安全社区活动,通过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本社区安全健康工作的发展。安全社区建设的对象是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层次的人群,创建安全社区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此外,社区还应充分发挥志愿者组织和广大群众的作用,群策群力,以期获得最佳效果。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我国的社区建设起步较晚,此前又致力于社区服务功能的建立与完善,相对来说,社区安全管理基础较弱,安全建设滞后于企业。所以,标准按照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论和国内企业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出要在社区建立并保持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制度,开展危险源辨识、事故与伤害评价等工作,并根据我国社区安全现状,规定了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主要内容。社区安全建设要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进行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评价,是保证安全促进的核心基础,应当使其制度化、规范化。首先,要对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分析、评价社区安全现状和伤害的变化趋势,了解和掌握社区安全基本状况,摸清社区安全现在处于什么位置和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了解和掌握居民的安全意识、行为能力水平和急需提供的安全管理及安全服务工作。事故与伤害风险识别应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到社区工作、环境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考虑到社区所涉及的事故与伤害类别比较多,范围广泛,人群构成复杂等实际情况,在选择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评价方法时,应本着实用的原则,尽量采用简单、易学且有效的方法,不宜要求过高。事故与伤害预防目标及计划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的结果,社区应制定安全目标、8工作目标以及事故与伤害控制目标,并根据目标要求,制定能够长期、持续、有效实施的事故与伤害预防计划。安全促进目标和计划,是根据社区特点和考虑其规模、经济、人口等情况制定的,要体现事故与伤害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连续性,并能够长期执行。目标应尽可能量化,各单位和各项目实施机构应按照目标要求,制定具体目标,并分解为相关指标。安全计划应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环境的改善,突出重点人群的管理与关怀。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目标和计划应当能够实现,不能成为一纸空文。安全促进项目实现安全目标和安全计划的途径是安全促进项目,这是建设安全社区的关键所在,其目的在于执行和完成社区安全计划,实现社区安全管理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策划并实施一系列安全促进项目,是安全社区建设中工作量最大、任务最繁重的内容,有好项目才有好效果。社区应依据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安全目标与计划的要求,社区能力与资源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促进项目。安全促进项目的重点,是针对容易被伤害或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高危人群、发生事故概率较高的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综合考虑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家居安全、儿童安全、学校安全、老年人安全、运动安全、社会治安等12个方面的内容,制定职责、权限和方法明确的安全促进项目的实施方案。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弱势群体的确定,是建立在社区伤害监测和风险辨识评价基础上的。应当注意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社区以及不同内容的高危人群、高风险环境和脆弱群体是不同的。社区不同于企业,管理难度较高,因此,项目实施方法应考虑社区情况的多样性。一般来说,可从安全管理、安全环境、安全设施、安全意识与技能几方面入手,尽量采用涉及面广、简单明了、群众易于参与和接受的形式。宣传教育与培训建设安全社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标准要求社区通过相应的资源和渠道,包括设施、师资、教材等,经常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但由于社区构成成分复杂,人员分散度高,水平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完全采用企业安全教育的方法,显然是不行的。所以,本条款的实现应注意2个重点:一是内容的设定。不同层次人群的安全意识强弱不等,安全能力高低不同,自身文化素质不一,接受能力差异较大,必须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教育课程,使大多数人能够理解、接受并受益。二是形式的选择。应利用各种机会,尽量采用受益面广、参与度高的形式。例如,文艺演出、体育活动、联谊活动、知识竞赛、媒体、网络、社区宣传栏、安全提示、社区咨询、实物演示、发放宣传品、社区9志愿者活动等。应急预案和响应标准要求社区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程序,落实预防措施和应急响应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减少或消除事故、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紧急事件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社区要对常见的火灾、爆炸、中毒、传染病、自然灾害等潜在的重大事故和紧急情况进行辨识和后果预测,加强日常管理,
本文标题:国家安全社区创建指导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595468 .html